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媒体刊文:热衷“复制粘贴”的古镇背后,是一股躁气
五一假期,许多游客将古镇作为了自己的旅游目的地。然而,同样的青瓦白墙,同样的鱿鱼烤肠,同样的丝巾首饰……满怀期待前来“打卡”,映入眼帘的却是千篇一律的场景,古镇样貌愈发走向“复制粘贴”,社交平台上吐槽声、质疑声着实不少。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种各样的小镇,是地域风土人情的载体。东南的民族文化,西南的边城风光;江南的秀美水乡,丝路的雄浑大气,去往一处古镇,可以体验到自然风貌、历史底蕴、人文资源与工艺建筑,极高的“性价比”推动古镇旅游愈发走热。再加之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久了,古镇的“烟火气”便更加令人向往。上世纪80年代,“古镇旅游”兴起,周庄、平遥、丽江、凤凰等迅速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生力量,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眼见于此,许多地方有样学样,纷纷与商业公司联手,上马古镇旅游开发项目,试图将其作为发展当地经济的一种手段。
作为“绿色工业”,地方力推旅游唤醒“沉睡的古镇”当然有必要,但一味强调经济收益,正是古镇落入“查重率99%”窠臼的罪魁祸首。为了尽快让古镇开门迎客、卖票增收,许多地方光图硬件上的“有”而忽视软件上的“优”,多重视“表”而鲜在乎“里”,把大量精力花在了仿古建筑建设与消费场所装修上,结果就是古镇风格如出一辙,商业元素毫无个性,充斥着某种大干快上的浮躁心态。事实上,古镇的魅力散落在各种文化场景中,尤其是当地人最真实的生活场景里。古镇的旅游规划,应当令游客真切体会民风民俗,感知文化历史,在深度互动中凸显古镇文化的差异性与不可复制性,如此方能形成口碑与品牌,实现长久的竞争力。
游客对“千镇一面”厌恶,对中国旅游高质量发展也是一声提醒。不只是古镇,近年来玻璃栈道、巨型雕塑、不夜城等网红景点都成了克隆模板,在全国有了不少翻版,东施效颦之下成了游客的视觉灾难。凡此种种,说到底还是一些旅游管理部门思维陈旧,仍停留在旅游就是造景引流卖票的“一锤子买卖”上。旅游业是直接为人服务的行业。几十年间,从“旅游事业”到“旅游产业”,从“假日经济”到“全域旅游”,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文化需求的增长,旅游正在从“开眼”向着“休闲”转变。旅游并不是景点的展示参观,而是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任何城市、任何地点都可以迎来游客,任何黑料、任何污点也可能赶走游客。这就要求治理者必须转换思路、换位思考,优化消费环境,设身处地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需求。
眼下,“淄博烧烤”火爆成为全国旅游市场的靓丽一景,体现了一个良好消费环境所蕴含的无穷潜力。摈弃浮躁心态,深耕服务质量,旅游升级就有了坚实的脚步,生活与商业、消费与增收、历史与未来也将更加平衡共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