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在新闻现实中,寻找失落的人文精神

2023-05-06 18: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按语

上学期,21级本科新闻和20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以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从2023年3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在新闻现实中,寻找失落的人文精神

21级新闻学(双学位) 杨梁晖

还记得2022年秋季《新闻采访和写作》刚上课的时候,陈红梅老师跟我们说了一句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陈老师说,文字要有人文精神,用“妙手”让世人关注举重冠军的死、含冤入狱的孙志刚。新闻,不只有客观,更有温度。

还有一句,是余婧同学在课上转述加缪的话:“一位作家首先要学会的技巧,就是如何将他感受到的转换成他想要让他人感受到的。”我想,新闻的生命也就在于此,新闻是写活的现实,但是如何通过记者的裁剪将现实传达到读者那里,使读者有一种“如临现场”的感受,是记者的最大的任务。然而这时,记者的使命也才完成一半。记者还有一半的使命,就是通过自己的慧眼,探索大千世界,浓缩到方寸文字之间,送到读者眼前。在这里,大到云谲波诡的国际大势、汹涌澎湃的政治变动;小到市井烟火、邻里故事,所有发生在人类社会的事情被记者记录下来。所以陈老师说,记者也是学者。一篇新闻不单单是一份传媒读物,更是一份田野调查报告,一本民族志,一沓在将来社会发挥重要影响的人类学史料。用更澎湃的话来说,这是一份记者为世界留下的人类史诗。

这就是我认为的记者的使命。

(一)

新闻选题:从小事把握社会脉搏

2022年9月,课程开始找选题的时候,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大街上乱走,希冀在街上就能目睹“大新闻”。但是我的希望落空了。之后,我和采写搭档开始收集网络上的一些社会新鲜事:譬如古美路的噪声、徐汇为快递小哥设立固定爱心站点等。可是在和陈老师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有些事情仅仅是我们大学生不了解,就认为它们很有新闻价值;或已经施行了很多年,见诸报端好多次;或者是采访难度大。我们的选题工作有了很大阻力。

因为疫情封校,我们没办法自由进出校园。于是我们转换思路,把目光投向身边——寻找那些习以为常的,能体现社会变迁的选题。

第一篇报道里,我们选择了疫情后的“双十一”购物狂欢的选题。2022上半年封校,同学们心有余悸,疯狂买买买,消费观念也发生转变。同时,我发现长时间的封校,加重了很多大学生的焦虑情绪,于是我们的第二个选题定在了大学生的“焦虑症”现象。

在选题时,我们也考虑了受访难度的问题。第一篇报道原来的选题是双十一的“薅羊毛”现象,但因为这个选题需要大量网上采访,难免造成信息的错讹和核实难度的加大。和陈老师沟通中,我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整个高校里的“双十一生态”,通过线上采访网友、线下踩点学校“双十一”快递收发站,着眼于学生、工作人员、快递小哥等不同群体,扩大选题的社会价值。

(二)

新闻采访:注重细节的把握

线下采访最早是我来负责的。2022年11月3日傍晚,我到来学校菜鸟驿站,第一印象就是——人多,货更多。我随手拍了几张货物堆积如山的照片,并且“拦下”了七八个人,采访他们在拥挤的驿站中领取货物的看法,就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我把拍来的一张快递垃圾堆积如山的照片发送给陈老师,并自以为这张照片很有新闻价值。陈老师却提醒我,做现象报道要把这个垃圾堆多长、多宽、多高,大约有多少件垃圾讲清楚。“不能泛泛而谈,要注重细节的把握。”这句话使我如雷贯耳,我意识到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在采访领快递的人时,我没有用任何设备来记录,仅仅是询问了粗略的情况,加了他们的微信。

第二天,我就带上了三样东西,这也是我之后采访时一直带上的。第一件是一本笔记本。它主要有几个用途:

首先是记录观察、采访的时间。特别是做现象报道时,要具体写到几时几分。

其次是现场的情况,比如现场有什么人、分别在干什么。

其三,可以进行数据统计。在统计人流量的时候,我会简单用本子记录,并做一些计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本子可以记录受访人的说话重点。我会一边听一边记录,在人物说话的停顿处处,用“星”号把我认为的重点做出标注。比如,在探访京东快递员丁斌的时候,他对着电话呐喊“太忙了,太忙了!”当时我把这句话记到本子里,之后看的时候,我记忆犹新。还有采访菜鸟驿站经理李辉的时候,他的眼角充斥着疲惫的血丝,这些画外之音当然也要记录。第二件是一部充满电的手机,采访时要进行拍照、录音,还可以用“测距”功能对一些场景的细节做出测量。

