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飞机高铁时代他“公交旅行”:去年从沪到京,今年从皖到沪
在上海读大三的江夏,因为两次“公交旅行”火了。一次是去年12月,他花9天时间,从上海一路坐公交到了北京;一次是今春开学,他又历时4天,坐公交从合肥老家返回上海上学。
3000多里路、2000多个公交站点,并不比高铁旅行省钱,还有忍饥受冻的时候……当江夏把旅行笔记发在网上,有质疑,也有鼓励。江夏不被这些关注所困扰,在时间慢下来的那些天里,他已经完成了和自己内心的对话。
江夏在上海的公交站前。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吴振东摄
“在平凡生活里做一件不平凡的事”
江夏似乎对地面交通工具有种特别的情感,小时候,他喜欢走在离家不远的一段废弃铁轨上,憧憬乘着火车去旅行。后来,他爱坐公交穿行城市:“在车厢里,看窗外的景色一闪而过,有种踏实的感觉。”
2022年12月13日,江夏在校门口上了公交。目的地:北京。
这不是临时起意的一次旅行。出发前一周,他白天上课,晚上规划路线,写满了11页纸。再往前追溯,大一报到时,在从合肥到上海的高铁上,他就动了坐公交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心思。
江夏手抄的公交线路笔记。除署名外,均为受访者供图
江夏把规划的路线发上社交媒体,没想到吸引了不少热心网友,有人提醒他有的车已经改了路线,要注意;有人告诉他哪趟车绕路了,怎样走更便捷;还有人邀他路过自己家时,下车来家里吃个饭。
江夏带着十几件衣服、压缩饼干、充电宝、常备药上路了,没有另带鞋子,但随手拿了一本《漫漫长路》。
规划再详尽,旅途中还是免不了坐错车、错过车的情况。农村有不少是招呼站,车要挥手才会停。一次,车来的时候,江夏正用手机查询班车到达的时间,车却直接开了过去,只能再等一小时。
从河北黄骅到天津,江夏徒步30公里,从清晨走到午后,大段大段的农村土路,累的时候就坐在行李箱上就着水吃压缩饼干。
30公里没难住他,但在徐州机场附近步行的1公里,却几乎让他放弃这段旅程。出发前,他查了沿途每个城市的气温,唯独没考虑到风,而那天正午的风大到让拖着行李箱的他走一步退两步,太阳又仿佛冰箱里的灯,“刺骨的冷,手都发紫了,当时真的想放弃了”。
江夏看着机场站岗的工作人员,又想到自己的父母。“谁的工作不辛苦,我这点苦算得了什么,何况这种方式是我自己选的。”他觉得,如果就此放弃,“自己都会瞧不起自己”。
一番思想斗争后,旅程继续。但那天晚上,江夏住进了小旅馆,这是他一路上住得最奢侈的一次。之前,他要么在便利店趴一晚,要么花30块钱到网吧过夜。
他瞒着家人出发,只有室友知道这次“行动”。没想到视频发上社交媒体,一下子“火”了。他的母亲意外刷到了儿子的视频,一个电话打来,将他大骂一通,却又叮嘱他注意安全,早点回家。父亲的第一句话则是:“还有钱吗?”
“那些说我浪费时间的人,他们的收获没有我这13天多”
江夏的“公交旅行”也遭遇了不少网友质疑。有人说,高铁几小时能到的路非要花好几天,闻着灰尘、汽油味,有什么风景可看?结论是:“你荒废了十几天在路上。”
江夏有过短暂的郁闷,但越想越觉得值得。“同样是13天,有些人用来打游戏、在寝室睡觉,会觉得时光短暂。公交旅行让我的时间拉长了,收获很多。”
旅程为江夏的青春注入友情,也让向上的成长有更从容的心态。两次出行,江夏都关注大学,沿途经过校园,会拍下来发在网上,和粉丝互动。出发时,他的社交媒体账号粉丝数不到100,而今已经过万。他甚至还第一次接到了广告,不过只是一种尝试,“我不想用我的旅行牟利”。
一位网友曾在夜里从杭州坐公交去绍兴。他告诉江夏:“最后一班车转车的时候我已经到了绍兴边上,看着窗外的月光照到田野,突然让我想起了闰土刺猹那个图……特别像,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旅行的意义。”
有学妹宽慰江夏不要被网上的攻击影响。她说:“同为大学生的我,觉得年轻的时候有年轻的梦想……一路的风景,抵得上时间的飞逝。”
第一次旅程,风景定格在终点站中国地质大学,江夏在那里“网友奔现”,好几个关注了他一路的哥们儿跑到校门口,跟他交换明信片、书签,加了微信,一直保持着联系。
第二次旅程,江夏经过南京仙林大学城。他很羡慕在那里读书的学生,环境这么好,有山有水。其实,那里的学生也羡慕他,给他留言:“你很厉害,做了我们没有想过的事。”
