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灵寿文化之特】浅析漫山古村落的文化魅力

2023-04-28 17: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文/图:马东明

浅析漫山古村落的文化魅力

漫山古村落,位于灵寿县南营乡漫山村,坐落于太行深山、慈河南岸、漫山河右、猴崖山下、海拔800多米郁郁葱葱的漫山盆地之中,毗邻五岳寨和花溪谷风景区,是漫山白家、梁家祖居之地,遍布着极具太行深山民居特色青砖灰瓦的古四合院落和古民居,是灵寿县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这里有太行深山的聚落文化,有保存完整的古村布局,有历代传承的农耕文明,有动辄百年的沧桑古树,有革命前辈的红色足迹,有农民县长的简朴故居……这里随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魅力,是漫山古村落独有的乡土灵魂,体现着这个小山村的历史厚度和人文精神,在灵寿县来说独此一份。珍惜保护,被赋予了时代意义。

老人们常说“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据当地老人讲,明代,漫山先人自山西洪洞移民来时,带了两株槐树苗,一株为笨国槐、一株为笨洋槐;在漫山安居后,将树苗栽植于漫山古村口老爷庙附近,以解思乡之切。随着岁月流逝,树苗长成了参天古树。如今,国槐已不见了踪影,只剩一棵遒劲有力的笨洋槐,傲然屹立于古村口,还能窥到古代移民的影子。如以该古槐算起,漫山古村落至少已有600余年历史。在古村落慈河对岸山脚下,生长有三棵古板栗树,树龄均在800-1000年之间,被誉为“板栗王树”。若以古板栗树为据,漫山古村落建村时间或许更早。

抗日战争时期,漫山古村落一带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灵寿县较早开展抗日救国工作的地方。1937年10月初,八路军115师教导大队进驻灵寿山区,不久教导大队第六队政治指导员成少甫,来到漫山村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发展了白兴道等进步青年入党。白兴道,踊跃参加革命,担任了漫山乡农会主任,率队参加了陈庄歼灭战;解放后,担任了灵寿县县长,为灵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39年初,晋察冀民族革命中学自山西转移至漫山一带办学,开始了在灵寿的革命岁月。1939年夏至1941年秋,漫山是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在灵寿和平山之间往来转移的重要通道,在晋察冀边区印刷局革命前辈的回忆性文章中,多次提到翻越漫山岭的艰辛。1943年秋,侵华日军“扫荡”期间,聂荣臻、刘澜涛等晋察冀首长,曾在漫山一带指挥战斗,后经漫山、要关石、头道岭等地离开灵寿,转移至阜平,继续领导边区抗日斗争。

我对漫山最早的印象来自儿时的记忆。记得当时一位抗日战争年代的伤残退伍老军人,拄着拐,时常来我家找爷爷叙旧。听父亲说,是来自上山里的漫山村,是爷爷的老战友。当时觉得漫山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很远很远。这是我对漫山村的第一印象。大学毕业工作后,第一次来到漫山村,是在2010年秋天。由于工作原因,来到漫山下乡,穿过漫山大石桥,第一次走进了漫山古村落,近距离触摸这座百年积淀的老村庄,神奇顿时堆满了双眼。错落有致的四合院、斑驳陆离的老石墙、闪着亮光的青石板路、极具时代的红色标语、听着耳边的漫山故事……让我激动不已,恍如隔世,若有所思。大山深处尚有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自此以后的十多年里,年年多次来到此地,不为修身养性,只为触摸这片穿透时空的历史。古村落的完整度,拉近了古今对话的距离。

漫山古村落北侧为慈河主河道,川流不息,四季淙淙,护村而过;南侧为猴崖山主山脉,郁郁葱葱,植被茂密;西侧为漫山小河,小河外为猴崖山延伸出的一道南北向分支山脊;东侧是条小山沟,山沟外亦为猴崖山延伸出的一道南北向分支山脊;中间为猴崖山谷凸出的高台地,平展舒缓,绿植参天,掩隐着人文气息,不走近就不会发现,原来这里还有浓郁的烟火气,形成了“不到村庄不见村,见了村庄已到村”的人文奇观。高台地的边缘,皆是梯田,层层密密。远远望去,整个地形状如一把太师椅,神似一处桃花源。古村落即居于高台地之上、太师椅正中、桃花源之里。建村几百年来,历经无数风雨,却无水毁之患,可见古人智慧,至今令人惊叹。古村落内的古民居,就山势梯级布局,鳞次栉比,古朴厚重,门楣别具。每一座都是一种经典,每一座都是一种积淀,每一座都是一种记忆,四处透露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动辄百年以上历史,特别是几处保存尚算完整、建筑风格鲜明、至今仍时有人员居住的古四合院落,历时更久。据当地老人讲,这些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古民居,多建于清中期,为内外两层石墙结构,墙表用灰泥抹平,墙内四梁八柱支撑,结实朴素美观,所用原料,皆就地取材,彰显着环保理念。