第三件是一张校园卡或者学生证,用以自证身份。当我在第一天晚上采访一位顺丰的快递员时候,他表现得很警觉,在接受采访后还质问我们有没有证明自己身份的材料,因此之后我带上这些证件,果不其然,在第二篇采访中,面对受访者的不信赖,我就拿出学生证以自证身份。

在现象新闻中,要特别注意细节的把握。这不仅是写作的要求,还能向采访者展现专业性,以便获取更多的细节。我在交谈时,发现了菜鸟驿站刘辉经理的眼睛里布满血丝。刘经理称赞了我们的专业性,并打开话匣子一般讲述了他夜晚加班的故事,对学校还有快递行业的看法。这些细节还可能是人物的习惯性动作,比如李星星受访时,手总是不自觉地触碰一个地方,也从这里我了解了他可能还患有强迫症。

在对人物的采访中,采访者也要主动对细节进行追问或补充。采访前我都会列出采访大纲,主要围绕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编排,并在每个问题下标注“时间、地点、人物”,避免遗漏。采访的场景,我一般选择校内的空教室,或者校外的街边咖啡馆,并跟受访者以90度直角落座。

当受访者说“我在医院找了医生开了药”的时候,我就会把“医院”“医生”“药”这三个细节写到本子上。然后等受访者这一段说完后,在补充性地问他:“在什么医院?”“是哪个医生?”“用了哪种药?”这样也能带来更多的细节。譬如问“用了哪种药?”的时候,我还会关注药的用法用量、患者什么时候去医院做复查这些更多的细节。

细节的补充还体现在反复的走访。在双十一期间,我每天都会去驿站看一看,并且向工作人员询问当天的货流量。即使有些工作人员因为工作繁忙不便接受采访,还是能通过观察统计看出平时和周末、11月3日和11月5日的人流量区别,并对快递收发的规律进行初步总结。在之后,这些我们总结出来的规律也得到了工作人员的认证。走访既尊重了新闻的真实性,也扩大了新闻的社会价值。

反复的走访还有利于记者融入场景。刚开始采访的时候,即使工作人员态度很好,我也因为紧张而直冒冷汗、支支吾吾,觉得自己与环境格格不入。第一次去询问的时候仅仅了解了他们的上班时间就早早收场。

在课上,陈老师说, “只要你呆久了,周围的人就不会觉得你很奇怪。”不能陷入“自以为很奇怪”的境地。于是我又去尝试了一下。当时,在本科生12号楼一个堆满废旧自行车的过道上,数以千计的快递散落在到地上,堵塞了交通,工作人员在弯腰理货。繁忙的工作人员不仅在接受询问时表现得不耐烦,还频频让我们“去问XXX”。为了获得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的人物的细节,我们一个上午都站在那里。果然,融入场景后,几位工作人员态度明显好转,并开始向我们介绍自己手头的工作。反复去了几次后,我们得到了更多本来没有收集到的细节。

在采访中,合作也非常重要。单独采访时,难免会因为要一边记、一边问遗漏细节;当两人一同采访的时候,就可以一个人负责询问,另一个人使用本子进行记录,还能保证询问者问题的连贯程度。

(三)

新闻写作:准确寻找新闻逻辑

采访工作做好了,但接下来的写作也不是很顺利,“双十一”这个选题有大量的新闻材料、几万字以上的采访内容。这时候笔记本的重要就体现出来。我先列出写作大纲,把报道按照人物分成几个部分,搭好框架。然后通过笔记本画出的重点,重听当时的录音或者重看当时拍的照片,然后再用新闻语言把材料组织起来。这是让我最有感悟的一部分:

首先,新闻的导语要让人眼前一亮。第一次提交后,陈老师首先就指出了我们导语的问题。原来的导语长而拖沓,且第一句“双十一也降临高校”明显是一个凑数的废话。在修改后,我们把时间补全,把富有冲击力的“48件”放在开头,仅仅用2句话就简洁而更有吸引力。

