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是“后浪”,也是热血“练习生” | 长江文艺青年编辑说
五四青年节,属于每一个青年,以及每一个仍流淌着青年之热血的人。
青年是什么?
李大钊说: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林清玄说:青春不是玫瑰,青春是伏特加酒,看起来不怎么样,喝光的时候,才知道它的后劲满强。
| 《觉醒年代》剧照
如今,除了热血、活力、朝气、奋斗,青年有时也会和“社畜”“躺平”“斜杠”这些热词,以及诸如“00后整顿职场”“人间清醒当代卷王”这些热梗联系在一起。
不论你如何看待这些新概念,都不可否认这些新概念本身,即意味着青年二字——因为丰富的可能性,因为拥抱变化与新意,因为不惧调侃也敢于自嘲,因为一生一次,无需承让!
| 《三悦有了新工作》剧照
而今天,我们邀请了长江文艺出版社的一群可爱的青年编辑,聊一聊他们的可能性,他们的变化与创新;听一听他们的调侃,以及他们一生一次的人生选择。
青年编辑 王成晨
这是一份尤其需要专业度、责任心和细致的工作
从业5年后,我更能体会到编辑这个职业的乐趣。
与就业前的想象不同,编辑其实是一份非常繁杂的工作,一本书的选题、审稿、编辑加工、印刷和发行宣传都是由编辑负责的。事多且杂,面对的还是专业的作者和读者,所以这是一份尤其需要专业度、责任心和细致的工作。
但另一方面,编辑也是一份时时有惊喜、时时有突破的工作。不时遇到的好的书稿,能带给我持久的触动,让我感受到工作和阅读的快乐。而经过我的努力,将这好的内容传递给更多的读者时,其中的成就感更是无可替代的。这也是编辑存在的意义。
想推荐的书是我编辑出版的新书《不如读诗》。这部书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诗人张执浩的新作,诗意书写了16位古代大诗人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通过这本书,读者能够沉浸式地体验诗人们的跌宕人生,感同身受地理解着古诗词,跟着诗人感受人生的绚烂和落寞,承接他们在绝境中迸发的生命能量,治愈我们现实的困顿。这部书从选题到出版,我读了不下十遍,每一遍都有全新的感受。好的书,会越读越厚,我想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好书。
青年编辑 周阳
选择当编辑是对自己读书生涯的一种延续
我最初选择当编辑,应该是对自己读书生涯的一种延续。毕竟读了二十年的书,前半辈子都是在和书打交道,读书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毕业后要延续自己的读书生涯,当编辑应该是比较近便的选择,毕竟想象中的编辑行业是与书为伴、与书为邻。当了编辑之后发觉,相比于读书人的身份而言,编辑更像是一个匠人:他要在浩繁的文字世界里找到有价值的部分,将它从散乱的字纸雕凿为整整齐齐摆放在书架上的满目琳琅。这些,殊为不易。文字的起承,段落的排布,封面的设计,纸张的选择……各个环节都要精心照顾,这个时候编辑就会紧张得像一个迎接新生命的产科医生。书的生产过程就是编辑过程,它是活泼的,也是严肃的。然而最终能把自己喜欢的文段尽善尽美地推给同道中人,真正做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一个编辑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也就达到了。
我最新编辑出版的书,是豆瓣开分8.5的《武则天传》,这本书引领女性主义史学的潮流,是一部与庙堂文学截然相反的武则天传记。
青年编辑 付玉佩
那一瞬间,就是我最幸福的瞬间
做编辑的原因是我成不了作家(笑),所以选择来给作家们打工了~毕业之后进入图书行业,迄今为止经过我手上的书没有一百也有几十,每一本挂着自己名字的书我都留存一本在家里,以作纪念。
今年最大的收获是做了我的文学偶像川端康成的书,从最开始的译文挑选到装帧设计,为了和市面上层出不穷的川端康成的版本做出区别,参考了很多资料,做了各种不同的方案,可喜的是最终做出来的图书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喜爱,虽然过程多有波折,但是得到读者的认可,是一件十分具有成就感的事,这大概就是做书的意义。当一本书第一时间从印刷厂送到桌边的时候,当打开它,闻着它的墨香,左右翻看,都没有发现任何毛病,它完完全全就是理想中的样子。那一瞬间,就是我最幸福的瞬间。
青年编辑 梁碧莹
那是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的快乐
Hello大家好~我是练习时长快五年的小编,从毕业起就从事着编辑这份工作,其中有过彷徨有过焦虑,当然也有很多收获与满足。编辑是一份需要细心、耐心与用心的工作,任何一点差错都有可能造成糟糕的局面。当然,出版图书本身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图书的内容、其所呈现的形态,无不凝结着编辑无差别的劳动。发掘一位优秀的作者,或是让自己喜欢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都能获得内心深处的愉悦,那是多少金钱也无法衡量的快乐。
最近刚做了一本新书,是《季羡林散文自选集》。在做此书前,我只知道他是学富五车的国学大师,是幽默爱猫的老顽童;在做此书后,我还知道他是不论什么时候都勇于讲真话的人,是向我们娓娓道来朴素生命智慧的邻家爷爷。给大家做推荐是因为这本书讲述了季老对人生、文化、往事的思考与感悟,说的虽然都是大道理,但是绝不枯燥无聊,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其赤诚质朴的一颗真心。纵然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但是有大师同行,愿我们每个人都能获得抵御日常琐碎的勇气和诗意栖居的精神!