走在漫山古村落蛇形蜿蜒的古街道中,两侧几近脱落的石墙土坯上,恍如穿越的毛笔字书写的穿透力和时代感极强的标语,不时地涤荡着来人心魄。其中黑色毛笔字书写的“毛主席思想光辉普照全世界!”“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红色毛笔字书写的“时刻不忘阶级斗争!”等标语……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侵蚀、岁月消磨、自然脱落,依然清晰可辨,保存良好,别具一格。特别是那种浸入骨血的虔诚信仰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无声得鸣彻着每一个灵魂,让你感触到的是国之大者的家国担当。十多年后,告别了南营,告别了漫山,极少再来感受这穿透时空的文化魅力。不知,如今再次来到漫山古村落,是否还能见到曾经如此丰富的历史痕迹?

曾几何时,偶然发现漫山古村落沿用了几百年的青石板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担忧、几分惆怅。漫山古村落随山就势的青石板路,穿透了时空,见证了历史,印刻了岁月,历尽了沧桑,曾经还作为了电影拍摄的取景地。如今,路是好走了,文化却被重重地压在了水泥的下面。脚下的水泥路一时间平坦了,未来的文化路或许就多了些许坎坷。孰轻孰重?几得几失?如何掂量?如何舍取?

人们常说,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同样,文化又何尝不是乡村的灵魂。因为文化的赋能,每一个乡村具备了独特的个性,或淡或浓,或清或烈,或普通或鲜明。乡村个性就是乡村的生命,孕育着乡村的美好未来。只是现在的我们少于预见,多于漠视。漫山古村落就是乡村个性极其鲜明的那一个。正是由于我们的司空见惯、鲜于发现、少于保护和熟视淡漠,随着时间消磨、岁月侵蚀、人文更替,鲜明的乡村个性正在慢慢流逝、趋于平淡。如果我们再不加以阻拦,就会成为未来的遗憾。当我们的后代想要拿起时,却空空如也、茫茫一片,只能无奈地望村兴叹。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讲,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罪愆。如果由于条件所限,我们还不能对古村落进行很好地打造,那就要努力地保护,至少不要再增加人为干扰。因为,古村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人人有责。

文化的魅力,才是漫山最核心的竞争力;文化的软实力,才是漫山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漫山古村落,才是漫山最有价值的文化资源。有特色才会有市场,有文化才会有灵魂,有品质才会被青睐。只有品质化的特色,才能适应品质化的市场。漫山古村落需要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留住历史文脉,留住文化痕迹,留住乡愁记忆。坚持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时空为经纬,以融合为手段,以沉浸为目标,对漫山古村落进行规划、设计、打造、运营和宣传。如何将漫山古村落发展成集文化、农耕、民宿、乡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高品质、开放式、现代化、深山区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是我们应该探究的一个课题。

古村落,联动着历史、联动着文化、联动着传承,有故事、有特色、有新奇,是优质的文旅资源和高品质休闲旅游市场的天然敲门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历史与地理的结合,时间与空间的组合,昭示着漫山的美好未来。对古村风貌的保护与塑造、时空景观的修葺与布置、传统业态的打造与展示、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才是漫山古村落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只有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全面展现乡土气息,着力提升乡村品质,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才能最终实现凤凰涅槃、华丽蝶变。

总书记指出:“每个地方都有让大家留念的东西,不要小看这种幸福感,因为这种幸福感能留得住人”。现代化的农村,不是大拆大建,既要延亘历史、又要融入自然,既要有现代元素、又要有文脉传承。古村落留下了太多文化遗产,承载了太多乡村故事,既是传统文明的源头,也是历史记忆的载体,又是乡愁情怀的寄托,还是现代文明的根基,蕴藏着现代人所稀缺的幸福感。一座漫山古村落,一部乡村发展史。在历史与潮流的碰撞点,在时空与时代的交汇处,我们最紧要的就是不要迷失了发展的前进方向。我们最司空见惯的,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恰恰又是最宝贵的、最应该被珍视的。因为留住了文化,就留住了乡愁、留住了幸福、留住了根,也就留住了我们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回眸、需要总结、需要醒悟。生活化、乡土味、烟火气、厚重感等原汁原味的原业态,才是漫山古村落最本真的风貌和生命力之所在。这些才是漫山古村落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

原标题:《【灵寿文化之特】浅析漫山古村落的文化魅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