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躺就晕,一动就眩,可能是“耳石”惹的祸

2023-05-06 15: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钱俊枫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

王阿姨最近老犯头晕病。白天头晕不怎么发作,但一到晚上就不行了,躺下、起床、往右侧睡,马上天旋地转,晕的时间很短,但人很不舒服,出汗、心慌、想吐,非常难受。

王阿姨去医院看病,做了很多检查,有的说是颈椎病,有的说是脑供血不足,吃了很多药,头晕就是不见好转。本来睡觉是件享受的事,但对王阿姨来说却成了天大的烦恼。

王阿姨这次到我们医院来看病,经过细致的问诊、查体,我们诊断她为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经过复位治疗,王阿姨的头晕立刻得到缓解,她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这个恼人的耳石症究竟是个什么病呢?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是个通俗的叫法,它还有个很正式的名字,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这个病有以下几个特点:

1.眩晕:这种头晕常伴有视物旋转、自身旋转或是漂浮不稳感等,而且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心慌等症状。

2.阵发性:头晕不是持续的,每次发作时间很短,一般很少超过1分钟,但会反复发作。

3.位置性:发作和体位有关,常出现在头位沿着重力方向变化的时候。如果你只是坐着左右转头不会出现头晕,但当你在躺下、坐起、翻身,甚至低头、抬头时就有可能会诱发。

4.良性:虽然症状剧烈,常难以忍受,但一般不会危及生命。

耳石症的发病率

耳石症,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耳石症可能对大家来说有些陌生,但它的发病率并不低。

目前为止报道的年发病率为(10.7-600)/10万,如果按照最大发病率来看,耳石症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差不多,人一生中患该病的几率高达2.4%!

耳石症占前庭性眩晕患者的20%-30%,通常40岁以后高发,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耳石症的复发率1年约15%,5年约37%-50%。

为什么会得耳石症?

我们耳朵的内部(内耳)有个掌管我们身体平衡的装置叫前庭,由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构成。在正常情况下耳石就黏附于椭圆囊、球囊的耳石膜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耳石,这些颗粒实质上是一种碳酸钙结晶石,它在维持人体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使我们正常的行走和活动。

如果这些耳石一不小心从椭圆囊或球囊里掉落到旁边的半规管里,并随着半规管活动而流动,或是黏附在嵴帽上,就会刺激半规管,从而出现眩晕症状。

我们身体的前庭系统与眼球之间还存在着紧密的神经反射通路:前庭-眼反射,因此一旦我们的前庭系统受到了脱落耳石的刺激,就会诱发出眼球异常的抖动,也就是“眼震”,通过观察眼震方向、强度、持续时间,对我们的诊断很有帮助。所以说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也是头晕的窗户。

目前耳石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内耳老化,导致椭圆囊斑或球囊斑发生退行性改变。

2.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导致末梢循环障碍,引起内耳缺血。

3.耳部外伤,耳部受到震动。

4.缺钙、骨质疏松。

5.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比如习惯往同一卧位睡觉、长时间看手机等,耳石因长期重力作用导致脱落。

6.劳累、熬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

7.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突发性耳聋、 前庭神经炎等。

得了耳石症该怎么办?

1. 首先要到医院就诊,最好去看头晕眩晕专科的医生,通过详细的问诊、查体以及相关辅助检查,仔细分析头晕眩晕的原因。耳石非常小,无论是CT还是MRI都无法显示,这时可以通过特定的位置性试验来诱发眩晕和眼震,有助于诊断和判别耳石部位。

2. 如果确诊是耳石症,就可以通过手法或是机器复位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正确的复位方法对于耳石症来说非常有效,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有些耳石症是继发于突发性耳聋、前庭神经炎等疾病,这时还需要治疗原发病。

4.部分患者复位后还会有一些头晕、走路不稳等残余症状,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改善前庭功能,也可以做一些前庭康复训练。

5.有些耳石症频繁复发,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经多次耳石复位,无效果或效果不佳,就属于顽固性耳石症,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本文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介绍

钱俊枫

简介: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擅长脑血管病、癫痫、睡眠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的诊疗,尤其对脑小血管病、癫痫、脑电图有一定的研究,发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5篇,SCI论文1篇,主持完成苏州市级课题1项,获常熟市新技术引进一等奖1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