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 | 铁人王进喜的“严”与“实” ⑳: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人拉肩…
大庆优良传统——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人拉肩扛精神
【人拉肩扛精神】
1960年初春,王进喜带着32名钻井工人来到大庆,就盼着早日开钻。他每天都派人到火车站打听钻机什么时候到,安排人平井场,做好打井的准备工作。自己则到处访问看守探井的工人,了解地层情况。后来钻机终于到了,但吊车、拖拉机不够用,60多吨重的钻机怎么从火车上卸下来?又怎么安装起来?职工们焦急万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队党支部开会进行研究。会上,王进喜说:“没有吊车,咱们有‘宝贝’,照样干!”有人问:“啥宝贝?”王进喜说:“大活人!天大的困难也要上,退下来算个啥呀!”也有人说:“人是活的,抬也好,搬也好,总之要上,决不能让钻机在车站待着。”说干就干,30多人用绳子拉、木块垫、撬杠撬,人拉肩扛把钻机、柴油机卸下火车,把变速箱、滚筒等设备,一件一件拉上钻台。奋战了三天三夜,终于把井架立在荒原上。
王进喜是如何做的?
如果说“创造条件上”是一种理论,那么王进喜就是一个证明。1960年4月2日到5日,是1205队队史也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难忘的“三天三夜”。
4月2日:卸车——“这像打仗一样,只能上,不能等!”
太阳升起一丈高时,载着1205队钻机的列车徐徐驶进萨尔图站。日思夜想的钻机是到了,可是怎么卸车?怎么搬运?怎么安装呢?王进喜和工人们遇到了一个从未遇到过的大难题!
我们通常说的“钻机”,包括井架、钻台、机泵和井配套设备几大部分。1205队所用的这部编号“1262”的BY-40型中型钻机,包括一部高38.7米的井架、一个高2.2米的钻台和柴油机、绞车、泥浆泵、变速箱等十台大小设备,还有发电机房、高架油箱、泥浆罐等配套设施,大小机泵设备几十台,重量有60吨,摆在地上一大片。设备中最重的泥浆泵7.5吨,轻的也有几百斤、上千斤重。这种钻机在玉门拆散搬一次家要用大吊车4部、大型泰拖拉越野汽车10部、拖拉机三四部,而且要有专门的安装队来给搬,钻井队只能做些准备和配合工作。在老矿搬家安装,这些条件是一样也不能少的。
可是,如今会战来到新区,这些常规条件暂时还不完全具备。刚刚组建不到一周的萨中指挥部,总共只有吊车一台、解放牌汽车十几台,拖拉机说是有了还没到位。王进喜半夜2点找完调度室,又找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副指挥刘文明。刘文明介绍完情况对王进喜说:“老王你放心,我一定会全力支持你。吊车不知在哪个队,我尽快调过来。汽车可以给你七八台。其他我尽量去联系!”王进喜想了一下说:“现在会战上的猛,大家都着急,吊车人家用着别找了,我只要5台解放牌,其他你就别管啦!”
王进喜把全队集合到一起,问在朝鲜打过仗的支书孙永臣:“我没打过仗,你说要是在战场上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孙永臣说:“只能进,不能退;只能上,不能等,就是豁出命来也要上!”
王进喜接过话来说:“对了!我们大会战也像打仗一样,只能上,不能退;只能干,不能等!没有吊车,我们就是吊车,汽车不够,我们有手有脚有胛子(肩膀),蚂蚁搬山也要搬。我们就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卸车搬运安装,早开钻。你们说行不行?”
“行!”全队齐声回答。
“好。还是那句话,有也上,无也上,天大困难创造条件也要上!”队长说完,甩掉老羊皮,在地上抄起一根撬杠,喊一声“跟我上”,就跳上了槽子车,打开了大厢板……
工人们也抄起家伙一个一个地跟着跃上了火车。
一场人与钢铁的较量、力量与困难的搏斗就这样开始了!粗犷的号子声立刻响彻萨尔图小站。那些小孩胳膊粗的棕绳、大人胳膊粗的木杠、镐把断了一根又一根,钢做的粗撬杠也弯了不少。
4月3日:对泵——“困难面前不松劲,前进一公分,也是胜利!”
3日清晨,全队回到萨55井井场。苦战了一天一夜的工人们头戴铝盔,身穿工服,手持长木棍或者铁撬杠站在那里,一个个仍然是腰板挺直,精神抖擞。看到这情景,王进喜高声对大家说:“同志们,现在,先到的队已经开钻,大家都在往前抢。我们钻机已运到井场,就要快到位、快安装、早开钻。困难这个东西,你硬它就软,你软它就硬。咱们今天要乘胜追击,一鼓作气,不让困难有个喘气的机会!”
