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张学友被称为“逃犯克星”靠的是什么?

微信公号“法制网”
2018-07-28 15:27
中国政库 >
字号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落下帷幕,来自中央及全国各省市政法机关的同仁,法律界、科技界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会聚在这里,共同为政法智能化建设把脉献策。无论是主题发言、主题演讲还是经验分享、创新建议,与会嘉宾都畅所欲言,真诚交流,场场坐无缺席,可谓干货满满。

别着急,小编马上给大家分享各位“大咖”为政法智能化建设如何建言献策?

先来看看,研讨会开幕式上,

主题发言的嘉宾们都分享了哪些精彩观点?

河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袁荣彪作了《推进“雪亮工程”智慧大脑建设 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主题发言:

“雪亮工程”智慧大脑就是实战应用的司令部、指挥部,河北省共分三大战区,以重点部位、重点人群为战区,完善作战体系,以“雪亮工程”各应用系统为战场,省市县全面启动,多部门联合作战。

一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智能系统。

二是应用人脸识别系统。

三是应用语音识别技术。

四是综治多维大数据分析系统。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共安全高级解决方案专家吴志斌作了《开放黑土地,让平安可以预见》主题发言:

让平安可以预见,平安中国的战略如何支撑好,视频这个技术手段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支撑视频技术?我们提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做到这一点数据融合是前提,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和全时可用,包括全程可控都是基于融合的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才能支撑好最终的战略落地和实施。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雪亮工程高级行业总监喻伟作了《海康威视开启“雪亮工程”2.0新征程》主题发言:

2.0的新时代我们的抓手在哪里?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打造慧眼,通过慧眼赋能,以智驱行,我们希望善行基层,服务民生,因此“雪亮工程”2.0的核心关键词在于慧眼、善行。

什么是慧眼?慧眼指的是智慧之眼,可以洞察先行,通过数据谋定后动,以智驱行。

例如慧眼用在公共安全领域,通过慧眼定位异常人群重点步伐,歌神张学友被称为“逃犯克星”,它背后的技术就是动态的人脸识别,这就是慧眼的赋能。

关于善行,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红外感知设备,针对于独居老人关怀、留守儿童、矛盾的基层化解等各个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核心的治理手段,希望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理念服务民生,让整个城市升温。

接下来,精彩的五个主题演讲及经验分享,紧随其后!敲黑板划重点的干货来了!

“雪亮工程”篇

武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湫萍作了《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的武汉创新实践》主题演讲。

关于激发社会经济活力、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她有着自己的理解:

大数据时代枫桥经验的武汉实践。武汉市创新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动员全市1.6万网格员,以党建为引领,利用“互联网 ”方式,对居民诉求、群众需求开展服务全覆盖,诉求全受理,问题全解决,过程全监督的“建圈入群”活动,探索社区微党建,网格“微邻里”,基层微治理等网上群众工作方法,实现了社情民意在网上了解,矛盾纠纷在网上解决,工作作风在网上转变。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公安行业技术总监胡根应作了主题为《雪亮工程解决方案》的演讲。

针对“黑天鹅”事件一直不断地在爆发,如何有效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他这样说:

为了有效解决安全问题,大华需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安全感知平台,实现对于设备访问控制、视频数据加密、网络隔离、路线检测、病毒防治和安全审计的功能。

大华安全态势感知中心,可以管理全局安全的设备,实现对系统风险安全的监控,一旦有异常情况将会产生威胁的告警,同时可以根据各地的安全事件统计各地的安全指数,做安全的排名,同样可以辅助于领导的决策,帮助我们有效管控整个系统的风险。

中兴通讯公共安全行业CTO姜礼学作了主题为《汇视+ 创未来》的演讲。

谈到中兴通讯在视频监控共同推进市场行业发展的心得和实践。他这样讲:

中兴通讯也参与了运营商的视频监控建设,市场建设上运营商提供了流量经营的技术,也形成带动了视频存储的建设发展,满足了“雪亮工程”在依托运营商建设过程中的建设需求。中兴通讯联合了比较多的合作伙伴,形成了综治落地的应用,从头端接入不同社会面资源一直到提供顶层的应用,结合网络需求达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从中兴通讯建设发展角度来看,我们的原则还是合作共赢,通过建立广泛的产业链可以共同推进产业的发展。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人民政府镇长李燕作了主题为《构建眼睛更亮、大脑更强、效果更实的社会精细化治理体系》的演讲。

