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只有读懂了宝钗之恶,你才算了解了《红楼梦》

2023-05-08 18: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兰藉文化 红楼梦研究

作者

合古

宝钗是《红楼梦》里的主角,一个大关键人物。读懂了薛宝钗,也就明白了《红楼梦》的意义。

读者要知道,《红楼梦》有着正反两面内容:起初呈现的热闹、繁盛是读者看到的表面;书的结局和实际发生的人性冷漠、家族毁灭是读者看不到的实质。真实内容需要你在作者呈现出来的表面文章上查找答案。

《红楼梦》的这种写作手法最直接明了地通过薛宝钗这个人物表现出来。薛宝钗乃是《红楼梦》的直观写照。

宝钗的形象,书中刻画得肖妙入微,含蓄内敛。对于她的外貌描述,作者并无恶意,而是极力赞美:

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风流妩媚。

性格上: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从时,自云守拙。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可谓情商很高。

宝钗在书中的表现就是这样,完美几无缺点。这也是古代传统教育体制下产生的理想美人。可是,面对世人对宝钗的称赞,作者确毫不留情地向读者抛出“冷香丸”,以极力警醒读者可能从薛宝钗身上产生的误解,暗示读者:具有“停机德”的宝钗其实是个伪善的人。

冷香,淡淡的幽香。要知道,冷香只能掩盖表面的污垢,并不能清除本质的肮脏。作者用冷香丸告诉读者,宝钗是个表里不一的人。

何以见得?冷香是伴随着热毒产生的。作者在宝钗出场时就交代:她体内“从胎里带来一股热毒”。一个和尚给了她一个“海上仙方”“冷香丸”专治她这种“热毒”。作者明示读者:宝钗在用表面的“香”来掩饰内心的“毒”。

作者希望读者能透过陶醉人的冷香,清醒地看清薛宝钗的庐山真面目。

内含热毒,外露冷香,这是作者对宝钗的形象设计,也是作者对整部书的隐喻。

那么,宝钗的“热毒”究竟是什么呢?

宝钗自己说热毒是胎里带来的。我们无需认为宝钗的封建意识是与生俱来的。热毒实际象征的是宝钗的家庭和她所受的家庭教育。

先来回忆一下冷香丸的描写: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起研好。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坛子内,埋在花根底下。若发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作者用如花妙笔描述了冷香丸的之制作过程,充满了繁琐、费力和偶然。

作者为何这样写冷香丸的产生过程,难道只是为了娱乐读者?绝非如此。

如果读者只是满足于冷香丸带来的美妙,那就辜负了作者的良苦用心。

与冷香丸的制作相对应,作者真正要告诉读者的是像儒释道这些封建传统对一个良纯少女的天性抹杀和精神毒害。作者提醒,冷香丸的产生是偶然天成;而宝钗们的产生是由封建意识的残酷折磨而形成的。

我们来探究宝钗的性情是怎样形成的。

宝钗在幼年时代也有过民主欲求。读书时也怕《四书》之类的“正经书”,而是经常偷看《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后来被大人知道,“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丢开了”。在棍棒的驯服下,宝钗被驯服成为“封建淑女”,“父亲在时极为钟爱”。她为了应皇帝“聘选妃嫔,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进京待选,说明宝钗已经形成了追求封建富贵的贪欲。

宝钗虽然并没有要求人性解放的“性情”,可是她能“任是无情也动人”。她在众姐妹中“艳冠群芳”,独得封建家长的青睐,就是别具一种诱人的冷香。她的冷香表现在诸多方面。

她的住屋里:

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案上止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有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就连贾母见了也嫌“太肃静”,与姑娘身份不符。

她穿的是:

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统子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的,看来不见奢华,惟觉雅淡。

这显得与薛家社会地位格格不入。

宝钗“行为豁达”,“温厚平和”,“宽厚待人”。比起林黛玉的“口角锋芒”,“孤高自许”,“性格乖僻”,在封建家长心目中又胜一筹。

她主张女子以贞静为主,勤俭持家,能享得富贵,受得贫贱。她从不和三姑六婆往来,俨然是一个贤妇。

她劝人读“于身心有益的书”。她有丰富的知识,知道佛家到了五祖六祖的故事,通晓绘画理论,画纸性质,彩色常识,熟悉诗词典故,善长写诗,还有一套诗歌理论:反对作诗限韵,“韵过于险”,主张“立意清新”,“善翻古人之意”。

总之,从物质生活要求,待人接物,持家准则,文化素养诸多方面看,薛宝钗所表现出来的廉静寡欲,宽宏豁达,持家有方,博学多识,对不少数的拥薛派来说,无一不是诱人的。

因此相当多的人认为薛宝钗是理想的妻子。可是作者却认为这一切不过是掩盖她一身热毒的冷香,像香水喷洒狐臭一样,只是暂时的掩盖。

薛宝钗《咏海棠》里说“淡极始知花更艳”,正揭露了她自己的内心:她这个“廉静寡欲,极爱素淡”特点,实际是极度艳丽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宝钗貌似“廉静寡欲”,骨子里是狂热的封建意识的追随者,是破坏宝黛婚姻,禁锢宝玉个性解放的主要人物之一。

薛宝钗的形象被如此颠覆,想必有很多读者始料不及,更不敢相信。他们无法将宝钗表面的美丽善良与内心的虚伪自私划等号。

这恰是作者写《红楼梦》的立意宗旨所在。像宝钗一样,所有的诗画繁盛之梦终将回归残酷无情的现实。美好的大观园终将被摧毁得白芒芒大地真干净。盛衰本是回环,万缘无非梦幻。

原标题:《只有读懂了宝钗之恶,你才算了解了《红楼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