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个五一,金蝉玉叶回乡省亲
1954年5月16日,江苏省文物工作组在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木渎焦山乡五峰山博士坞村发掘了一组墓葬,在十四号墓,一名明代弘治年间的进士张安晚的随葬品中,考古学家发掘出一件金器与玉器结合的文物,这便是传世国宝——金蝉玉叶重回人间的故事。
这个五一假期,代表了明代金银玉器制造工艺的金蝉玉叶,将回乡省亲!观众朋友们可以在吴文化博物馆一楼第二特展厅《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一展中,和金蝉玉叶轻轻说一句:欢迎回家!
在参观之前不妨先读一读这篇观展攻略,小吴将带领观众朋友们一起,掀开这件文物的面纱,听一听文物背后的故事:从考古发现的实地,到它的质地与用途,以及明代繁华的金银玉器的常见题材。
吴文化博物馆《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展厅
1954年初,木渎五峰山将要修建军事工程,在前期勘探中,工人们发现五峰山下一处峰峦环抱的谷地,密集分布着宋、元、明、清时期的墓葬,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紧急在苏州进行田野考古。值得注意的是,发现了金蝉玉叶的这次考古挖掘,可以视作苏州历史上第一次经国家批准并采用现代考古学方法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活动。
据文献记载,金蝉玉叶出土时,还伴有一根4.7厘米长的银柄,柄的顶端,有一个1.65至1.7厘米的银托,托中有一个2毫米的小孔,使金蝉、玉叶、银托连成一体。这些随葬品出土的位置均在头部,这就证明了金蝉玉叶是女子头上的插花。
扬之水曾在《中国金银器》中提及这件小巧玲珑的文物,为我们勾勒出关于它的图像:金蝉材质上佳(含金量百分之九十五),玉叶则是和田羊脂玉,碾琢之薄几同于树叶以象轻阴,微微下凹叶心托起「金声玉振」。「娇声娇语,恰似深闺女,三叠琴心音一缕,躲在绿阴深处。」宋人咏蝉之俊语大约会为明代的首饰设计传递灵感。
金和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经久不衰,玉是山石的精英,而金是矿物的精英,弥足珍贵。莹润的羊脂玉还原了绿叶的质感,纯度极高的黄金意指「金」蝉,二者相得益彰,仔细看,玉叶分为八瓣,叶片上有一根主脉,两边各有四根支脉,正面的叶脉琢成带有弧度的凹槽,最大限度地还原树叶的原貌,金蝉通体金光闪亮,头部前伸,双眼突起,横竖线条勾出头与颈,蝉身则以錾刻平行减地的形式还原,一对蝉翼,最薄的地方仅有0.2毫米,再往下看,还能发现蝉足有三对:一对前足翘起,一对立在玉叶上,一对后足微微抬起,处处体现了匠心与巧思。
或许会有观众好奇,两件不同材质的物件,如何连接在一起?其实,金蝉底部有一根金更,将金梗放入玉叶中孔,看上去就是知了趴在玉叶的场面。那么,金蝉玉叶具体怎么使用?文献记载随葬品中还有两件银笄,笄就是簪子,金蝉玉叶应当是簪首。
金蝉玉叶属于明代常见的图像素材,除了苏州五峰山的金蝉玉叶,邻近本市的无锡华复诚夫妇墓中也曾出土一对玉叶金蝉啄针。春夏萌动的昆虫,在南宋院画中就已经是常见的花鸟绘画题材,大致包括蜜蜂、蜻蜓、蜘蛛、蚂蚱、蝈蝈、蟾蜍、蝎虎、蝉、蟾蜍、螃蟹、鱼、虾等。发展到明代,草虫成为常见的首饰图像题材,像金蝉玉叶一样,簪首的纹样常用南宋院画的写生小品,活泼俏丽,已成为妇女日常簪戴的流行物件,轻盈灵动。
宋 黄荃 写生珍禽全卷 故宫博物院藏 左上角有蝉的写生图
南宋 佚名 豆荚蜻蜓图 故宫博物院藏
不仅能在明墓考古发掘发现若干此类实物,更是在许多描写世俗生活场景的明清小说中可以见到,比如《金瓶梅》第二十回曰潘金莲拿抿子与李瓶儿抿头,“见他头上戴着一副金玲珑草虫头面,并金累丝松竹梅岁寒三友梳背儿,因说道:‘李大姐,你不该打这碎草虫头面,只是有些抓住了头发,不如大姐姐头上戴的这观音满池娇,是揭实枝梗的好。’”
中古以降,苏杭两地百工争胜的局面也推动了物质文化史的发展,比前朝更上一层楼。在《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一展中,我们也极尽所能,选取了两地的代表性文物,从唐至五代,再到宋元明清及近现代,讲述与工艺、与匠心、与手艺人的故事。
在特展展出期间,小吴将继续在观展攻略专栏推出系列文章,也将为成人观众的您,继续提供学术讲座、悦读沙龙、连麦直播、特展导览等活动;同时将为未成年观众的您,提供特展课程、特展研学、博物馆之夜等活动。
这个五一,金蝉玉叶在吴文化博物馆等家人们来。
参考文献:
[1] 申宪.金玉结合的工艺珍品——金蝉玉叶[J].东南文化,1993(01):203
[2] 车亚风.苏州地区首次考古发掘述论[J].苏州文博论丛,2020(00):38-42
[3] 扬之水.中国金银器[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
参观预约
在吴文化博物馆官方微信小程序上预约参观进馆。
特展信息
天堂里——工艺的苏州与杭州
展览时间:2023.04.28-2023.07.30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第二特展厅
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这个五一,金蝉玉叶回乡省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