分享了亦庄镇取得的初步成效:

第一,强化党政统领,让“雪亮工程”组织保障更有力。

第二,落实“四全”目标,让“雪亮工程”眼睛更亮。

第三,搭建数据一体化智能应用平台,让“雪亮工程”大脑更强。

第四,整合基层管理资源,让“雪亮工程”四肢协调。

山东华软金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范广英作了主题为《视频网络安全建设方案》的演讲。

针对“雪亮工程”、平安城市、智慧城市里面所涉及到的大量摄像机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网络攻击的发起点,他表示:

金盾软件根据国家的政策以及实际的安全防护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整体解决方案从四大部分入手:

一是物联网边界的安全

二是数据安全

三是终端安全

四是运维安全

部分与会嘉宾分享了关于“雪亮工程”的经验之谈和创新建议。

浙江省委政法委副巡视员、综治办副主任朱益军对于数据鸿沟和信息孤岛,浙江如何解决这个瓶颈作了深刻阐释。

海南省委政法委副秘书长马进也表示海南政法智能化建设从省委省政府的定位是要提高站位,加强领导和顶层设计。

浙江省衢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陈志明感慨到,衢州可以说是浙江省的缩影,推进“雪亮工程”方面,衢州主要有三个方面特色,衢州市尽管经济相对落后,但在“雪亮工程”建设上是积极主动的。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吴维力也表示云安区在2011年以来就以“雪亮工程”建设为突破口,以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全域覆盖、互联互通、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四句话全力推进转型。目前已把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人脸识别、四肢布控、网格云中系统初步建成,云安建了这个以后,在社会矛盾方面,包括巡视治安警情方面在广东是最安全的地方。

智慧法院篇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启福作了《4+1重庆智慧法院新生态,让人民群众成为智能化的最大受益者》的主题演讲。

重庆高院因时、因地制宜,在打造4 +1重庆智慧法院生态体系时始终坚持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建设理念:

一是始终坚持“易”这个核心理念,即易审、易诉、易解、易达四个平台,法智云中心。

二是,坚持让人民群众成为智慧法院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三是坚持以融合创新的方法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四是坚持内外网数据的互通共享。

五是始终坚持“三个同一”的标准。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政法事业群副总裁昕宇作了《“智慧法院 AI赋能”》的主题演讲。

在翻译方面做出了不断的迭代,推出了四川话、河南话等方言,四川方言、天津方言和东北方言已经在部分法院得到了应用。图文识别技术,准确率超过90%以上。

面向整个法院行业、司法行业推出了特制的语音识别引擎,把语音收集的1200万覆盖口音的场景,包括2万小时、4万行业定制化的语言模型放到司法行业里面,提供给整个司法行业快速响应、快速翻译、实时响应。到2017年12月份全国应用庭审语音识别系统达到了409家,覆盖了3000多个法庭。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处副处长徐乐盛作了《让公平正义触手可及,浙江全力打造移动微法院》的主题演讲。

针对微信日益成为大家日常交流主渠道的形式,浙江高院借微信小程序上线的契机在谋划布局移动微法院。

微法院集群有几个特点:

一是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便民惠民方面成效特别突出。

二是对法官来讲是提升办案效率的辅助平台,缓解案多人少矛盾的新途径。

三是通过微法院实施的诉讼活动可以全程留痕。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志光作了《智慧执行新时代:深圳执行案件“三全”办理》主题演讲。

鹰眼视野宽阔,没有死角,定位很精准,深圳执行取名为鹰眼执行。

深圳执行办案的业务逻辑是个漏斗,基于繁简分流、集约化和信息化的理念,70%是简单执行案件,通过三个月把它执结,剩下30%的执行案件繁案简办。

执行案件节点控制都是以小时来计算,执行立案以后24小时批量上传被执行人的信息,48之内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等套餐式的程序性的法律文书,等到查询结果回来之后再根据查询结果,有财产的在我们辖区内96小时进行查控,三个月70%的简易案件可以得到结案。

