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
今年用电量增速为何持续高于GDP和工业增速?得益于新经济
近日,国家能源局宣布修订用电量数据的行业分类,更是加重了市场对用电量增长可信性的疑虑。今年以来用电量增速高于工业生产,且单位GDP电耗常年下降后重拾升势。经我们研究,这次修订并不影响总体用电量增速,只是在计算各行业用电量同比增速时需要一些口径的调整。

我们认为,这与中国目前特有的发展阶段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有关,同时也受到环保相关政策的影响[3]。未来数年内电力需求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有意思的是,用电量的结构性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城镇化、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驱动中国经济结构的快速转型。而与之相比,现今中国的GDP核算体系可能反而不能完全跟上经济结构快速转型的步伐。电能替代和一些“灰色经济”的用电需求除外,用电量结构的变化其实是经济快速转型的一种直观体现。然而,在现有的GDP核算体系下,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产业、新消费占比仍然相对较小,其中一部分归因为这些行业创造“非实物增加值”的属性。
我们认为中期内,中国用电量有望保持高增长。中国目前正处于多重因素叠加推动电力需求增长的特殊阶段,这在历史上可能并无先例。因此,我们预计未来几年的用电量增速可能会维持在7%左右的水平。今年上半年用电量增速已达9.4%,全年有望达到8%。保守起见,即使假设比特币等数字货币发展相关的用电量今后几年0增长,我们预计2018-2019年的用电量增速有望维持在7%左右。
电力需求维持较高增长意味着电力利用小时有望超预期提升,而电力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仍颇有空间。考虑到2017年电力利用小时已达到4230,若如我们预测,电力需求持续高增长,那么中国的发电产能可能很快就会再现“瓶颈”。此外,考虑到环保升级或将成为政策的“新常态”,因此风电、核电等新能源行业产能投资的空间和需求可能更大。
(原标题:中金:为什么用电增速持续超预期?)

- 大秀肌肉
- 国家卫健委驳美炒作病毒溯源
- 明日出征!航天员详细信息来了

- IMF预测2025年全球公共债务水平持续攀升
- 国内期货夜盘开盘,沪金跌近3%

- 约每76年环绕太阳一周的彗星,是人类首颗有记录的周期彗星
- 一部国产经典动画片,主人公是一只当警官的黑猫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