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保险70年③|寿险的变迁:金融和保障的配比权衡
【前言】2019年将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我们正站在一个旧周期的尾巴上,一个新时期的萌芽中。我们已经听见远方的历史车轮的隆隆声。为了未来更好的前行,我们需要回眸历史。中国保险业是一份独一无二的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样本。她经历过20年行政停业的沉寂;她搭建过中国与世界贸易汇合的小桥流水;她见证过中国消费崛起的巨大力量;她守卫着千家万户的中产梦;她提供了市场与政府双手合意的生动证据;她展现了边缘与中心交替的历史轨迹;她的发展速度一骑绝尘,她的产业体系复杂精美,她既年轻又古老,她既躁动又安静,她既明媚又丑陋,她既光明又幽暗,她既遭人鄙视又令人难忘……
《中国保险70年》系列文章将有选择地回眸新中国保险70年的发展历史。将从国家保险的主线看新中国保险的前10年,从风险响应视角回顾财产险的发展,通过产品演进梳理寿险业发展,特别考察渠道更迭的历史轨迹,突出叙述健康险的崛起,回味一言难尽的险资投资,最后用8个取舍纵观新中国保险的70年。70年来,中国经济在种种制度不足、技术不足和资本不足的约束下顽强地长大。中国保险业也在国有、私营、外资、地方的四色基因的纠缠中且翱且翔。70年之后,在时间的灰烬里,需要来者去寻找新火种,点亮未来之路。
中国寿险自1982年复业,依1995年《保险法》于1996年产、寿正式分业经营,自1997年起保费收入超过财产险,长期以来形成中国保险“三分天下二分在寿险”的稳定格局,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国长期平均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纵观中国寿险自复业以来近40年的发展,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多样化需求,寿险产品不断更新迭代的演进主线非常明显。从产品演进的角度来看,中国寿险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简单寿险产品时期(1982-1991);普通寿险产品时期(1992-1998);财富管理型寿险产品时期(1999-2012);中短期存续产品爆发期(2013-2017);保障回归期(2018-)。
现代寿险固有地包含着金融属性。从过去近40年的发展历史来看,利率是决定中国寿险业金融属性最重要的外部变量。利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寿险业利润水平的变化,也就相应地决定了寿险产品迭代更新的轨迹。从内在决定因素来看,过去40年,中国家庭财富的不断积累,中产阶级的涌现和扩大,内生地推动了多样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需求的出现,这一需求是决定中国寿险业发展的根本力量。
1、简单寿险产品时期(1982-1991)
1982年,寿险业务首先在上海恢复,当时仅有两种简单产品:简易人身险和集体企业养老金保险。同年,上海、四川、陕西、吉林、湖北、广东等省市先后试办了简易人身保险。在试点基础上,198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始面向全国销售简易人身保险产品。简易人寿产品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类似于提供生死两全和意外保障的银行存单。最初的保险期间包括5年、10年、15年、20年。其中5年期的保险只面向61至65周岁的客户,后来慢慢放开了这一限制。在产品定价方面,现代精算科学尚未引入,储蓄利率是定价的重要依据。当时,随着人民银行多次调整储蓄利率,简易人身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也有一定的变化,但基本在年复利6%-8%之间变动。事后来看,这个预定利率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1984年11月,国务院要求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经营集体所有制职工养老保险,使城镇集体企业职工的退休养老金工作实现社会化。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为此设立了社会保险处,该保险的性质为社会保险,提供终身年金和死亡丧葬费保障。在政府的支持下,集体养老保险发展很快,一度超过简易人身保险。产品的销售主要通过营业员去单位团体销售。沿着这条脉络,团险销售渠道之后一直是中国寿险业的主要销售途径之一。后来,也出现了个人养老金保险。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在中国寿险业重生的初始阶段,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1983-1985年的保费收入年增长率超过500%,1986-1987年保费收入年增长率仍超过100%。
2、保障型寿险产品主导期(1992-1999.10)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保险业也迎来大发展。保险公司开始分业经营,外资公司,合资公司开始进入中国人身保险市场。