靠人力安钻机这在1205队历史上是头一回。过去用吊车、拖拉机干活轻而易举。如今全靠人力,就得使出吃奶的劲。三十几个人和60多吨重的钢铁肉搏,这是玩命的活。王队长反反复复地在心里盘算,怎样组织好、指挥好,让大家尽量少出力,多出活。在拼命、苦干的前提下,也要尽量做到不窝工、少返工,省时省力创高效。
泥浆泵就位是搬家安装的一项重点工作,属关键环节。一是因为两台泵是整套设备中最大最重的。二是因为它要和钻台上的柴油机、泥浆立管连接,所以摆放要有个精确度,差一点都不行。让它就位,常规下都是用红旗100号大拖拉机拉。不光是远距离,就是细微调整哪怕是动几公分几毫米也是用拖拉机拉,工人只需挥手指挥就行。如今,没有拖拉机全靠人力搬运。要拉的不是最后校正那几公分、几毫米,而是要拉七八米。这又大又笨重的庞然大物硬靠人拉,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王进喜指着它对大家说:“我们人做事情,要人降物,不能叫物降人。你别看它大,它可是个纸老虎。咱们今天就是要把它搬过去,搬到地方就是胜利,细微调整过两天再说。动手干吧!”这时,阮建忠、张之贤等抬过一根3米长的压杠,通过事先用镐刨好的小坑,一端插在泥浆泵下,然后垫上一块木头;杨天元等人在另一边也如法炮制插上了木压杠。插好以后,大个子张启刚双手扶杠纵身一跳,整个身子都压在木杠上。工人们一个接一个压了上去,大家使尽全身力气一起压,就把大泵撬了起来。这时几个年轻人就把已经做好的滚杠塞到泵底,压一下,撬起一次,塞进一根……给整个大泵安上了一排滑轮。
滚杠安好了以后,又在泵的前面拴上四条棕绳,人分四排,用手拽着往前拉。另一些人用劲往前推。王队长一边喊号子一边和大家一起拉大绳。
“同志们加把劲呀!” “哎-嘿!”
“这下子动弹了啊!” “走-啦!”
“咱们干劲大呀!” “哎-嘿!”
“再难也不怕啊!” “走一啦!”
“咱们一声吼呀!” “哎一嘿!”
“地球也发抖啊!” “走一啦!”
雄壮的号子声响彻大地,声震天宇。万斤大泵,就在这西北硬汉的吼叫声中缓缓前行!
大绳断了,换一根。
撬杠弯了,换一根。
肩磨破了,工人们拿个手套垫上继续拉,继续推。手出血了,撕块衣服大襟包上,接着撬。
就是在这艰难的拉扛中,两台大泵乖乖地走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4月4日:安装——“只要我们有口气,就要‘上钻台’!”
天一放亮,工人们早早地来到井场,做钻机安装的准备工作。往钻台上搬设备。这10米长、2米多高、5米宽的钻台上要安装的有转盘、绞车、变速箱、离合器、带泵轴、柴油机等等大大小小十几件,小的几百公斤,最大的5吨多。正好绞车离钻台近,工人们就先搬它了。
戴祝文、丁国堂带人给绞车拴大绳、铺滚杠。周正荣、马万福带另一些人拆掉枕木垛,用长长的钻杆搭在钻台上,搭起斜坡滑道。然后像拉大泵一样前拉后撬把绞车拉到滑道下。这绞车总重5200公斤,在地上拉都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如今要把它抬上2.2米高的钻台上,可真难上加难。分好工以后,王进喜站在钻台上把双手高地举过头顶,猛地向下挥,大吼一声:
“同志们使上劲呀!”
“哎嗨,走啦!”工人们应道。
“绞车向上爬呀!”
“哎嗨,上啦!”
钻台上的人双手紧攥大绳,双足死蹬钻台,身体向后猛仰,拼尽全力往上拉。在绞车后边的工人则把长长的撬杠插在绞车底座下,用肩膀扛住全力往上推。万斤绞车就在王进喜沙哑的吼声中、在三十几名工人的拼命肉搏中一点点地向上爬……
2.2吨的变速箱上去了!
3.5吨的转盘上去了!
柴油机上去了,巨大的传动轴也上去了……
苦干巧干的工人们终于取得了胜利,整个钻台上的东西安装就位。
4月5日,立架子的准备工作一项项做好,40米长的井架躺在地上,在篝火中显出了雄壮的轮廓。6日凌晨,随着王进喜在钻台上伸出大拇指一举,巨大的井架在隆隆声中慢慢抬起庞大的身躯,直指蓝天。
这是王进喜和5队工人用血肉之躯同钢铁搏斗的结果,是意志、力量、决心的胜利。他们战胜了困难,也战胜了自己。
喝石油河水长大的王进喜,带着大西北的风尘来到大东北,汇入时代的洪流,带领工人在生产和工作缺乏常规保证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非常规的办法艰苦创业,把一个极普通的劳动行为——“人拉肩扛”变成一种精神,这是“大庆精神”最初的萌芽!
原标题:《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 | 铁人王进喜的“严”与“实” ⑳:艰苦创业的“六个传家宝”之人拉肩扛精神》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