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五一好贵,躺着也好

2023-05-01 14: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我的事说来话长》

五一假期开始了,不知道是否有人被今年的人流量吓到,大家似乎都铁了心要出去旅游,以补偿之前禁足的日子。不过,如果你恰好不爱凑热闹,想安安静静地躺在家,我们为你准备了一份“卧游书单”。

这些书的主题都是关于一个具体地点的,咱们一边看书一边神游,岂不妙哉。当然,如果你趁着假期也想出门,那我们向有志于挽救经济状况的你致以崇高敬意。出门的时候也可以带着我们提到的这些书,读完再看这些地方,可能感受会很不一样。

来源 | 看理想节目《白银时代旅行史》

讲述 | 段志强,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

01.

面对一片废墟,生出无限遐想

热门书目 之《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小众旅游地 之 灵岩寺

第一本书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郑岩教授的《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光听题目就很带感。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郑岩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铁袈裟是什么呢?你从山东济南往南,一个小时可以到位于长清区的灵岩寺。这个寺庙在泰山的背后,基本上泰山面南背北,大家上泰山都是从南边的泰安上去,所以灵岩寺这边来的人就比较少,起码跟泰山的热度完全不能比。

但其实灵岩寺是非常重要的寺庙,在唐朝,这里号称“天下域内四绝”之一,就是天下最重要的四座寺庙之一,另外三绝是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也很有名)、湖北江陵的玉泉寺(在今湖北当阳市,就是长坂坡的那个当阳,关羽走麦城也在这个地方,玉泉寺跟关公信仰也很有关系)、南京的栖霞寺也是很有名,那么灵岩寺可能是这四座寺庙里知名度相对比较低的。

灵岩寺可以看的东西很多。有一堂罗汉雕塑,大部分是宋代的,非常精彩,梁启超说是“海内第一名塑”,他还题了字,碑就立在罗汉堂的前面;有唐代书法家李邕写的碑,而且是后来发现的;这里还有一块地,种那种很大的葫芦,据说也是从很早的时候就是本寺特产,到现在还在种,其他可以看的还有很多,讲一天也讲不完。

但铁袈裟,恰恰是灵岩寺最不起眼的一个东西。简单说这就是一个铁疙瘩,一大块铁,有点像衣服的样子,表面还有水田纹,就是一个方块一个方块,水田那样的纹路,像袈裟那样的。所以一直都传说这是一件铁袈裟,早在北魏建寺的时候,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所以是一件神物。

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铁袈裟》这本书一开头就揭穿了谜底,不是。这块残铁实际上是一尊巨大的铁铸金刚力士像的一部分,现存的是从力士的腰部到膝盖这一块,衣服确实也是衣服,是金刚力士的战裙。那为什么会有像袈裟那样的水田纹呢?那是因为当时要铸造这么大的铁制塑像,要使用很多块范,也就是模具。范与范之间难免有缝隙,铁水渗入缝隙就形成了一个方块一个方块的纹路,再加上金刚力士的战裙的衣纹,看起来确实像一件铁袈裟。

铁袈裟 | Rolfmueller,CC BY-SA 3.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185915

既然谜底已经揭穿,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合上书不看了呢?完全不是。

恰恰相反,揭穿谜底只是开始,作者要谈的,实际上是从这块铁被铸造出来开始,各式各样的人们是怎么看待它、利用它、感受它、想象它的。所以书里面会谈到,是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氛围中,人们铸造了如此之大的金刚力士铁像,又是为什么被打碎,什么时候它发掘出来,佛教的教义和内部管理制度如何影响了它的定名,古代和现代人编纂的历史又怎样重新塑造了它的形象等等。

作者还把话题进一步拓展,讲到铁这种材质对佛像和佛教到底意味着什么等等。看完之后也许你会震惊,一块黑乎乎的铁疙瘩,竟然也有这么多故事、这么丰富的道理。

另外还要请你放心,《铁袈裟》也不是只讲铁袈裟。作者还讲了灵岩寺的很多其他建筑和故事,铁袈裟和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完全可以把这本书当成灵岩寺深度游指南来读。这本书还有“外编”,讲了另外几个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有关的故事,也许你读完之后,即使面对一片废墟,一片碎片,也能生出无限遐想。

02.