从1975年回到中国,在等待了近20年之后,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以迄今绝无仅有的外商独资寿险公司的身份正式落户上海。友邦给中国带来了寿险代理人制度和丰富的保险产品,同时也带来了专业的人寿保险管理方式和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友邦的进入,才真正唤醒了中国的商业保险市场。1992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93.8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8.58%。
代理人模式崛起后,单一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多样性需求。寿险公司逐渐将业务发展重点从团体展业向个险业务转移。出现了第一次寿险产品创新浪潮,涌现了大量终身型产品,还有定期返还型两全保险,保险期限一般为终身,提供周期性生存给付与终身身故保障。在传统文化与储蓄氛围浓郁的中国,人们更多地将此类产品看作储蓄的替代或未来养老的保障。受国家计划生育制度的影响,一家一个子女使得少儿两全保险成为热销产品。其保障范围较广,生存给付包括教育金、创业金、婚嫁金及养老金;在身故保障方面,提供了投保人身故的保费豁免保障和被保险人身故保障。保险金额大幅度提升至万元水平,出现年缴型缴费方式。
在这个时期,央行非银行监管司是保险市场的监管部门,也负责保险产品的定价,定价的主要依据仍然是银行存款利率。1993年-1995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一度高达22%。受此影响,1992年-1999年银行利率大幅波动,最高时(1993年)一年期存款利率高达10.98%。相应地,这个时期寿险产品的预设利率也处于高位水平。产品的创新加之较高的预设利率使得这个时期的传统保障型寿险产品在市场上比较有竞争力。当时个人购买寿险就如同到银行储蓄,有时甚至需要排长队才能买到。1994年,中国寿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1994年、1996年、1997年三个年度的保费收入增长率超过60%,1996年的增长率达到106.9%。1995年7月中国第一张自己的经验生命表顺利编制完成,使得中国寿险产品的定价有了精算基础。
然而,从199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八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由10.98%一路降至1.98%。这使得中国寿险公司普遍陷入严重的利差损。比较权威的数字是1999年前中国寿险的利差损达500多亿元。这个时期的高预定利率保单准备金大约在2050 年前后达到峰值。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国家层面深刻地认识到金融风险管控的重要性,决定形成“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格局。1998年11月,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业进入了一个比较独立的金融门类的时代。1999年6月10日,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至2.25%。同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寿险保单预定利率的通知》(保监发[1999]93号),规定所有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不得超过2.5%。至此,中国寿险业经历了自1997年开始的4次预定利率下调,保障型传统寿险产品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于是,中国寿险业转向具有财富管理功能的创新型寿险产品发展阶段。
3、财富管理型寿险产品时期(1999.10-2013)
经过短暂的市场空白期之后,在借鉴海外寿险产品创新的基础上,中国寿险市场纷纷推出创新型寿险产品。中国平安率先于1999年10月25日在上海推出投资连结保险—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险(国际上也称变额寿险)。将寿险和股市收益结合起来。这个新品种甫一上市,销售火爆。2000年3月,中国人寿卖出第一款分红险—国寿千禧理财。此后,分红险产品成为了新的业务增长点。到2002年,分红险保费收入占到国寿全部保费收入的一半,至2007年达到70%。同期,友邦、中宏人寿也推出分红保险。2000年8月,太保卖出国内第一款万能寿险—太平盛世•长发两全保险,其灵活性与理财特征也广受市场欢迎。投连、分红、万能成为中国寿险市场财富管理型寿险产品的主流形式,它们在新千年之后的中国寿险市场上交替成为市场主导性产品。