与会嘉宾参与的经验分享环节,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专职委员张柏桢分享了案件审判管理系统的“十个一键”,包括一键立案,一键生成相关的程序性法律文书,一键开庭,一键生成法律文书,一键推送备案,一键法律程序,包括裁判文书的意见等等。

另外在刑事案件当中打造了量刑规范化的智能辅助系统,可以智能提取刑事案件的事实、证据、情节,最后智能生成一个量刑规范化的表,基本已经覆盖了受理案件95%的范围。

山西高级人民法院技术处副处长史俊峰分享了山西法院信息化一核两翼三支撑的经验,一核是以法院的大数据和审判管理服务的大数据平台为支撑,两翼是市政服务网,为百姓服务和共享平台服务作为一翼,三支撑是运维保障、安全保障、基础设施保障,打造信息化平台,延伸对人民群众服务的渠道,解决老百姓跑一次腿就把所有事办了。

北京华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仵辰强,分享了智慧法院的建设最大的痛点和瓶颈是法律人和技术人员一直没有特别深入的融合在一起,技术公司不懂法院的任务,而业务专家又不太懂技术是怎么实现的。

华宇借着智慧法院的建设努力将整个法律科技向法院审理一线的业务专家,包括北京清华高等院校的法学研究学者,希望能将三类人捏合在一起寻找标杆性或者有想法的法院做更多的落地实践,真正将智慧法院见到效果,以标杆为核心,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打造出比较好的智慧法院的建设成果和实现路径,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使智慧法院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真正正的让法官愿意用,并且用了之后可以取得收益的一个个标杆案例,智慧法院应该是这样的组成方式。

杭州智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应生分享了智法公司主要做的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提供诉前的整体创新服务,主要是送达,提高送达的效率。第二是进行诉讼后的执行辅助服务,帮助法院尽快找到人,找到财产。第三是调解,加强诉前调解,用标准化、流程化和规模化解决大批案件。

智慧检务篇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网信办副主任、江苏省人民检察院计划财务装备处处长赵晓春作了主题为《聚智聚力 创新创优 用信息化助推江苏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演讲。

关于智慧检务的建设,赵晓春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认为:

一、顶层设计是智慧检务建设科学发展的前提。

二、项目化推进是智慧检务建设落地见效的支撑。

三、统筹协调是智慧检务发展的灵魂。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陈明作了主题为《加强智能化建设,打造优质智慧检务产品》的演讲。

陈明表示,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地优化改进智慧检务产品,推动检察工作转型升级。

一是依据反馈,进一步优化提升智慧检务产品的功能。

二是依据实务需求,进一步扩大智慧检务产品的覆盖面,通过引入舆情分析功能,联结公检法司四家单位,并对接全市32家行政执法机关等执法数据,聚焦法律监督这一主业,探索开发法律监督的平台,深度挖掘并移送线索,为检察官进行立案监督、开展公益诉讼拓宽视野。

三是结合本地实际,树立智慧检务产品自有品牌,对盗窃等六种上海市常见多发案件以及非法集资等上海市重点监控的金融案件进行犯罪态势的分析,让检察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深度合作,利用数据分析平台对常见罪名进行可视化的分析,将涉罪人员的信息在公检法司等不同公诉阶段实行全面互联共享,实现包括社会关系、住址、作案轨迹以及案件流程等要素在内的涉罪人员可视化的还原。

部分与会嘉宾也作出了经验分享,大家纷纷表示,对基层院未来三年不光要构筑好自己的“小生态”,还要融入到全国的“大生态”。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肖楠说,“小块头有大智慧”。“小块头”就是说重庆渝北检察院的“正义渝北”、智慧检务辅助系统切入点很小,技术难度也不是太大,“大智慧”是通过智慧检务辅助系统解决了干警在办案过程当中很多重复性、简单性、机械性的工作。工作中要找准痛点,找准难点,找准着力点。

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检察院徐展慧向大家分享了智慧检务在庭审当中的应用。比如运用胶检智慧出庭辅助平台,通过电子卷宗一键导入,而不用再像以前制作示证方案的时候要一点一点的做,制作的过程中操作非常简单,可以对各类证据进行灵活的操作。语音识别技术的加入,这样不仅减轻了公诉人的工作负荷,同时给他们出庭的过程中争取到了宝贵的思考时间。

