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叙说地图 | 高桥: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

2023-04-29 10: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高桥: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

浦东高桥原是一个水乡古镇,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唐宋时期的渔盐之乡

高桥中心地区在唐代已经成陆,北宋时已有人定居。先民的聚居地为清浦里,也叫清浦场。他们以耕作捕鱼为生,兼以晒盐、制盐为业。那时高桥东部、长江口以南的第一个盐场就是清浦盐场。

现存的文化古迹有盐仓桥。南宋初期,清浦人黄坤在杭州任盐场官,他与僧人彦开一起将苏轼题额的法昌寺移建到清浦镇。黄炎培的祖先也住在清浦里,他们的后人先去南行,再去川沙。

元明时期的沙船之乡

高桥临江近海,先民们皆习水性,能驾船驭海, 以航海为业。元初张瑄为元帝开通海运。明代所建的永乐御碑、老宝山城均和郑和下西洋有关。新建村中尚有船坊桥。镇北和屯粮巷各有妈祖庙一座,这些都和海运事业紧密相关。晚清时,李平书的曾祖由苏州迁居高桥,也以经营沙船为业。

明清时期的纺织之乡

先民们以植棉纺织为业,她们得益于黄道婆传播的纺织技术,在农村家家纺纱,户户织布。每家都有木质手工纺纱和织布机,每个村口都设有经布场头。上海沙船运往北方的货物起初是米粮和南货,后来又有上海产的土布,运回的则是东北大豆、豆油和北货。那时高桥土布风行全国,至解放前高桥镇上尚有多家布厂、布庄和染坊。这证明高桥是土布生产的重要基地。

民国时期的营造之乡

高桥是浦东重镇,又近上海,这里地少人多,人们多从事泥木匠和餐饮、刺绣等业。高桥是浦东“三刀一针”的发祥地。上海开埠以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又得西方风气之先。高桥的“一把泥刀”红遍上海,走向全国。由此产生了一批如王松云、周瑞庭、谢秉衡等著名的营造商。他们不仅在上海,在全国营造了许多近代著名的建筑,还在自己的家乡建造了结构精良、中西合璧的私人宅第。因此高桥地区才保存有许多优秀历史建筑。

以上的各种经济活动是逐步演变发展的,其中沙船海运业时间较长,持续元、明、清三个朝代。面广量大,从事人员众多,又都是妇女参加的则是纺织和刺绣行业。特别是花边、网绣和绒绣一行,高桥广大中老年妇女个个参加。成绩突出,享誉全国的则是近代营造业,其建筑成就可永载史册。

古高桥遗址碑和双井

高桥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每年正月十五,镇上的灯会和寺庙前的塔灯都别具一格。三月廿八的庙会全乡出动,盛况空前。五月端午的划龙船,全镇轰动。又如高桥的阏绣、绒绣,高桥的名点松饼、薄脆等,这些都是值得发掘的地方特产,在保护和建设高桥古镇中也是不应忽视的。

如今高桥老镇,已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定为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妥善地保留高桥的历史文物,传承浦东的历史文化,宣传历史名人事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都是十分必要的。

上海市测绘院

地图文化品牌

新品发布|叙说地图|上海故事

摘录自《浦东老地名与地方历史文化》

编辑丨李晨虹 毕亦辰

审核丨叶⿰草

原标题:《【叙说地图】高桥: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