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论文撤稿不能与学术不端画等号:“不是处罚,而是学术纠错”

唐芳/科技日报
2023-05-04 08:18
科学湃 >
字号

近年来大规模撤稿事件时有发生,涉及不同的出版机构。

“撤稿不是处罚,而是为了学术论文纠错。”日前,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科研诚信总监、世界科研诚信大会项目委员会成员克里斯·格拉夫在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时表示,撤稿有时与学术不端有关,有时则是作者或机构的无心之失。

“多数研究是好的研究,多数研究人员也都是诚实的,学术不端所占比例非常低。”克里斯·格拉夫表示,大规模的撤稿往往是由于出版流程被论文工厂有组织地操纵所造成的,“出版机构要做的是遏制并阻止论文工厂的‘进犯’,找出问题文字、图片或数据并进行撤稿。”

近年来大规模撤稿事件时有发生,涉及不同的出版机构。去年8月份,英国剑桥晶体学数据中心(CCDC)发现,810篇论文中的近1000个晶体结构数据竟是出自同一家论文工厂。随后施普林格·自然等4家出版商组织专人对涉事期刊和论文展开调查。

针对上述撤稿事件,克里斯·格拉夫回应称,目前调查正在进行中,尚未定论。

不过,在克里斯·格拉夫看来,如果把撤稿和学术不端画等号,可能导致科研人员不敢纠正学术论文出现的错误。这对科学进步是一种阻碍。另一方面,撤稿可以是一件好事,尤其是研究人员、期刊和出版机构处理得当的时候。

他分享了一个“有关科研诚信的最佳故事”。

多年前,水稻抗病领域的研究人员帕米拉·罗纳德发表论文后,发现无法重复所做的研究。这位研究人员通知了期刊编辑,说文章可能有问题。然后回到实验室发现问题在于样本并找出了技术原因。接着,她征询编辑同意并最终撤下文章。不仅如此,研究团队召开会议解释问题所在,指出上述研究不可靠和不可使用。

“他们勇敢地撤稿,有效沟通,进行了科研的‘自我纠正’。”克里斯·格拉夫评价说。

据透露,提交给施普林格·自然科研诚信团队的最普遍问题,往往是作者署名方面的争议,其次是数据相关的问题。在这方面,有时是作者没有管理好数据,有时是论文工厂剽窃图像或制作了假的图像。

记者了解到,为遏制论文工厂,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商协会(STM)的诚信中心推出了一款论文工厂检测工具,该工具由施普林格·自然和其他出版机构共同投资。“我们还对编辑等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帮助他们辨别论文工厂论文的常见征兆,以及如何进行处理。”克里斯·格拉夫说。

当前,全球对科研诚信的关注程度前所未有。多年从业经验让克里斯·格拉夫发现,科研团队成员会对周围环境作出响应,如果团队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文化,学术不端行为普遍较少,反之亦然。

“科研环境是科研激励机制创造的。”克里斯·格拉夫注意到,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都在非常慎重地考虑如何制定最合适的激励机制和奖励最佳科研行为,“要在数量和质量之间达到良好平衡。如果激励机制过多倾向于论文数量,那就需要调整。”

科研诚信的教育普及,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克里斯·格拉夫认为,从职业生涯初期的研究人员入手是非常好的方式。他非常赞赏“可重复性网络联盟”的工作。通过这样的联盟,研究人员可以学到开放科学上的技巧,公开地规划自己的研究,对研究设计进行登记,分享预印本以及数据和代码等,让开放科学和科研诚信完美结合在一起。

“我们希望研究人员乐于开放自己的研究,这将带来一个非常具有韧性和强有力的科研文化和环境。”克里斯·格拉夫说。

(原标题《“撤稿不是处罚,而是为了论文纠错”——专访施普林格·自然科研诚信总监克里斯·格拉夫》)

    责任编辑:吴跃伟
    图片编辑:沈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