智慧司法篇

司法行政的智能化建设稍许落后于公检法的智能化建设,但其建设很关键。因为一头连接着高质量的法律服务,一头连接着非常大的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但智慧司法厚积薄发,已有迎头赶上之势!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王协作了《技术监管 优化服务》的主题演讲。

上海智慧公证正是上海司法行政在智慧司法道路上的问路石、敲门砖。上海智慧公证的核心理念是:技术监管,优化服务,标准奠基,科技引导,全面监管,全程留痕。

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法律事业部总经理周萌枝作了《政法智库》的主题演讲。

大数据建设是为了什么?主要还是为了管理、决策、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大数据建设存在着数据多、知识少,分析多、对策少,展示多、应用少这“三多三少”的现象。

我们的目标是想建政法大数据的大融合、一体化的智库平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大数据,挖掘获取报告,二是智能服务。比如,检察院的数字图书馆也是我们这次获奖的十大解决方案之一,在全国已经有70%的检察院正在应用。

法律是非常复杂的学科,特别是我们在做司法矫治或者是监狱管理的时候,单纯的法律知识是不足够的,比如说罪犯改造和教育,还需要心理学、社会科学、教育学、人文科学,可能还需要文化文艺方面的人文熏陶,中国知网除了法律还提供各个学科的知识资源,比较完备。中国知网提供的知识资源可以有效补充数据的不足。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副厅长尤俊成 作了《K智能电视终端为引领,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主题演讲。

内蒙古司法厅在全国首家推出了4K智能电视终端。为城乡居民提供了足不出户的优质法律服务,有效的打通了公共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延展公共法律服务范围,依托广电网络开启全新的服务供给方式,创新统筹,将公共法律服务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开辟了一条延展范围更广的公共法律服务新路径。

二是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化,依托4K智能电视终端构建便民服务方式,便于用户操作使用,构建便民公共法律服务方式。

三是突出公共法律服务创新,依托广电技术,结合少数民族实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打造亮点服务。

四是服务全部免费,保障公共法律服务发展,依托4K智能电视终端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公共法律服务发展。

360企业安全集团首席网络安全专家翟胜军作了《智能政法网络安全体系建设》的主题演讲。

分享了在平安城市和“雪亮工程”相关的经验,在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视频是不是都去了该去的地方。很多地方摄像头是接入到网络,网络的接入点便及各个地方,如果这个点有恶意的破坏者,把摄像头拿下来插到电脑,可以通过这个网络直接入侵到整个监控网络,甚至可以拿下监控网络的控制权限,这种情况下很多监控视频,甚至正在监控的摄像头的视频输出他都可以拿到,对社会安定起到反向的作用。

基于这一点360提供了整体解决办法,保护视频监控网络的安全最关注的几项,一是摄像头的身份,它到底是不是我们安装的那个,还是别人安装的那个,还是电视大片一样已经被人家换了方向,这样传入的视频就不是我们想要的。二是分析网络里的摄像头到底是它在工作,还是人在工作,有六大功能的基本要素。

江西省赣州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赖德毅 作了《关于建设“智慧监狱”的探索和实践》的主题演讲。

赣州监狱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以科学化为统领,以专业化为依托,以规范化为基础,以信息化全面落地作为我们工作的总体思路,按照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的总体布局和科技管理双轮驱动的要求,深度融合了监狱的业务应用和安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五个改造”的新格局,探索建设物联网的“智慧监狱”。

转变思路,深化智慧警务的应用,在监狱内部形成电脑端、物联网、智能管控终端、移动终端三者相辅相成的全方位、立体式、网格化的智能警务应用系统。

利用监狱综合管理业务平台,实现执法的全过程管理。

分享和创新建议环节

西藏自治区司法厅副厅长王学泽分享了雪域高原西藏,智慧司法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的经验?

