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韩国年轻人为何一天能喝三杯咖啡?
《鱿鱼游戏》剧照
日本人是不吃饭,韩国人是不睡觉,一天喝三杯咖啡,每晚歌舞升平,下班先去聚餐,再去夜店,完事再来一顿宵夜,结束后还能去健个身,天亮接着去上班。
这个总人口只有5000多万的国家,去年人均GDP是3.22万美元,相比较2000年的人均GDP的1.23万美元直接翻了三倍。但即便如此,韩国人口连续下降了7年,创造了地球上最低的0.78的生育率,大家连繁衍后代的兴趣都没有了。
与此同时,在韩国统计厅2022年9月发布的《2021年死亡原因统计》中,自杀已超过癌症、车祸等其他原因,成为韩国10-39岁人群的第一大死因。其中青少年的自杀率占比,更是逐年攀升。
可以说,韩国人的压力从少年时的教育、青年时的就业、中年时的住房、再到老年的退休金,贯穿了他们整整一生。
韩国整个社会都陷入一种毫无希望的极度内卷之中。
01一考定终身
韩国是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在25-34岁的韩国人中,大约有98%的人口具有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
而韩国学生学业竞争压力大,放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
在韩国的高中生中,流传着“四当五落”这个词,意思是一天睡四个小时的考生会当选(即:考上理想的学校),睡五个小时的话就会名落孙山。
韩国学生之所以这么拼命地学习,是因为高考将会决定他们进入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并直接定义他们的人生。
在韩国,全民平均工资在1.6万-1.8万人民币之间,收入相当不错,不过“平均工资”这四个字多少是有点耍流氓的说法。
普通大学生毕业后的月收入大概在1.2-1.5万人民币,全民年收入的中位数在14万人民币。
但要是能进三星这样的财阀大企业,年收入就能达到30万人民币,而大财阀一般会优先录用首尔、延世、高丽三所大学的毕业生,考进这三所大学就意味着将来的收入是普通国民的两倍,经济链传导到上游,迫使韩国考试的压力非常大。
对于大多数韩国家庭的孩子来说,冲击公立名校,这不仅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好的就业会和社会地位,而且还能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学费更便宜),更是挤进上流社会的重要通道。
因此从小学起,超过70%的学生都会去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以帮助他们超过同龄人,读书做题到凌晨两三点钟是家常便饭。
在地铁上都能见到韩国学生在看书备考,读起书来简直是不要命。
更为现实的是家庭经济情况,也成为了决定一个孩子高考成败的关键因素。有人做过调查发现,在韩国越是房价高的地方,孩子也越容易考上名校。
所以在韩国,受教育的成本是极高的,是真正的寒门难出贵子。
02就业难、薪资低
韩国人从读完大学毕业的那一刻起,又将迎来新的“大麻烦”——就业难、薪资低、工作环境还内卷。
韩国有一个在人均三万美金GDP的发达国家里少有的特点,就是他们工作时间长,福利待遇低,韩国人平均每天劳动时长是7.8小时,在同等人均GDP的国家里,都是5.5-6.5小时的水平(中国是9.2小时)。
而在韩国的劳务市场,把公民直接分为了三个等级:一等公民是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二等公民是以三星、LG为首的财阀大企业;三等公民则是中小企业的正式员工。
而企业里的合同工,甚至连三等公民都算不上。(韩国严格执行劳动法,因为开除人比较麻烦,经济又不稳定,所以出现了大量的临时工)
韩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整个社会的产业基本都被大财阀垄断了,普通人创业根本没什么机会。
三星、现代等前十的财阀,营业额占到了全国GDP的80%左右,却只提供了5%的就业岗位,入职通过率为500:1。加上近些年国内经济整体下滑,小企业穷途末路,大企业招聘岗位收缩,年轻人经历着裁员、变相降薪等社会“毒打”。
所以在韩国,许多普通家庭出生的人,把社会地位高、稳定、收入客观的公务员,当做跳脱阶层的救命稻草,早就是年轻人眼中的香饽饽了。
首尔有个很出名的“考试“小镇——鹭梁津。这个镇上只有3%的人会在当年考上公务员,剩下的97%要么继续备战来年接着考,要么扛不住压力直接放弃。
他们都是全职准备公务员考试,因为只有全神贯注才有可能上岸。
鹭梁津的街头上,到处都是培训班,打印店、快餐店。在街上走不到几分钟,你的手里或许就会接满各个补习班的宣传单。
大多数公考生,都住在被称为“考试院“的公寓里,因为租金低,还能免费给米饭和泡面,降低全职备考的生活压力。
▲这些“考馆”都是大约 4m² 的地方,大部分都没有窗户,是很多韩国人想要上岸前的临时“据点”,是真的磨炼意志。
韩国的贫富差距极大,相比较富二代,普通人家的孩子往往是”开局不利“,通常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一边打工一边上学,又因为休息时间不够,钱也不够,最后也很难考公上岸或者进入到大企业。