江河湖海,自由飘荡

热门书目 之《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小众旅游地 之 洞庭东山

第二本,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赵世瑜教授写的《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赵世瑜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猛将是谁呢?这是一个地方性神灵叫刘猛将(很猛的将军)。关于他的身份,一般的介绍会说他本来是南宋的某位将军,或者这位将军的弟弟,或者别的一个什么人。那刘猛将的神力是什么呢?一般介绍又会说了,这是个驱蝗神,负责驱逐蝗虫的,在网上一查,基本上都会这么说。

但《猛将还乡》这本书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说到底什么将军也好什么驱蝗神也好,也只是文人和朝廷的看法,对于真实世界中的普通人来说,刘猛将有着非常特别的意义,是什么呢?我们等下再说。

我们的重点在副标题,“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中的“洞庭东山”。说到洞庭,可能大多数朋友的第一反应是洞庭湖,在湖南。可是洞庭这个名字最早不是在湖南,而是太湖。

太湖东部水域有两片陆地,一片靠东的过去是岛,现在是半岛,叫东山,一片在西,是岛屿,叫西山。西山和东山之间有一大片水面,古人传说,水底下是山洞,非常宽阔,像庭院一样,所以叫“洞庭”,里面住着神仙。这一片地方的神仙故事非常多。

简而言之,洞庭东山和西山都是值得专门去玩的好地方,但是今天在江南一带的网红景点里面算的话还排不上号。论城市,这里有苏州、无锡、常熟、杭州,论古镇,有周庄、锦溪、西塘等等,论湖有阳澄湖,外地游客不见得能走到东山西山来。

但是东山有非常好吃的枇杷(枇杷的季节马上就开始了),西山有历史上就很著名的橘子,碧螺春也是出自这里,古村古镇不算少,自然风光没得说,而且又大,不至于人挤人。从上海出发当天往返无压力,从苏州出发更等于是回趟后花园,非常方便。

《刺客聂隐娘》

不过回到《猛将还乡》这本书,书里讲的内容没有这么诗意。作者讲的是一群特殊人群的故事,这群人被称为“水上人”,意思是他们在水上生活,住在船上,所以到处游走,居无定所。但是几百年来,随着国家力量的扩张,需要把这些人也编入户籍,变成有户口、有固定居住地点的人口,这样才方便征收服役,这些水上人才逐渐上岸定居。

很显然,他们会和原本在岸上居住的人关系紧张。作者认为,刘猛将信仰就和这段水上人上岸定居的历史有关。在白银时代,有句话叫做“钻天洞庭遍地徽”,“遍地徽”说的是徽商,“钻天洞庭”说的就是洞庭东山的商人。为什么他们经商经得这么好?跟他们水上人或者曾经是水上人的身份有关,自己本身以船为家,可以在江河湖海自由飘荡,当然就便于从事商业活动。

《猛将还乡》虽然是研究历史的著作,但作者是通过大量的田野工作进入历史的,书里面对于东山这个地方的地理、文化和社会有大量的描写,很多地方性的庙宇如果不是书里提到,可能外边的人永远也不会注意到。

可以说,这本书可以给参访东山的读者增加一个时间的维度,那些白墙黑瓦、绿树成荫的江南美景背后,一代又一代人艰苦生存、出人头地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又和诸如赋役改革、上海崛起乃至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这些大历史息息相关。

03.

失意者的天然庇护所

热门书目 之《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

⛰小众旅游地 之 连城四堡

第三本,美国的中国史研究者包筠雅写的《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

《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

[美]包筠雅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白银时代的旅行史》前几集节目,我们讲到白银时代的商业出版,特别是福建建阳的出版商和出版活动。不过有一点,建阳的出版事业到清朝就衰落了,继之而起的出版中心也在福建,从建阳往西南方向三百多公里,龙岩市连城县的四堡镇,成了新晋的出版重镇。

四堡,是客家人集中的地区,从事出版业的主要是当地两个大家族,一个姓邹,一个姓马。到嘉庆年间,这个地方一个镇子上就已经拥有了46家书坊,如果跟大城市相比,当时广州25家,苏州57家,北京120家。虽然比不上首都但跟苏州差不多了,已经远远超过广州,别忘了,四堡可是群山之中的一个小镇而已。

