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民工子弟小学当老师,我想撑起孩子们的“城市梦”
1
大四下学期,学校安排我们去周边学校实习,我的室友娟追随男友去了上海,在一家民工小学暂落下脚。她告诉我:学校包吃包住,还有工资,比实习强。我跃跃欲试,繁华的上海对我充满吸引力。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份工作。往后的岁月里,我仍然时常梦见,时常想起,那似乎处在天涯尽头的一处校舍,我的那些花儿,又在何处芬芳。
坐上火车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将去的学校是什么样子?我买了一张上海地图,细细寻找,在地图的边缘处找到了我将要工作的利民小学。上海有很多利民小学,有的是公立的,但我工作的这所不是。娟告诉我,公立的上海小学对户籍限制很严格,而私立的小学学费异常昂贵。民工的孩子两边都靠不上,所以能选择的只能是这种学校。它们属于民办,学校的硬件与软件都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没有有效资质,随时有解散的可能。
从上海火车站换乘三趟公交,每一趟都坐到底站,我总算抵达这所利民小学。下了车,我疑心我来的是农村,还是偏僻的农村,因为它没有一点上海的影子。四周的房子都很矮,也很破旧,零星的有一两个杂货铺。公交车开到这里已是尽头,再往前走上一段小路,就是一往无际的海水,完全没有人烟。
学校由两栋双层小楼和一处平房围成,中间是操场。有两棵大树,上面横七竖八地晾晒着衣物。娟带我去看宿舍,我和她的宿舍原是楼梯间,被隔成上下两个屋子。我上二楼后,推开房门就是一级级往下的楼梯,等于说,我住在一楼半的位置。一张只有几根骨架的单人床摆在那里,我问:“没有床垫怎么铺被褥呀?”石校长意味深长地说:“姑娘,这不是你家。”
幸好房间有很多旧习题册,我买了一卷宽胶卷,把它们粘在一起,做成一个简易的床垫,铺好了床。这卷宽胶卷用处很大,我又买了一叠米黄碎花的礼品包装纸,把它们沿着墙粘了一圈,一下午我都在忙这件事,一块大大的红色方围巾被我做成了窗帘。后来,小房间陆陆续续又贴上了学生给我画的画,摆上了他们送我的小玩艺。
他们说:“老师的房间真漂亮。”
我充满热情地开始了新工作。利民小学从幼儿园班开始,小学每个年级有一两个班,另外还有两个初中班。民工小学师资有限,实行包班制,一个老师包一个班的所有课。我和娟是特殊的,我们是师范大学的本科生,石校长总是很自豪地向家长介绍我们。
每个老师的课都很多,基本上午下午都是满的。我教两个四年级一个五年级的英语,初一初二的语文,以及他们的音乐。一周二十六节课,工资是一个月820元。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视觉中国。2
微薄的工资与繁重的课时,让学校的老师更换异常频繁。四年级的李莎莎告诉我,她们上学期换了三个老师。她说:“老师都很好,走的时候,我们都舍不得。”
我很喜欢李莎莎这个小女孩,她聪明漂亮又活泼,梳一对羊角辫,听课时身子坐得规规矩矩的,两个黑眼珠却骨碌碌转。我念过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她听两遍就能一字不错地复述出来。
李莎莎名字洋气,其实她老家是河南乡下的,父母在建筑工地干活,出来好些年了。李莎莎是在上海的出租屋长大的,她完全不会讲河南话,倒会讲一口流利的上海话。说起父母,她很自豪:“我爸妈能盖很高很高的楼。”
李莎莎住得很近,周末的时候,她也常来学校找我,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玩。我去过,是一间逼仄的小屋,黑呼呼的,仿佛到处都塞满了东西。
第一次去,李莎莎的妈妈就很热情地招呼我,做了一碗香喷喷的荷包蛋硬叫我吃下去,她的手很糙,上面布满开裂的纹路。她说孩子喜欢读书,喜欢学校,自己两口子在上海打工挣钱,就是为了孩子将来的路能走顺点。很多一起出来干活的老乡,都把孩子搁在老家让父母看着。但他们就李莎莎一个孩子,舍不得让她做留守儿童,走到哪就带到哪。
房间虽小,他们还是给李莎莎安了一张书桌,上面端端正正的摆着她的课本文具,布书包挂在椅子上,洗得干干净净的。我陪李莎莎一起朗读课文时,她妈妈就在旁边听着,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读书好!读书好!”她总是一边听,一边自言自语地说。
有一个小男生在开学第二周送给我一个礼物:一支用竹子做的教鞭。竹节上毛刺都剔净了,溜光水滑,一端还打了小孔,拴了个红绸带,衬在油绿的竹鞭上格外好看。小男生羞羞地笑:“我爸说了,我不听话,你就用这个收拾我。”
家长们常说这样的话,这些朴实的农民工,对我们这些喝过墨水的文化人有一种真诚的尊敬。
这支教鞭一直伴随着我,用得很称手,指向黑板上一个个英文单词,或是一句句古诗。它指向哪里,孩子们的眼光就追向哪里。
当然偶然也有不乖的学生,上课走了个神,或是忘了完成作业。我走近他们,用教鞭敲敲桌面,他们就会怯生生地站起来,向我伸出小小的掌心。我的教鞭高高挥起,却是很轻很轻地落下去,我怎么舍得打他们?