而那些即便有幸进了大企业的人,也不能保证就此能够顺利地升上去,因为上层人的子女正在等待着接班。
韩国已经彻底告别了那个曾经普通人也有机会实现阶层上升的时代,成为一个阶层固化的成熟社会。
高考之后,一个人未来的生活大概什么样就能知道个八九不离十,所以大家基本也不会再折腾了。
没背景、没资源,如果学习再不好、长得还不行,那就只能祈求走大运,否则这一生就是在坑里。
所以韩国人很热衷于买彩票和炒币这样的翻身机会,事实就是一种对翻身无望的绝望。
03买不起房、结不了婚
再说韩国的房地产模式,放在整个世界,都是魔幻的。
韩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首尔,2023年首尔平均房价是6万一平,平均一套房的价格是12.4亿韩元,折合人民币640万;2019年首尔平均一套房的价格是360万人民币,韩国的房价涨的比中国还要猛。
这就相当于在国内考上了985,毕业后顺利进了华为,在深圳月薪两万五,买一套房子要600多万,压力多大不言而喻。
但好在中国,你买不起深圳可以买旁边的东莞、惠州,或者也可以直接去成都、武汉、苏州这样的二线城市,工资低一点,但对应的房价也低了不少。
韩国就不一样了,韩国第二大城市是釜山,但釜山的条件比首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在首尔生活过的年轻人,根本适应不了其他城市,所以年轻人都聚集到了首尔。
因此,首尔的年轻人没有缓冲带,就只有死命地卷,去争夺稀缺资源。
事实上,韩国人的工资也不低,一般从早上十点工作到晚上十点,月薪大概在248万韩元左右,相当于1.3万人民币,最低时薪是50元人民币,但他们消费欲望极强,喜欢买奢侈品包包和最新款的苹果手机。
我们看到的是韩国人均GDP在上升,但韩国近些年的物价涨得更厉害,食品价格约是中国的三到四倍。
近几年,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从一度超过14%跌到了2%左右。
既然经济增速放缓,阶层固化翻不了身、房价高又买不起房,韩国年轻人的观念就直接发生了变化,干脆就不结婚不生孩子了,据说年轻人中就有40%的人都是不婚不育主义。
有意思的是,因为不结婚的韩国人越来越多,为了收回给别人的份子钱,他们会办一场“单身婚礼”(除了没有配偶以外,其他流程都一样),还有各种单身公寓、一人位餐厅、单人KTV这些围绕着“单身”的产业在韩国也都随之升级。
后来又兴起了“YOLO”(You Only Live Once)文化,意思是你这辈子只活一次,就要为自己而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疯狂攒钱活得像个牛马,或者是再去生个牛马。
果然,房价才是最好的“避孕药”。
不买房自然就有钱消费了,可以敞开了去享受生活,所以才会有首尔过度的灯红酒绿,晚上不睡觉,嗨到凌晨两三点,咖啡喝得自然也就多。
04退休金低
在韩国,看到60多岁的老人还在996,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在人口超过五千万,人均GDP超过3万美金的国家里,社会福利支出一般占到GDP的20%,但韩国只有11%。
所以韩国的退休金特别低,2022年平均退休金只有2217元人民币,60岁以上再就业的老人占比达到42.8%,65岁以上人口相对贫困率是40.4%。
在高通胀的背景下,紫菜包饭、炸酱面、五花肉这些都涨价了,民众生活成本急剧增加,靠公共养老金生活的许多老年人都感到吃力。
再叠加经济不景气,年轻人自己的日子都不好过,自然也就没有能力给父母提供经济支持了。
所以韩国老年人是渴望再就业的。
根据韩国统计厅的数据,今年3月,该国30多岁的就业人口数量减少了3.1%,首次低于60岁以上就业人口。
也就是说,韩国老年人上班的比年轻人都要多,你说可怕不可怕。
▲韩国老年人在首尔南部的一座教堂外排队,等待领取500韩元(约合人民币2.62元)。组织者说,每周都有几百名老年人来这里,他们会提前几个小时开始排队。图/ NPR
许多老年人生活拮据,会定期去慈善机构,排队一两个小时,就为了领取小额救济金或一盒牛奶、一根香蕉。
首尔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金素英说:“随着预期寿命进一步增加,未来可能有更多老年人寻找工作。”
而老年人能做的工作一般也都是临时和低薪的,一个月大概能赚到60万韩元左右,折合人民币3000多块,大概率还要干到70多岁。
韩国老年人的日子过得确实辛苦。
05尾声
跟20世纪90年代相比,如今韩国人的生活的确丰富了不少,吃的更好、穿的更好,游戏、夜店、健身、旅游、明星娱乐等各种生活方式一应俱全。
但韩国人的教育、住房、就业、退休这些生存成本却高到了普通年轻人难以承受的地步,财富不均也达到了历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昂贵的房价、严重的教育与工作内卷、高失业率,无论如何奋斗,也改变不了命运的社会,正在消磨着韩国年轻人的奋斗动力。
最近,韩国的房价也绷不住了,这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买房、不生孩子,接盘侠变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韩国年轻人的一种“反抗”。
一个社会可以穷,但不能没了希望。毕竟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