其次是正文部分的问题。我的习惯以时间顺序来结构文章,但是新闻的逻辑,既要求时空的连贯,更要兼顾读者的阅读感受。在写双十一菜鸟驿站的场景时,我本来是以自己的采访顺序写的——先写驿站外面、再写驿站里面;先写具体场景,再写总体规律。经过陈老师点拨后,我发现要在脑海里想象读者阅读这篇文章的心态,兼顾受众的感受:读者在想象双十一场景的时候,一定是先想象驿站内人来人往的场景,再想象驿站外的场景。先里后外,有侧重点,展现了逻辑规律。同样的,读者在开始阅读文章的时候,也会想要先了解驿站收发的整体场景。这是一个“主动引导”和“被动接受”的双向过程。这时候,就需要记者类似“倒金字塔”式地首先给出整体场景,然后再引导读者进入具体的场景。

正文中出现的各种人名,因为原先有些受访者没有给出,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联系这些受访者,并取得他们的同意后使用了真名,保证文章的真实性。

第三,在提炼新闻现象的时候,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说法,要有选择性地遴选。在随机采访时,一位在驿站工作的女性快递工作人员称:“双十一快递大件比较多,因为大家都爱囤货。”当时我们先入为主地以为这是对的,并且很有新闻价值——“快递大”和“囤货多”有着强烈正相关。但是当我们针对地采访更加权威的菜鸟驿站经理刘辉的时候,他解释道,因为双十一快递公司有重量限制,所以发出来的快递一般都是小件的。我们看到的大箱快递也一般装的是纸巾、零食等密度比较小的产品。双十一快递更体现在“数量多”,而不是“体积大”。在写作的时候,我们采取了后者的说法,着重关注这些“小而多”的快递。

第四,写作的时候,不能过于堆砌细节。很多时候我都想,“采访这么辛苦,我就要把采访到的细节全部写上”。譬如我写“囤货”的时候,还写到许多大学生们怎么低价抢购的细节。其实,双十一的本意就是低价抢购,这对很多人也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并不能体现大学生在疫情后消费观念的转变,因此在最后修改的时候,把这些细节都删去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有舍有得。新闻写作时,如果可以保留太多不相干的部分,就会导致文章的零碎。要学会“断舍离”。当我们发现“薅羊毛”的主力军并不是大学生的时候,我们放弃了原本的选题,并将这整段删去。这样的操作保留了“高校双十一”故事的集中性。

(四)

新闻背后:社会的温度和人文价值

在新闻写作的时候,我也迷茫和彷徨过:我写的新闻真的有“价值”吗?能给受访者和受众带来什么?

然而当我真正面对丁斌师傅布满老茧的手、刘辉经理红肿的眼睛时,心里会为之震颤。

李星星跟我说,焦虑症的选题“很有意义,有人终于关注焦虑症了”;高凡做完SAS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后,感谢我“终于有人关心自己的焦虑症了”;刘辉恳切地让我们快点把报道发出来,好让同学们快点来拿自己的快递。李星星讲到自己因为高中的学业压力而染上焦虑症,上了大学时很感谢同学的帮助时,我偷偷地别过脸,仿佛眼眶里有湿润的东西在打转,也许是我也有着类似的经历吧。我自认为是一个很有理性的人,但是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我被教会了我共情。即使“他心者不可知”,但是要学会聆听,用你的笔去说出那些被社会忽视的感受和存在。也许这就是新闻的社会温度。

更重要的,还有新闻背后的人文价值。高凡感叹道“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但仍喜欢印象派的油画,想成为一个设计师”;李星星说,是他的朋友在自己身患抑郁症的时候帮助自己走出阴霾;应迟的化名是她最喜欢的词人,她说诗词能让她的世界获得温暖。我感叹于他们灰暗的世界,但还是惊讶于他们精神的伟大。原先我认为的苦难的生活,也许比我想象得更艰难,然而其中的精神力量也无比伟大。用老生常谈的话来说,这是“认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于是我继续想,新闻的处境,也许就是通过社会现实了解自身的生存境遇。有人说,新闻是剑、是刀、是戟,我更想说,新闻是血、是泪、是歌。

在这学期里,我写了很多,见识了很多。我衷心感谢陈红梅教授、许书铭助教的指导;感谢队友的辛劳付出;感谢朋友们的交流和建议;也感谢许多受访对象,他们无论是在辛勤工作的间隙,还是饱受焦虑或者新冠病痛折磨的时候,都依然接受我的采访,为我们的报导提供了很多材料。遇见你们是我最大的幸运。

杨梁晖新闻采写作品回顾

END

采写 | 21级新闻学(双学位) 杨梁晖

原标题:《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 | 在新闻现实中,寻找失落的人文精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