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萧山古今图说⑤| 城市记忆之海防图

2023-05-03 11: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

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

西兴浦口,几度斜晖”

千年前苏轼的这首《八声甘州》

写尽钱江涌潮的壮阔波澜

也无意中道出了萧山的历史与形胜

小布对海内外所藏地图进行了广泛收集,以行政区划、城镇、水利湘湖、海防海塘与围垦、其他为主要图组,系统梳理出一批能反映历史上萧山县古舆图与近代地图文献留存全貌的各类古今萧山图。

今天,小布和大家分享《萧山古今图说》第五篇。

沿 海 山 沙 图(局 部)

选自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印的《筹海图编》。《筹海图编》共13卷,系胡宗宪总督浙江军务时,为防御倭寇,聘请郑若曾等人收集海防有关资料编辑而成的一部沿海军事图籍。《筹海图编》中的“沿海山沙图”,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内容详备而又完整的海防军事地形图。该图是《沿海山沙图》中涉及萧山部分,标有萧山县境内与海防相关的军事要素,如:三江巡司、白洋巡司、龛山隘、航坞山烽侯,以及西兴驿站等。

海 防 图

选自明万历十五年(1587)《绍兴府志》。图上钱塘江入海口走南大亹,海岸线沿北海塘一线。此处为一军事海防要冲,如图中文字注明有:“龛山鳖字门冲要,嘉靖三十二等年,倭贼登犯,先鲁建寨拨兵一百名防守,今稍宁……”

万 里 海 防 图

绘制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由19幅分图摺装而成。《万里海防图》起初由明代郑若曾(1503-1570)为了抗倭需要,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开始绘制。明清两代,以此为蓝本进行多次摹绘、改编和重绘。

资料:民政局驻审管办地名窗口

原标题:《萧山古今图说⑤| 城市记忆之海防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