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拒绝深刻”,但这是反智吗?

2023-05-11 13: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你想多了,原因其实很简单。”

每次评论国内的社会现象,这可能是我最经常听到的一种声音。日前之后,也有一大堆这样的留言:

“最根本的原因是妹子漂亮、漂亮、漂亮。不信你自己同样拍一段视频试试?肯定没人看。”

“就是好玩、可爱、节奏快乐而已,至于这么长篇大论来深度剖析么?”

“这么无聊的话题你也啰嗦一大堆,我一句话就概括了:就是现在的人闲的。”

有的人进而讽刺,深挖此事的社会心理成因,不过是我为了显摆一下自己:“简单的事被你说这么复杂,也是,不这样怎么显出你的思想深刻呢?”

还有的人把我的分析看作是一种批评指责:“说想听儿歌是为了解压,这话没错,但谁不想回归无忧无虑的童年?压力这么大,就放松一下还被你这么上纲上线。”

我并不在意这些冷嘲热讽(毕竟更难听的也不是没遇到过),不过,留言也不失为一次小型抽样调查,如果某一类反应在样本中占比足够大,那么它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值得认真对待的社会心态。

有人说:“认为单纯喜欢简单的低幼化内容就意味肤浅和反智,何尝不是一种二极管思维和刻板印象?”这实际上是在强调“所有观点都是平等的”,但有时候,乍看起来更奇怪的是:那些拒绝深刻的人,其实相信自己才把握了真相,简单明了,直指人心,而繁琐的逻辑思考才是多余的乃至错误的,也就是说,他才是更深刻的。

你可能会觉得,这真是相当讽刺,因为这恰好是我那篇文章所批判的集体无意识,正是因为懒于动脑,才让许多人过得浑浑噩噩而不自知——他们有时是不知道原因,有时是自以为知道原因,抗拒更进一步深入探究,反倒厌烦那些想要深究的人,就此而言,“拒绝深刻”岂不就是拒绝思考?

有时候,论战中会嘲讽这种思维方式是“无脑”,但公平地说,人们朴素的直觉判断未必是错的,理性也并不总是对的,真正的关键问题在于: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心”,而非自己的“脑”?

行为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曾指出,人类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的客观事实是:日常思考依赖直觉更甚于理性推理。理性推理复杂严密,往往需要反复推敲,但直觉不遵从逻辑、理性,而依赖本能和经验,有时似乎“脱口而出,不经大脑”,有时又好似天启一般突如其来,没有推导过程,直奔结论。

这也是一种知识,在处理日常事务时甚至很可能更有用。事实上,知识通常分为两种形式:直觉、表现、意象情感合为一组,逻辑、思考、概念、理智合为另一组。只不过相比起来,前者更注重个人性的、主观上的、内在的感受。

这种思维方式最大的好处之一,是能够极其迅速地判断,因为你都不需要费力去思考,下意识里就会作出本能反应。《射雕英雄传》里有个桥段:

郭靖自小长于大漠,于得江南六怪传授武功之前,即已与拖雷等小友每日里扭打相扑,这摔交的法门于他便如吃饭走路一般,早已熟习而流。否则以他脑筋之钝,当此自空堕地的一瞬之间,纵然身有此技,也万万来不及想到使用,只怕要等腾的一声摔在地下,过得良久,这才想到:“啊哟,我怎地不扭他小腿?”这次无意中演了一场空中摔跤,以此取胜,胜了之后,一时兀自还不大明白如何竟会胜了。

我从小也常被视为一个迟钝的孩子,有时别人讲了个笑话,我要想一想才反应过来。尤其是在骂战中,我发现自己没办法像一些同龄人那样即刻反击。思考是需要耗费精力和时间的,何况这种品质带来的受益既缓慢又可疑,并不能确保一个人在喧嚣的环境中胜出——事实上,更有可能处于下风。

确实,凭直觉行事的人,有时倒是更成功,心理负担也更小。这种人身上经常带有一种坚定的气质,说话斩钉截铁、不留余地,很少表现出迟疑、纠结、矛盾,行动力很强,而这又可能反过来促成了他的成功。与其说他们是“拒绝思考”,不如说他们是“拒绝反思”——何必呢?事实常常证明自己的直觉是对的。

很多时候,他们确实是对的。然而,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这种直觉是有适用范围的。如果你对某一领域已达纯熟,那心底里自然会深知,不过就那些套路,不需要特地思索就能下意识地反应,但问题在于,由此形成的直觉判断,其实隐含着一系列前提,比如,你知道太阳绝对不会从西边升起来,对方最多只能从这个角度反击。

当事物的复杂性超出个人经验范畴时,仅凭直觉,有时就不管用了。我一位朋友曾和我既困惑又头痛地说起一件事:“我妈平日极为精明,连菜场的青菜价格高了1毛钱都会争,但遇到一些我一眼就能看穿的营销骗术、大局观的鬼话时,她却会上当。”

问题可能不是“这么简单也会上当”,而是“正因为简单才会上当”——他们会本能地怀疑那些复杂的话语,简单的解释才吻合其生活经验,因而更具有吸引力。

当社会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抽象时,他们却想要一个简单的答案。有时候,那相当具有吸引力,因为直觉不仅给出了解释,还不太需要耗费精力,代价则是误伤率不低:直觉不相信也不需要证据,在国内的通俗文化里经常有这样的桥段——认定了某人是坏人,不管谁说都不信。

复杂抽象的,当然未必就是对的,关键在于:当下的许多社会现象、事物的原理,很多都是反直觉的,由于反馈链条太长,常常还会出现一些无从预见的后果。在这个世界令人困惑的多样性和流动性面前,仅凭直觉不仅是不充分的,常常还会误导我们。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逻辑分析:因为它至少可以给我们一个理解复杂机制的方法,并通过假设、验证、不断调整,由此达到一个更具有解释力的理论框架。事实上,根据有些学者的看法,“科学最激动人心之处,就在于它提出强有力的理论反对我们称作直觉的旧的人类中心偏见,从而重新表达了对世界的看法”。

这并不是说直觉就一无是处,爱因斯坦倒是相信,直觉思维才是更重要的。不过,他所说的“直觉”,类似于一种灵感、天启般的高深智慧,而不是凭本能相信“大地是平的”,就不再进一步探究了。

对于那些受灵感支配的心灵来说,这种天赋就是其创造力的源泉,是非推论的、超验的行为,你只能理解,但不可分析。有时候,它甚至被视为僵硬的理性牢笼的一副解毒剂,对某些人来说,这才是“自由”的真正含义。

梁漱溟在对比中西文化之后,早就曾指出:“西洋生活是知觉运用理智的,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的。”这似乎是东亚文化的某种共性:流行的“日本人论”经常强调,相比起西方着重理性推论,日本文化更重视主观直觉,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伦也说过,“日本人轻视逻辑思维,重视情感和直觉。日本没有绝对真理,一切屈从于常变的语境”——这看起来和我们这边十分相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我猜想原因在于,东亚的农业文明缺乏理性的公共讨论传统,也没经历长期充分的现代化过程。直觉是无法分析的,有时连当事人自己也说不清楚所以然,“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就是知道”,但这种精神的天敌是专业化和公共讨论。

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反智”与否,而是我们想要得到什么:如果我们试图要理解这个社会的复杂性,需要对话,那我们就不能仅凭直觉——事实上,国内网上的大量发言可能连“直觉”都谈不上,只是“感觉”。当然,“跟着感觉走”也没什么,但如果所有人都这样,那就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