四堡书坊建筑群

最有意思的是,包筠雅发现四堡的出版业主要走平民路线,出版的书主要销路不在大城市,而在偏远省份,包括湖南、广西、云南、贵州这些地方,很多卖书的人要手提肩挑,走街串巷去卖。

这种定位,肯定书价要便宜,为了压低价格,用纸、刻板的成本就要控制,所以质量并不高,大都谈不上精美,但对大众阅读来说,却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出书的内容呢,也跟建阳书坊差不多,以实用生活指南、大众教科书、科举辅导材料、医疗手册和通俗小说为主,总之是读者需要什么就出什么。

今天的四堡很值得去看。我们前面讲过书坊乡和麻沙镇,其实这两个地方现在剩下的古建筑古遗址都不多了,但是四堡不一样,这里现在还保留着一些清代遗留,大多跟出版有关。书坊的建筑,雕版印刷的工具等等都能看到,甚至现在还有人在保存传统技艺。

玉沙桥,古时书商通往四堡的必经之路

本书的作者包筠雅教授,正是在四堡做了多年的田野调查之后,才写出这本书的。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如为了压缩成本,很多活儿是给女性和儿童做的,甚至刻板,也不需要识字,有把刀就能刻;比如出版业给底层读书人提供了工作机会,书里有一句话说,“18、19世纪,图书出版-销售业是失意文人和那些无意走科举之路的年轻人的天然庇护所。”特别是有些考不上功名、又不屑于种地、还想挣钱的人,就可以投身出版业,起码属于商业鄙视链的顶端,等等。

所以到像四堡这样的地方去看看——这个地方绝对有资格称得上是冷门景点了吧——可以丰富我们对于中国社会的理解。今天我们的出版业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全部由国家严格控制,第二是明显的中心化布局,北京是无可挑战的全国出版业的中心。

但是看《文化贸易》这本书你会知道,出版中心也可能出现在穷乡僻壤,北京成为出版中心是清朝才出现的事儿,本来出版中心都在南方。在清代,像四堡这样,县乡镇级的商业出版城其实还有很多,像四川的岳池,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浒湾,湖南的永州等等,虽然现在这些地方和出版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是在清朝它们就像一个个发电机,把书籍这种最重要的文化产品制造出来,再贩运到每一个毛细血管里面。

04.

名扬天下与凤毛麟角

热门书目 之《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小众旅游地 之 嘉祥武梁祠

第四本书,可谓是大名鼎鼎。连带着书里讲到的这个地方也大大有名,可是真正去过的人似乎不多。这本书就是艺术史学者巫鸿教授写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美]巫鸿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大概在四、五年前的某一年五一节,我开车经过山东,高速路边牌子上显示这里是嘉祥县。我感觉这个名字好耳熟,忽然意识到,武梁祠不就是在嘉祥县吗?赶紧下高速去找,开了好半天才找到,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虽然是五一假期,但全程除了我这一波参观者之外,只遇到一个本地大叔,算得上“冷门景点”了吧。可能是因为它虽然名气大,但离城区和主干交通路线都有点远,不知道现在有没有热闹一点。

武梁祠的景点的名字叫武氏祠,是东汉晚期武氏家族的墓地和祠堂的总称,武梁祠是其中的主体部分。除了武梁祠,这里还有武斑祠、武荣祠、武开明祠等等建筑、碑刻、墓葬一系列的遗存。

不过,单看武氏祠,实在没有成为热门景点的潜质,没山没水,几间破落的遗址,谈不上清秀或宏伟,出名的画像是刻在石头上的,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具体画了什么,即使看出来可能也不懂为什么要这样画,这个时候,你就需要这本《武梁祠》了。可以说,不看这本书去了武梁祠也白去。

武梁祠堂画像题字,清乾隆拓本

为什么这么说呢?倒不是说这本书说的每句话都对——当然这本书已经是经典——但对我们更有用的,是这本书用了几乎一半的篇幅来做学术综述,讲过去的人们是如何认识武梁祠的。而且其中有句话,简直就是我们今天这期番外的注脚,他说,“虽然武氏祠画像名扬天下,真正造访偏离通衢大道的武氏墓地的人却如凤毛麟角”。