3教了两个月后,初二班的屈婷和屈林姐弟俩都不来上课了。
他们是一对龙凤胎,每天只有一个人来上课,姐姐屈婷来,弟弟屈林就呆在家里,第二天再交换。石校长说他们只交了一份学费,而且家里的活需要一个孩子在家帮忙。所以每天一个人来上学,回家教给另外一个听。但不管谁来,他们都会交双份作业,字也写得工工整整的。
屈婷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给班里的女同学剪漂亮的齐刘海,还给我剪了漂亮的红窗花贴起来。屈林则调皮些,有次我让他背课文《核舟记》,我说:“相信你不会让老师失望的。”屈林笑着扬扬眉:“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但会让你绝望的。”但他还是流利地背完了这篇文言文。
连续一周,这两姐弟都没出现。
我去问石校长,他说他们办了退学了。
这两个孩子都十分有灵气,是读书的好苗子。我舍不得他们,问清路线后决定去家访。
曲曲弯弯走了好多路,终于摸到他家的小屋。屈婷正在门边生火做饭,看见我,惊喜地跑过来,一把抓住我的手,问长问短。
我跟着她走进家门,她家只有两间租来的小屋,跟李莎莎家类似。不同的是,进门就是浓浓的药味,屈婷的妈妈从病床上艰难地撑起身子,眯着眼打量着我。
得知我是孩子们的老师,她脸上绽出笑,一迭声叫屈婷去给我沏茶。
屈婷转了一圈,捧来一个瓷杯,低声跟我说:“老师家里没茶叶了,你喝点水吧,我放了糖的。”我朝她微微一笑,忙接过来,瓷杯有些旧了,还有个小豁口,但刷得很白很干净,尝了一口,水不凉不烫,甜甜的,屈婷一向是个细心的姑娘。
我问:“你爸爸呢?屈林呢?”
屈婷脸色黯淡下去,说他们正在医院。
原来这就是他们退学的原因,屈婷的妈妈体弱多病,长年卧床,这我是知道的,所以他们一直留个孩子在家陪伴她,轮流来上课。谁想到,屋漏又逢连阴雨,屈婷的爸爸在施工时从脚手架上摔下来,把右腿摔断了。
屈婷的妈妈长吁短叹,她知道我的来意,她又怎么会不愿意让孩子们去上学呢?可家里这个情况,实在是离不开人。除了照顾父母,屈婷还让邻居帮忙接了服装厂缝编织袋的活计,屈林每天去收废品卖,这些收入都能帮衬家里。
屈婷的妈妈说:“孩子们闲下来都会看书的。”我跟着屈婷来到里屋,里面是架上下铺的木床,两姊弟各住一铺,屈婷的床铺整洁些,屈林的乱些,但床上都放着课本。
“我爸爸在做手术了,他能好的!爸爸说等他恢复了,还让我们去上学。”屈婷急急地向我解释,说到上学,她眼中流露出神采,仰起头问我:“我和屈林可喜欢听你的课了,老师你不会走吧?”