两次公交旅行,让江夏有了更多的自我认可和更从容的心态。“这13天我一辈子难忘,以后遇到失落、失败,想起这13天,我都会重振旗鼓。”
“中国城市千篇一律?我觉得这种论断太浮躁”
两次旅行,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经过了5个省份、24个城市、2000多个公交站点。车窗内外,植被的变化、气温的升降、口音的不同……江夏观察着中国。
去泰州的途中,要乘船渡江,第一次看见如此宽阔的长江,江夏心潮澎湃,“感觉自己沉浸在江水中,像个乘风破浪的勇士”;泰山脚下,他被平地而起的“五岳之首”所震撼,又羡慕起在山脚下泰山学院读书的人;到了天津,海河沿岸的外国建筑群让江夏想到外滩,但感觉这里的风格更多样。从合肥到上海的第二次旅行,江夏特意“浪费”些时间,边走边玩,吃了不少小吃,南京的海棠糕、梅花糕、鸭血粉丝汤,苏州的小笼包,上海的生煎包、葱油饼……
“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千篇一律,我觉得这种论断太浮躁。我看到的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江夏对多彩的地方文化着迷,他会把几乎每趟公交线路所有途经站点的名称都抄在笔记本上。
在两次旅行中,长三角公交带给江夏的体验很特别:可选线路太多,下决定反而要花些功夫;城际公交基本可以同站换乘,步行最长的一站也就一公里左右。根据“公交迷”们的大致梳理,长三角区域超过20个城市可以依靠公交线路顺畅连通,比如环太湖跨省界、跨市域的公交线路,还有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内城市间的公交线路,连接起来宛如棋盘。
这一路从不缺少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暖。夜幕降临,司机会像父辈一样担心他晚上睡哪,给他指路,有的甚至当起“专车”司机——从泰安到济南火车站的大巴临时出了问题,公交公司为江夏和另外3名乘客调度了一辆小巴。江夏最后下车,司机看他是学生,特意多开了10公里,把他送到市区繁华的地方,方便他晚上住宿。
上车,出发;到站,上客下客,小小的公交车厢也有多彩的人生即景。对那些拄着拐杖、走路颤颤巍巍的老人,司机总是等他们坐稳了再启动车子;有的人心情愉悦,脸上挂着笑容,戴着耳机哼着歌,也有人面露忧郁的神色,蜷在车子的角落里愣神。在南京一个公交站台,江夏见到一位看上去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女孩,坐在椅子上哭泣,他们上了同一辆公交车,女孩看着窗外,过了许久,情绪才慢慢平静下来。
“跟我一样,很难过的时候,看着风景从眼前划过,内心会有波动,我希望她调整好自己,找回对生活的热爱。”江夏说。
热爱会传染。一位天津的公交司机,看上去30岁不到,一边开车一边唱歌,见到乘客笑脸相迎。热爱工作、热爱生活,那样的笑容和热情,让江夏也觉得开心起来。
江夏收藏的车票票根。
生活就是“满怀热情地奔向下一个站点”
江夏还在计划以后的旅行,他不打算当网红,对他而言,学业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日子没有因为两次“公交旅行”而改变,他照常上课、下课,去图书馆看书。
看到一些进入大学后选择“躺平”的同龄人,江夏不以为然。他相信,年轻人应该有激情,主动地因为热爱去做一件事,并享受努力的过程,“就像喜欢钓鱼的人,真正享受的不是渔获多少,而是和鱼搏斗的过程”。
江夏准备考研,目标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高三那年,82岁的外婆因心脏疾病去世,他难以释怀。小时候,外婆常带着江夏坐公交车。窗外的风景早已模糊,但祖孙俩平静温暖的相处时光刻在江夏心里。他想,如果外婆还在,一定会支持自己的旅行,“因为,外婆就是很坚强、很努力的人”。
“我只是从一个城市去到另一个城市,而祖辈、父母,他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努力打拼,从农村走进城市,实现了人生的跨越,他们才真正了不起。”江夏说。
生活是更长的旅途,颠簸、晚点、上错车都在所难免,“最重要的,是永远满怀热情地奔向下一个站点”。
(原标题:《飞机高铁时代,他“公交旅行”,去年从沪到京,今年从皖到沪,图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