财富管理型寿险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兼具保障、储蓄和投资功能。投资收益可以弥补不高于2.5%的预定利率,增强了寿险产品的竞争力。对标同时期5年存款利率,从1999年10月到2002年2月前,是低利率期;从2002年2月到2008年10月是利率上行期;从2008年10月到2010年10月前,利率又跌入3.0时期;此后至2013年重回比较平稳的利率上升期。相应地,寿险市场也出现投资连接、分红、万能交替的产品周期。在利率上升期内,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改善,分红险的市场竞争力就会增强,就会出现分红险占主导地位的市场。2002年出现分红险销售高峰,直至2007年随着GDP增长达到历史最高的14%,伴随着大牛市,万能险开始崛起。由于投资风险完全自担,投连险在中国寿险市场的份额一直很低,直至2006-2007大牛市期间又一度兴起。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进入低利率、量化宽松时期。一方面,由于保险公司的投资受限,资本市场波动,万能和投连都跌入低谷。另一方面,消费者对资金的灵活性和收益性同时具有强烈需求,万能险的潜在需求仍然存在。在这个阶段,中国的利率水平并没有很大的下降,这保证了寿险公司的利润水平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在合理运用财务跨期平滑的条件下,分红险的竞争优势明显胜出。特别重要的是,2009年保险业新会计准则实施,分红险保费全部计入保费,而万能和投连的保费只能计入保障部分。在做大才能做强的中国寿险市场上,寿险公司纷纷将资源投入分红险。因此,分红险是2008-2012年中国寿险市场的当家产品,平均份额在60%以上,2008年突破50%,2009年达到65%,2010年达到历史性的70%以上。与此同时,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企稳,万能险也走出了一个U型轨迹。2010年万能险达到谷底,到2012年逐步恢复到16%左右的水平。可见,万能险的需求潜伏在市场中,只待政策上打破投资渠道的限制,这个需求就会释放出来。
4、中短期存续产品爆发期及保障回归的开启(2013-2017)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保监会确立了“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思路。主要原因是,分红险作为主导产品的市场对消费者逐渐失去了吸引力,甚至出现了“银保新规”下的市场负增长。随即,连续出台10余项政策,给保险资金运用松绑,这给万能和投连险带来了增长空间。接着,2013年放开了普通型人身险预定利率。2015年2月16日放开万能险的最低保证利率。各类人身险种的预定利率普遍从2.5%调整至3.5%。
金融属性的竞争再次成为寿险市场的主题。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中短期存续产品成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一些中小型寿险借此机会实现了“弯道超车”,晋身“千亿俱乐部”,一跃成为大型保险公司。2016年底寿险规模保费达3.45万亿元,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五年累计超过2.5万亿元。中短期存续型万能险一方面造就了一批中小保险公司的腾飞,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高利率、短借长投、短期借款化等问题。
2016年,“险资举牌”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风暴眼,引发了戏剧性的资本市场事件与故事及随之而来的监管风暴。从2016年3月起,保监会连续发文抑制中短期存续万能险产品的过快发展。2017年5月11日,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保监人身险[2017]134号)对包括年金、万能险、投连、健康保险在内的多个险种做出了细致的要求与规定,彻底切断了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快速膨胀。一个以中短存续期产品为主要载体的保险时代徐徐谢幕,“保障功能突出”重回市场中心。
纵观中国寿险复业以来的变迁,实际上是寿险产品比较于其他金融产品的相对价格变动的结果。中国寿险产品的价格是在精算约束、制度约束和市场平衡下的综合结果。金融成分和保障成分的配比权衡是中国寿险发展的核心主题。金融成分保持在合适的水平,中国寿险产品的相对价格才会降低,在金融市场上才能葆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过分偏重于金融成分,又会出现异化。未来,中国寿险的金融成分的创新应能情景化地适应中国的金融远景、场景化地符合消费者的切实需求,这仍将是中国寿险业的主旋律之一,也是保持高增长的核心秘笈。突出保障功能在技术上对中国寿险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善于利用新的技术(特别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生命表构建的综合能力,使得定价与风险有更高的匹配,提高死差益在利润中的比例。对人群的分类、市场的分段有更契合公司竞争优势的把握。产品差异化和精准化是网络时代的诉求。把风险应对准确,把价格降下来,中国寿险市场仍可期待新的黄金时代。
(作者石晓军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导)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