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时代青少年国际胜任力培养的需求与实践
2023年4月12日,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共同主办“2023国际人才培养和发展论坛”。包括教育、科技、人才等相关政府部门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多国驻华使馆教育参赞,教育界专家学者,知名跨国公司负责人等围绕中国国际人才发展的新时代机遇与展望、以国际合作助力全球青年人才互学互鉴、中国留学发展新趋势与国际化人才培养展望、高等教育如何助力新时代国际青年人才培养与发展、新时代青少年国际胜任力培养的需求与实践和全球化时代的人才培养策略等议题展开高峰对话。
“国际学校对话”分论坛以“新时代青少年国际胜任力培养的需求与实践”为主题。北京市鼎石学校副校长贾莉莉,清华附中副校长、稻香湖学校执行校长辛颖,诺德安达中国双语区教育副总监闫晓辉,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副主任杨睿就新时代青少年国际话题参与、办学理念与国际胜任力的培养、国际学校机遇与教育创新等话题交流研讨。本场对话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范晓虹主持。
北京市鼎石学校副校长贾莉莉表示,语言是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跨文化胜任力的重要一环,但语言仅仅是工具,不应该受制于它。语言运用更重要的是要达到沟通的效果,因此受众意识是特别重要的,要想达到沟通的目的不在于用了多么精美的词汇,而是要充分了解受众,达到沟通的目的,受众意识远远高于语言本身。人们常说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个“好”除了语言,还意味着有很好的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要充分了解受众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述自己与众不同的故事。
清华附中副校长、稻香湖学校执行校长辛颖认为,学生对全球胜任力、社会问题和国际化问题的关注度始终不低,因此从学校的角度来讲,重点应该在于引导和激发。引导即通过开设一些课程,引导学生对某些领域进行关注,并让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如何从互利双赢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等。培养全球胜任力不是取胜,而是要共同发展、合作双赢,激发学生为世界做贡献、成为有影响力的人的这样一种斗志。
诺德安达中国双语区教育副总监闫晓辉指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学生,首先要培养师资,包括本土老师和理解双语学习困难的外方教师,其次要给学生提供全球资源分享或者是提升平台,帮助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就一个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深度交流,最后在评测方面也需要与国际接轨,这能为学生自身信心的建立、了解自身长短之处提供非常精准的参照框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副主任杨睿提出,希望能够融合中外的教育经验,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型人才。基于这样的战略,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的匹配中,都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国际化的环境,与此同时,要能够让学生具有充分的中国心。此外,还要重视爱的教育。爱这个学科才有充分的激情和好奇心去学好它,爱这个社会、爱这个世界才愿意奉献、愿意付出,才能有改变这个世界的初衷,同样只有爱自己,才能够更好地生活、更好地理解你所处的环境,这也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一直秉承的理念。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范晓虹表示,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人才不仅需要关注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教育学段也需要全球胜任力教学实践。在基础教育阶段,这一代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地尝试以多种形式去观察、去了解和参与全球化的世界。教育的作用就是让孩子们未来能够具备更好地参与此类事务的能力。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报告《为了一个包容世界的全球胜任力》提供了一个全球胜任力的框架,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对全球胜任力的研究不断得到推进,也促进了基础教育学段后相关教学实践的思考和应用。
当前时代是一个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各领域不确定因素骤增、全球化进程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时代。在全球化转型压力逐步显现的背景下,培养和发展全球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CCG举办本次论坛旨在为政策界、企业和高校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分享全球人才培养和发展方面的最新实践经验和成果,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并通过研究和建言,助力促进国际人才培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