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山深处,这座百年隧道……
清晨的兴安岭隧道,戴着头灯的“信号兵”,借着微弱的灯光穿行其中。兴安岭隧道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最北电气化铁路滨洲铁路线上的重要“咽喉”。
在这条海拔973米、全长3100米的隧道内,有4架信号机、8个轨道区段、5处五点布局区间设备及电缆设备,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海拉尔电务段博克图信号车间博克图信号一工队的8名信号工们担任隧道内信号设备的养护维修任务,他们按照设备检修及养护周期定期对设备精检细修,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障隧道运输畅通。
“脚下路滑,大家小心点。” 工长吴明泽带领工友们排成一队往前走,他借着手电筒微弱的灯光观察着前方的路况,不忘提醒工友们。吴明泽今年58岁,在这个工队担任工长职务15年,他技术业务精湛,现场经验丰富,对每个设备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由于地处高寒,受冻害等因素影响,给隧道内信号设备安全带来挑战,吴明泽和工友们逐个区段地检,逐个设备地修,不能有丝毫懈怠。
隧道内阴冷潮湿,空气稀薄,伸手不见五指,终年不见阳光,尤其是列车通过时产生的硫化物和粉尘,让人呼吸不畅。“信号兵们”已经适应了这样恶劣的作业环境,他们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要对设备严防死守,安全这根弦从没松过。眼下春融季节,昼融夜冻隧道内容易结冰,吴明泽和工友们在完成检修任务之外,还要逐个处所刨冰,工作量相当大。
“现在隧道内潮湿,腐蚀性强,电容容易坏,每个轨道电容咱都要仔细检查。”吴明泽一边说一边俯身蹲下在电容旁,用手扒开掩盖在电容上面的砟石。“你看,这个电容就破损了,得立即更换。”他与驻站联络员联系后,从工具箱里掏出冲子和手锤,将冲子对准电容塞钉孔,用锤子用力敲打,两侧的塞钉渐渐离开钢轨,电容啪嗒一声落在砟石上。他拿起一个新电容,将两边的塞钉对准钢轨上的小孔砸进去,确认安装完好后,向下一个作业地点走去。
隧道往返近6公里的路程,吴明泽和工友们边走边干,发现设备问题及时整治。尽管穿得很厚,每当列车疾驰而过,作业人员下道躲避列车,那刺骨的寒风直往怀里钻,很容易就患上风寒,带病上岗是常有的事儿。
大兴安岭绵延起伏,飞驰电掣的列车穿越巍巍山岭,随着“呜”地一声鸣笛钻进兴安岭隧道。吴明泽和工友们一直默默坚守在这条铁道线上,用执着和奉献守护铁路信号设备的安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