我抚摸着她的短发,柔声回答:“老师不走,等你们回来。”
4其实,这所民工子弟学校没有初三班,即便屈林两姐弟回来,他们明年去哪上学呢?又怎么参加中考呢?连石校长也无法回答我的问题。“船到桥头自然直哇!”校长说,“总会有办法的。”其实对于不少孩子来说,即将面临的就是辍学。但只要在学校一天,他们就会认真地学文化。
学文化,他们是认真的。可能是知道父母的不易,学校的孩子们学习都很努力。他们的字迹端端正正,回答问题争着举手。每一篇课文都能背诵默写,包括英语课文。
因为每天上的课太多,我的嗓子哑了,吭哧吭哧的,像个破风箱。
学校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每个老师都很忙,不可能找人调课。我只有每天在哑着嗓子在黑板上写板书,心里很着急。
孩子们比我更着急,有人送我蜂蜜水,有人给我雪梨片,都是他们磨着家里要的,听说对嗓子好,自己舍不得吃,拿来送给我。下课时,他们特别喜欢围在我的房间里,听我弹琴。
这是一架电子琴,是社会人士捐赠的,但一直无人问津。我来的时侯,拂去上面的积灰,小心地弹出几个音符,我弹得并不流利,但学校因此有了真正的音乐课,以前它只是在课程表上存在。
孩子们欢呼雀跃,他们最盼望上音乐课,我把《欢乐颂》改成了《利民颂》,自己编了歌词:“利民小学,多么美丽,灿烂阳光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它的圣殿里……”全校的学生都会唱这首歌,开校会的时候,他们大声唱出来,声音响彻校园。还有我家乡的黄梅戏,我也一句句教,从孩子们的口中唱出来,都那么好听。
学生中午不回家,学校提供一顿中餐:一菜一汤。饭菜都装在一个大瓷脸盆里,汤是小铁桶盛着,每个班级都安排值日生去取。低幼年级的孩子,两三个人一起扛着饭盆,慢慢挪动到教室,却很稳,一滴都不溅出来。
他们的动手能力,似乎比同龄的孩子强,虽然小小年纪,他们已和父母一起品尝过岁月艰难。饭菜到班级了,老师给排好队的孩子们一一发放,一勺土豆烧肉,一碗紫菜蛋汤,肉和蛋很少,他们吃得津津有味。过节会额外发一只鸡腿,人人有份,孩子们兴奋地大嚼,笑得眉眼弯弯。
附近有一所贵族小学,叫上海美国学校,将我们的利民小学列为帮扶对象,不定期给我们送来他们学校淘汰的玩具,还有书籍,七八成新的样子,石校长专门用一个房间存放这些东西,学生们可以进去翻看借阅。
最豪华的一次,上海美国学校给我们的操场送来一套崭新的室外滑梯,电视台都来采访了。孩子们激动得不行,怕人多压坏了,排着队一个个上去玩。上海美国学校也邀请我们去参观过,他们有碧绿的草坪,欧式的房屋,现代化的教室,穿着时髦的孩子,很多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同样地处上海边缘,这里完全是另一个世界。
然而,我们的孩子并不嫉妒,也不自卑,他们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和这些洋气的孩子们一起拉着手跳舞做游戏,他们的眼神是一样的明亮,笑容是一样的灿烂。
有一次民工小学举办集体征文,叫《树魂立根,学做新上海人》。很多孩子在文章中写到:“我爱上海,我为自己是上海人自豪!”
他们真的属于这座城市吗?也许现在还没有,但他们正试着扎根在这里。
十里洋场,东方魔都,他们的父辈为它的美添砖加瓦奉献力量,他们的孩子也正在努力奋斗,想融进这里,或者说,是融进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愿意相信,他们做得到。
注: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名均为化名。
-END-
作者介绍:
江铃,教育学硕士,喜爱文学,现为高中教师。
About us
真诚讲述世间每个平凡人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带你遇见“一千零一种人生”
本文原创首发于“我们是有故事的人”(微信ID:wmsygsdr)|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官方故事平台
转载请联系,注明出处与作者姓名,侵权必究。投稿/商务合作/咨询/转载联系邮箱:wmsygsdr@163.com
本平台现已新增故事音频栏目,请关注懒人听书“我们是有故事的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