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第11届警博会:设立互动体验活动区,展示科技暖警理念实践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林平
2023-05-11 10:18
来源:澎湃新闻
法治中国 >
字号

第11届警博会筹备工作已就绪,现场将设立互动体验区,展示科技暖警理念和实践。5月11日,公安部通报组织召开第11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有关情况,介绍警博会整体安排、场馆设置等情况。

澎湃新闻注意到,公安部自2002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今年5月11日至5月14日,第11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警博会)将在北京举行。

据介绍,第11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是中国最权威的警用装备盛会,也是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警用装备展会。展会汇聚世界先进警用装备及技术,是我国警用装备行业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国际警用装备交流的重要平台。

“先进的警用装备技术,是公安机关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能力的重要支撑。”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副局长陈红涛通报,截至目前,公安部已成功举办了十届警用装备博览会,对加强国际间警用装备交流,应用推广国内外先进警用装备技术,促进警用装备建设迭代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举办第11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也是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契机。陈红涛介绍,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经就绪,本届警博会的主题是:“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新装备护航新时代”。展览会场设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设公安机关装备馆、国际企业馆、国内企业馆和创新技术产品发布区,展览总面积约5.34万平方米。目前,所有展馆均已满馆,签约参展国内企业有619家,还有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境外企业40家。

陈红涛表示,第11届警博会有4个特点:一是突出时代性,充分反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为代表的前沿警用装备技术发展成就。二是突出实战性,按照公安业务职能领域设置展示模块,以装备流和业务流深度融合的方式,集成展示重点装备建设成果。三是突出实效性,与企业、科研机构深入交流,搭建互动平台,加强供需双方面对面有效对接,促进合作共赢。四是突出国际性,吸引众多国外先进警用装备企业参展,带来了各领域最新装备技术产品,邀请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和外国警方代表团观展,促进警用装备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应对全球安全挑战的能力水平。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余兵先生介绍,与往届相比,第11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博览会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创新:一是突出新产品新技术展示。设置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区,能够让观展人员第一时间了解警用装备的最新产品和技术。二是丰富论坛内容。本届警博会开办3场高峰论坛活动,让观众了解世界先进警用装备和技术,掌握全球警务科技发展趋势,借鉴吸收行业发展宝贵经验和丰硕成果。举办6场分论坛活动,就具体专业领域集思广益,推动警用装备进一步发展。三是设置户外活动区。本届警博会户外区域面向所有观展人员开放,展示各地公安机关先进装备建设成果。设立互动体验活动区,参观民警可以深度体验民警健康管理解决方案,展示科技暖警理念和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正在加快从数字化向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公安机关迫切需要更多更好更先进、适应实战需求的前沿警用装备来赋能公安工作。

警用装备如何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陈红涛为此介绍,警用装备在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方面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效能保障。近年来,公安部紧紧围绕公安实战急需、基层一线民警所盼,抓住制约公安装财警保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力推动警用装备创新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警用装备标准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破解了一些制度性、基础性障碍和保障服务管理难题,有效助推了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为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保障。在装备发展上,更加注重研发、列装、配备、管理协同推进,尊重鼓励基层民警发明创造,确保装备发展符合实战需求和基层需要;在装备建设上,更加注重整体优化、协同融合,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装备和新型装备,确保警用装备与公安工作现代化需求相适应、相匹配,更加有力地服务保障公安工作现代化。三是为公安工作现代化提供更加先进的科技保障。紧紧抓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有利契机,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大力推进智慧公安建设,综合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手段,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着力塑造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责任编辑:钟煜豪
    图片编辑:金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