青年编辑 毛劲羽
编辑们“着意求佳景”,图书“自有奇逢应早春”
从一个刚步入出版行业的新人小白,到现在成为一个稍有经验的青年编辑,在这三四年中我与图书、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今时代的编辑,是一个传统与创新融合、古老与潮流碰撞的职业,更是一个需要在字里行间探寻美、创造美的职业。
这种感触在过去一年出版《金波“爱的小雨滴”朗读本》这套图书的经历中更加明显,如何结合当代互联网特性推陈出新,成了编辑的首要工作。二维码朗读音频,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渠道的尝试,私域流量的初次积累,插图与封面的不断改进,内容体例的重新编排……在这套书上,我们除了传统的编辑工作,还尝试了许多新鲜的“玩法”,做出了我们编辑团队比较满意的一套兼具美貌与实用性的童书,也收到了广大读者们、阅读推广人们的喜爱。编辑们“着意求佳景”,图书最终“自有奇逢应早春”。
也正是这个扎根传统土壤又时时需要融入潮流、创新挑战的做书过程,让我对编辑工作始终葆有着热情,品位着每一次做书带来的新鲜感。
青年编辑 张艺臻
以为是在小小的格子间畅想星星月亮,
结果炼成“全能ACE”
你考上了公务员,他考上了教师编,我没烤上地瓜做了编辑: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社恐的我曾以为图书编辑的生活是与书为伴、以笔为友,喝喝茶、看看稿,在小小的格子间畅想星星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被现实蹂躏之后才发现,编辑必须练就十八般武艺。编辑要懂得跟人打交道,要“能屈能伸”,要“夹缝求生”;编辑要审美在线,学些绘画和设计知识;编辑要会营销,让自己生出的“孩子”被读者接受和喜爱……
杨老师和我“怀胎十月”,最近就孕育出了新书《龙族传说》。它是儿童文学作家黄春华的全新动物幻想小说,共两册。
上册王者之争讲述了深海中几大王者争霸的故事。神通广大的新霸主龙王、渴望霸权的昔日霸主鲨王、阳奉阴违的鲨鱼莫迪、左右逢源的蛇王,究竟谁是胜者?暗潮涌动之下,王族后代们身边正发生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下册归家之途讲述了小龙在丛林中成长,寻找自我的励志故事。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既不像蛇、又不像蜥蜴的怪物黄小蛮是谁?她能否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
就聊到这里吧,祝大家青年节快乐!祝新一生日快乐!电话来了,下次再聊~
青年编辑 李婉莹
当一个编辑,最难的事不再是与错字病句较真,
而是......
我是长江文艺出版社教育图书编辑李婉莹,入行6年。我始终觉得将一部书稿从凌乱的文字加工设计成一本受读者欢迎的图书,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这是我编辑生涯的持久动力。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化社会,当一个编辑,最难的事不再是与错字病句较真,而是发现前沿的、有用的知识,匹配优秀的作者,把知识转化为图书,更是将图书想法设法呈现在适合的读者面前。教育是民生之本、国之大计,身为教育图书的编辑,要为教师、校长等高知人群提供知识服务,更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需要我不断向前!
在5.25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到来之际,我向大家推荐我社“大教育书系”的《中小学心理游戏设计与实操》。本书入选中国教育新闻网2022年度“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心理游戏是主题班会、团体辅导、心育活动、社团拓展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本书分基础理论篇、活动体验篇、互动交流篇,为心理教师和班主任提供了心理游戏设计与实操的指导,是理论手册更是工具宝箱,是案例库更是灵感盒。
青年编辑 陈欣然
刷到网友评论,足以抵消打工日的疲惫
因为喜欢看书所以选择做书。从普通读者变为编辑之后,才知道读者阅读一本书的体验,与这本书的编辑息息相关。除了对开本、版式、装帧、封面这些呈现形式做好把关,一本书的诞生,从无到有,有时也是编辑促成的。
去年九月,自己独立策划的第一本书《一间自由生长的教室》正式上市,受到很多朋友的喜爱与支持。有学校组织采购,有老师拍拆书视频、写读后感,很多读者朋友参与转发赠书活动。收获成书喜悦的同时,也让我对编辑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触。一本书将原本陌生的、相隔万里的作者与编辑联系在一起,又与读者们联系在一起,确实是一件奇妙而美好的事。刷到网友评论说书很好、很精美、对自己很有帮助,已足以抵消打工日的疲惫感。
不知不觉,编辑工作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回头看看,从自己手中诞生的图书也有好多本了。虽然对做书流程已经熟悉,但每一本书稿拿到手中,自己还是像面对第一本书稿时一样忐忑。希望自己之后做出的每一本书,都能顺利、幸运地抵达至更多需要它的读者手中。
结 语
今天,文艺君不想说编辑的职业人生就意味着与书为伴、宁静致远,因为每日找选题、看稿、编校、跟进流程的编辑们的生活或许真的不宁静。
文艺君也不想说编辑们构筑了一座座精神殿堂,因为人们常说,编辑是为别人做嫁衣的人,他们的征途或许真的没那么浪漫。
只是,这依然是无数编辑们的人生选择,也是无数青年正在笃定奔赴的一条征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一生只为一事来。
| 《编辑部的故事》截图
原标题:《是「后浪」,也是热血「练习生」 | 长江文艺青年编辑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