西藏信息化建设这些年比较滞后,基于这种情况,西藏从去年开始自治区投资2亿多建立了一套信息化系统,并且与大数据公司展开合作,开展了智慧普法活动,取得很好的成效,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和手机上了解法律知识,进行法律咨询。

与此同时,援藏律师是一道风景,很感人。他表示,信息化建设会为西藏司法行政事业增添一双翅膀,获得内地的法律服务资源。

广东省司法厅社区矫正管理局副局长吕彤谈到,广东司法行政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这几年投入大,未来希望能做到跟司法行政业务深度的融合,从司法行政的几个业务口,搭建公共法网建设,力图在社区矫正的智能化建设方面也能领先。

陕西省司法厅副厅长师建平谈到智慧普法的重点是如何应用新技术、新媒体让它能落地生根,我们将VR技术以及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充分应用到我们的游戏当中,机器人普法技术也设置到普法宣传中心,使更多的普通百姓可以现场体会。

普法三十年如何考核普法的效果?解决的办法是开发了动态考核平台,把过去被动普法变成主动普法,现在动态考核平台随时让他们普法的每一项活动都能及时传送上来,按照他们的权重换算成分值,随时可以看到各县区排名以及各市各成员单位的排名。

江苏省淮安市党组书记陈继业分享了“律企同行”的故事,这个平台两年时间帮助企业解决重大法律难题1300多个,挽回损失4.6亿元。此外该平台还推出了“双联双推”,通过实施“双联双推”倒逼领导干部作表率。另外还有平台创新,如“1 6 N”的平台。此外,开展法律体检,实施开出法律处方,实施精准服务。

智慧警务篇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院士沈昌祥作了主题为《科学的网络安全观与网络可信身份战略》的演讲。

关于网络安全为问题:

要建立网络中国治理体系,用科学的网络安全观治理网络,统筹规划,加大投入重点网络安全的产业和项目,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保护知识产权。

关于怎么在网络上执法,身份认证的问题,

网络身份可信认证要坚持“三据”“四不”:

三据:一是要有执法的依据;二是认证的根据,根据身份特征,手印和视网膜都可以,证据是证件,跟身份特征绑定才保证了唯一性;三是追踪证据。

四不:一是从根本上解决隐私问题,我们不需要姓名、年龄,证件也不怕丢,丢了以后别人冒充不了,丢了以后马上办网上证件,解决根本的隐私问题。二是不需要改变现有各种认证协议流程,不要单一的,要支持所有的认证协议。三是不影响国家法律证件的安全。四是可利用现有法律证件的平台支持社会的认证。

在与会嘉宾参与的经验分享环节

海南省公安厅科技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杜汉平先生,指出了海南省公安机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第一是标准问题,公安机关和省公安厅参加海南政法智能化全国试点的工作,双方要保持好对标或对表,当我们面临不同系统标准的时候,如何在标准方面克服这个难题,由于标准不一,互联互通就遇到难题了。

第二是如何保障安全,不同的安全标准,有一部分是涉密网,有一部分是内部网,如何进行管理。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指挥室主任李轩先生分享了当地公安机关在智慧警务建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比如南京市的大街小巷和马路上都可以看到二维码的门牌,老百姓和民警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发现周边的基础设施。

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黄俊菁警官,分享的内容集中在如何让传统科技焕发群防群治新活力。例如,全区各部门和各街道办一起开发平台,平台是由分局负责落实,通过这个平台将散落在全区各个部门的群防群治力量数据和名册通过平台系统变成电子化,变成可视化的数据展示,能清晰了解到这个区的群防群治力量结构分布到底有多少。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太极计算机公司的赵俊,讲述了太极建立大安全的战略。主要有三点,一是数据思维,只有通过数据整合才能创新应用,为业务实战服务。二是全警应用,信息化也是我们面临的课题,面向全警,比如警务信息来了之后怎么处理,怎么预警,怎么调度,怎么办案,打造共性的应用模型。三是公安信息化层出不穷,太极的体会是要建生态,每家公司有每家公司的优势,有的做产品好,有的做集成好,有的做服务好,太极愿意跟各家公司取长补短,一起做这个事情。

(原标题为《 张学友被称为“逃犯克星”靠的是什么? 这场智慧相融、思想碰撞的研讨会,不容错过!》)

    责任编辑:钟煜豪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