有意思的是这部分的标题叫“千年学术研究”,从宋朝开始讲起。说实话至今我还没见过第二本书,在回顾前人研究的时候一回顾就是一千年。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们中国很早就有金石学的传统,对于这些画像石啊碑刻啊之类的早就有很多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叫黄易,他是清朝乾隆时候的人,他把被黄河泛滥埋在土里的武氏祠画像石发掘出来,又建了房子把它们保管起来。

顺便说一下,在《铁袈裟》里面你也能找到黄易,他不但去看了铁袈裟,还画了一幅画,描绘他去拜访铁袈裟的场景。

《武梁祠》的另外一半就是巫鸿自己的研究了。他从宇宙观的角度重新观察这些画像,发掘出它们与当时的政治、学术、信仰等等方面的关系,解读令人大开眼界。读这本书,你也可以见识到对于那些不太“好看”的图像资料,学者们到底能从中看出什么样的门道。因为《武梁祠》这本书的影响实在太大,后来有很多研究都还在延续作者的这些思路。

05.

多么险峻的环境,多么巨大的决心

热门书目 之《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

⛰小众旅游地 之 宁都翠微峰

最后一本,也是最薄的一本,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赵园研究员所写的《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

《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

赵园 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易堂是一座建筑,也代表一个小小的士人群体。作为建筑,它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县城附近的一座山峰翠微峰的峰顶。这座山峰宛如一根巨大的石柱,直上直下,极为险峻。

可为什么它又代表一个士人群体呢?原来,清朝初年兵荒马乱之中,有九位读书人不愿跟清朝合作,也为了自保,他们就住在翠微峰的峰顶,合称“易堂九子”。《易堂寻踪》这本书,一方面是关于他们的故事,一方面也是作者赵园寻访易堂的故事。

几年前我去赣州玩,行囊里带的唯一一本书,就是《易堂寻踪》。从赣州到宁都还有一段距离,我一路想象翠微峰的险峻,但真正走到它的下面,还是被这座山的样子震惊了,实在很难想象需要有多么恶劣的环境、多么巨大的决心,“易堂九子”才决定要住在这样的地方。

翠微峰陡峭的铁阶梯

我听宁都的朋友说,在以前还没修铁阶梯的时候,每年都听说过有爬山的人掉下来出事。后来修了阶梯,才好很多。关于“易堂九子”的故事,建议大家还是去读一读原著,文笔非常感性动人,可是又全以史料说话,可以说是方圆兼备。

我还是讲讲我的旅行经历,我去了之后才发现,其实翠微峰也不只是翠微峰,那里还有一个道教的洞天叫金精山,是洞天福地之一,在道教中的地位很高。另外这里的山都是那种红色的丹霞地貌,红色的山,绿色的树,蓝色的水,美极了。

关键是,真的冷门。我估计除了本地游客,外面来的人不会很多。当时我去的时候还有个政策,本地人免费,外地人如果有博士学位也免费,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变化。

翠微峰山景

宁都属于赣州,赣州在江西南部,除了宁都之外好玩的地方还有很多。从我学历史的眼光来看,当年王阳明在这里有很多事业,最后去世也是在赣江的水路上,现在他去世的地方还有一座“阳明落星亭”,意思就是这里是他陨落的地方。

赣州有保存完好的古代下水道系统,在国内不多见。城市郊外的通天岩摩崖石刻,也算是冷门景区吧,可东西是真的好,号称“江南第一石窟”,里头还有王阳明写的字。从赣州往南,经过梅关道就到广东,我们以后节目里还要继续讲。当然,这里风景也很美,我甚至觉得“山清水秀”这四个字简直是专门形容这里的。

宁都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

今天一共讲了五本书,这五本书都是颇有影响力、甚至影响非常大的好书、热门书,每本书分别涉及到一个地点,济南长清灵岩寺、苏州东山、福建连城四堡、山东嘉祥武梁祠、江西宁都翠微峰,都不算是太火爆的热门景点,或许可以成为你今后旅行的目的地选择之一。

总之,无论是卧游还是亲身前往,都祝你玩得愉快。假期愉悦。

 ⛵️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节目《白银时代旅行史》

完整内容请至App内收听

音频编辑:小马

原标题:《五一好贵,躺着也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