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异地校区建成,211高校院系大调整
据新华社消息,日前,位于常州市金坛区长荡湖畔的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迎来竣工验收。作为省重点项目,自2020年6月开工建设以来,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一直保持着高质量推进、高速度建设。按照计划,常州新校区作为河海大学的主体校区之一,将于2023秋季学期正式投用。首批入驻学生1.5万人,未来规模达到2万人,实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
4月26日用无人机拍摄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
图源:新华社
作为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重点建设、“双一流”建设高校,河海大学目前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跨校区办学布局。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位于南京,伴随着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的竣工,河海大学迎来了时代的新发展。
河海大学,常州上“新”
此次河海大学常州上“新”,亮点重重。
新校区规模大。据悉,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总用地面积约2248亩,规划建筑面积136万㎡,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8万㎡、地下建筑面积18万㎡,容积率0.84,包括公共教学楼、图书馆、行政办公楼、体育馆等公共建筑以及各院系行政、科研用房,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用房等,总投资50亿元。
新校区的设计理念“高能”。常州新校区整体采用营水成局、结院组群的设计理念,整个新校区划分为A、B、C、D、E、F六个区,其中B、C区是公共服务区域,包括图书馆、体育馆等,其他区叫院系组团。领衔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规划设计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将这一设计理念凝练为“精神家园的营造”。作为一种新颖的设计理念,未来,学生在使用学校公共整体资源时,可以到公共服务区域;在开展专业学习、研究时,在院系组团即可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偌大的校园里单调地往返,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同时,院系组团的构建还有助于更深度开展相近学科之间的融合交叉,促进科研创新的发展。
常州新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效果图
图源:河海大学微信公众号
新学科、新学院更是本次常州上“新”的重中之重。据悉,到2035年,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将建设学院10个、学科13个、优势学科8个,7个以上博士点。在学科建设方面,河海大学将服务区域发展,对接常州产业需求,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机械装备等领域建设新兴学科,开辟未来发展新赛道。在学科布局方面,河海大学将充分发挥南京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新校区优势和现有条件,整体规划、有序推进,形成三校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十大学院,布局出炉
河海大学高度重视常州新校区规划建设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邀请省领导、知名院士、学校老领导等对新校区规划建设进行研讨。
4月12日,河海大学新校区学科学院布局咨询会暨服务常州新能源之都能级提升研讨会召开,众多学界泰斗、顶级专家对河海大学学科学院布局以及服务常州新能源之都能级提升提出意见建议。
近日,常州新校区十大学院布局出炉。
根据4月30日河海委发[2023]17号《关于优化调整学校部分学院设置的通知》,河海大学将按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对学院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其中,第一阶段围绕常州新校区启用,开展新校区规划布局。具体学院与学科调整情况如下: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由物联网工程学院更名而来。调整入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调整入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新成立,同时撤销人工智能学院。调整入控制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学科;调整入人工智能、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机电工程学院:重组。调整入机械工程学科;调整入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
新能源学院:新成立。调整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调整入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成立。调整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除土木工程材料方向);调整入材料科学与工程(除土木工程材料方向)、金属材料工程本科专业。
经济与金融学院:调整入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学科;调整入经济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
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新成立。
水土保持学院:新成立
未来技术学院:新筹建,统筹开展复合交叉型、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
可以看出,常州新校区学科布局总体思路是紧跟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制造强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面向国家“新基建”、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把“新工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交叉学科作为主要办学方向。
近四十年,与”常“同行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大力发展的背后,是河海大学与常州市近四十年相生相伴、共生共荣的长期合作。1986年,河海大学机械学院在常州建立,后又历经常州分校、常州校区,与常州共同演绎了一段“校依城而兴、城因校而盛”的时代佳话。
河海大学与“常”同行近四十年,工程英才、学术英才、管理英才和创新创业英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彰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常州校区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捷报频传;校区教职工荣获大禹水利科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69项,其中疏浚中心科研成果入选“中国疏浚行业新世纪以来十大创新成果”。近5年来,河海大学与常州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合作科研项目300余项,与200余家在常科技创新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常州培养了26个专业的8500余名毕业生,走出了一条重点大学异地办学并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
在4月12日召开的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学科学院布局咨询会上,常州市长盛蕾充分肯定了河海大学对常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表示常州市委、市政府将尽最大努力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金坛区委、区政府要主动靠前服务,完善要素保障,为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未来,注入了“常”新动力的河海大学,必将乘风破浪,再创新的辉煌。
本文由软科综合整理。如您对文中内容有疑问,可通过以下方式反馈。
原标题:《异地校区建成!211高校,院系大调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