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江奔流·口述|“靠种花致富,为了滇池再把花地退耕还湿”

澎湃新闻记者 王万春
2018-07-26 12:40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华明升一家四代同堂,现在儿子儿媳也继承了他种花的事业。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斗南花市涨一块,全国花价涨三块。”这个坐落在云南昆明滇池边的鲜切花交易市场,已发展成中国乃至亚洲最大。

55岁的昆明市呈贡区斗南村村民华明升,是第一批在斗南种花的人。1987年,原本种植蔬菜的他,尝试着种下第一株剑兰后,使得如今的斗南成为“花花世界”。

30多年过去了,从原本骑着单车走街串巷吆喝着卖品种单一的鲜花,到如今每天有 500至800吨鲜切花通过航空、铁路、公路销往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50多个国家地区,华明升也从尝试、小打小闹的普通农民变成一名农民高级技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如今身价千万的他坐拥450亩鲜花种植基地。

然而,经济的发展不得不让位于生态和环保。7月23日,他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曾经他种花的斗南菜地从2013年变为斗南湿地公园。

华明升在他的鲜花种植基地。

走街串巷的吆喝

玫瑰、剑兰、满天星、康乃馨……这些很多花的名字,那时候我是不知道的,也认不出来。

30多年前,我们斗南还是主要种植蔬菜供给昆明城里人。20多岁时,农闲我就在建筑工地打工,那时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也就几十块钱,条件相当困难。

我有个朋友在昆明的白塔路卖花,他就建议我去种花。我认不得花的名字,也没有花的种子,我们这里当时也没有种花的,但当时在城里1公斤蔬菜最多卖1毛钱,一枝剑兰能卖到3毛钱,我就想种着试试。

1987年,我跑到中科院昆明植物园研究所找花的种子,刚好,他们研究所也有个花卉种苗工厂的项目,我们进行了合作,但那时候品种单一,只有剑兰。

和我一样种植剑兰的还有其他3个人。几个月后,我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种的剑兰收割了。我们每天天不亮,骑着自行车、或推着小板车到昆明城里卖花,一天一个来回需要4个多小时,每天这样,但是有收获,我只种了1分地,总共卖了160元,这个收入相当于我们种3分地卖掉1000公斤蔬菜。

第一年种花,我们家就收入1万余元,成为了村里的万元户。其他村民家看到这个情况,也开始种花,品种也增加了玫瑰、满天星、康乃馨等,村里有50%的土地在第二年、第三年都种上花,我们家的菜地也全部种上鲜花。

昆明斗南国际花卉拍卖市场等待拍卖的鲜花。

步入拍卖市场

种花的人越来越多,但起初都没什么经验。

种的花生病、花期晚、或者开得不艳、容易死掉等问题,这些技术问题我就得往昆明植物研究所跑,每次转3次车,虽然不远,但很不方便。

当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魏兆祥老师给我帮助很大。有时候碰到问题,打个电话过去,魏老师就会坐着中巴车来我们斗南,现场技术指导,无偿帮助我们,他被花卉业内的人看作“泰山北斗”,因为他是最早发起云南花卉产业的人之一。

1992年的时候,我联系航空公司,把鲜花空运到上海销售。

1993年8月,我们云南省第一个《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规划》颁布了,我们种花的农民多,市场发展快,引起了政府的重视。1994年和1995年,省政府就先后两次在斗南召开现场办公会,鼓励我们发展花卉产业。

1995年,当时的呈贡县政府花了300多万在我们斗南建了占地12亩的花卉交易市场。后来我听到消息,这个市场建出来后,再加上政策的鼓励,我们的鲜切花产量规模在当年就达到全国第一。

除了专家的帮助和政策的扶持,我们也要自己学习花卉知识。1998年,我去荷兰参加国际花卉贸易展览会,考察学习,这是我第一次出国;2002年的时候又去了一次,这次我把自己种的2000枝玫瑰空运到荷兰鲜切花拍卖市场体验拍卖,荷兰盾0.6元每枝,折合人民币是2.4元,但运途远、周期长、损耗大,空运从昆明转北京再转荷兰,对我来说没什么赚头,对其他种花的农户来说也不可能走这个途径。

2002年12月20日,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KIFA)正式在斗南落成开拍,我们有了自己的鲜花拍卖市场,当年我也被共青团昆明市委、昆明市科技局授予“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的称号。

准备在昆明斗南国际花卉市场拍卖的鲜花。

花花斗南享誉世界

有了自己的拍卖市场后,起初的效果不好,一天拍卖不出去多少,我们靠的还是传统的花市,直到2007年左右,拍卖的销售量才开始高于传统市场。

到2002年,斗南的耕地已经满足不了规模种植,我就在官渡区租了20多亩土地种花。2004年,我被昆明市委市政府评为首届“昆明市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005年,昆明市科协授予我农民高级技师的称号。

2007年,我和另外两个投资人共同出资1000万元,成立了金才兰园公司,我当了总经理,开始大花蕙兰的规模生产。

2012年,总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1020亩的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开工建设,并于2015年一期项目“花花世界”投入使用。这个时候,我们斗南的花卉已占据了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

没想到从一开始的生活所迫变成今天的产业带头人,斗南花市也享誉世界,形成了全国鲜花看云南,云南鲜花看斗南的局面。2017年,李克强总理来我们这里时说,“现在的斗南花卉市场已经是中国第一、亚洲第一,希望你们向世界第一迈进!”

我们家7口人,父母、我和老伴,还有儿子、儿媳和孙子,儿子儿媳现在也继承了我的事业,在家种花。现在我们家在晋宁县有450亩的鲜花种植基地。

我们家距离滇池800米。我们小时候在滇池游泳、捞鱼,那时候条件困难,但滇池的水很清澈,现在滇池的水没有以前清了。

为了治理滇池、恢复生态, 2013年的时候,我们曾经种花的斗南菜地变成了斗南湿地公园,我们这里能种鲜花就是因为生态好、空气好,希望治理好生态,种出更美的鲜花。

    责任编辑:谢寅宗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