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何让居民有效参与基层自治?上海黄浦用这“三个会”破题
【编者按】
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区是如何诞生的,汽车业对外开放从哪里起航,上海浦东开发区有哪些“全国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一批又一批具有原创性的改革开放措施闪耀着首创精神的光芒。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6月22日起推出专题报道,展现40年来的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
如何让居民有效地参与基层自治?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商品房经济的兴起,上海开始出现“小区”这一概念,生活在小区的人们开始面对各种问题,尤其是产生纠纷与冲突时,如何合理处置,让人心服口服,成了居委会的大问题。另外,在居委会完成工作后,如何通过公平评议来推动自治工作的良性循环也是问题。
对此,黄浦区(原卢湾区)五里桥街道党工委开始了探索总结,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提出“三会”制度,即听证会、协调会和评议会,也就是如今人们所熟悉的事前听证、事中协调与事后评议。
居委会通过听证会了解居民意愿,以协调会进行协商调解,在问题解决后,由居委会及社区代表们对整个工作的完成进行评价。“三会”制度有效推动了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并在全市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与推广。
小区修整道路,“三会”制度收实效
“老百姓想啥、盼啥,利益需求不一样,声音不一样;居委会矛盾多,家庭矛盾、邻里矛盾、个人与企事业之间的矛盾,整天处理矛盾,效果却不一定好,另外工作如何评议也是问题……”原五里桥街道桑城居委会党组织书记魏桂花表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魏桂花所在的桑城居委会提出了上海市内最早的“三会”制度,并将其投入到实践工作中,“一句话,就是为了自己决定自己,自己解决自己,自己管好自己。”
作为曾经桑城居委会的党组织书记,魏桂花对“三会”制度的效用深有体会。
“修路就要彩砖铺地”、“路灯要亮”、“地面要干净”、“要有垃圾箱和绿化”……在一次为小区休整道路的听证会上,居民们争先恐口地提出了自己想法与建议。对于合理建议,魏桂花所在的居委会全部予以采纳。在相关单位的帮助下,仅仅50多天便按照居民意愿完成了对道路的整修,并获得了居民们的一致认可。此后,这条道路更是成为了居民们的健身地点之一。
魏桂花表示,修路过程中大大小小的矛盾,都通过听证会进行反映,较大的矛盾则会召开协调会进行各方协调,以形成各方接受、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最终的评议阶段,居委会更是请到包括施工队、市政、居民在内的多方进行公开评议。在评议会上,有居民朗读了表扬信,还送来了锦旗。“我们的评议会开成了鼓干劲的会。”魏桂花说。
修路过程中运用到的“三会”,魏桂花表示既可以合起来用,也可以合理拆分,这也体现了“三会”制度的灵活性。
“三会”提供更多可能
“三会”制度为基层自治提供了更多可能。
原本居民区自治的参与主体较为单一,而“三会”制度恰恰可以将家园自治委员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多元主体联系起来,促使他们参与到基层自治中去。
此外,“三会”制度为民主议事搭建了合理有效的程序,通过明确议事范围、明确参与主体、参与形式、协商规则等方式进行有效的规范化,既有利于社区各方进行实际操作,亦有利于培养居民的民主习惯,强化规则意识。
而在最终的评议环节,“三会”制度通过建立多方综合评价体系,使得议题评议更为科学有效,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基层自治成效。
在魏桂花的记忆里,“三会”制度成功运用的案例不胜枚举。解决小区亏欠电费停水、制定居民公约、高空抛物停车难等小区“顽疾”,在合理运用“三会”制度的情况下,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三会”制度为民主监督深入社区搭建了平台,通过系统性监督的评议方法,推进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监督社区公共事项、参与社区共同营造,居民群众的主动监督意识不断提升,使社区内部组织化监督形式逐步规范、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健全。
“‘三会’制度确实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好帮手,这种居民自治的新形式,让居民们实现自治,自己的矛盾自己解决,便民、稳定,还有利于发展。”魏桂花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