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玻色因为什么这么强?巴黎欧莱雅玻色因全球峰会盛大召开

2023-04-25 21:26
生活方式 >
字号

无论你关注的是美妆成分也好,产品配方也罢,一定听过玻色因(Pro-Xylane)的大名。作为欧莱雅集团极具标志性的抗衰老活性成分之一,这一提取自循环经济副产品的绿色成分在20年的时间里在全球范围内共申请了70多项相关专利。2022年,欧莱雅集团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推出新原料——玻色因PRO,并陆续推出多款重磅新品,广受市场关注。4月24日,巴黎欧莱雅于法国巴黎举行玻色因全球峰会,在追溯玻色因诞生故事的同时,与多位顶尖科学家一起,共论全球最新护肤科技趋势。

 

一切从糖胺聚糖开始

玻色因的发明源自于欧莱雅研发与创新中心的科学家们对于运用科技来进行抗老的坚定信念,“这一切始于通过生物学来探索皮肤衰老背后的科学原理,并深入观察人体的运作模式。”玻色因的发明人,Maria Dalko博士在玻色因全球峰会现场分享道。

糖胺聚糖(GAGs)是皮肤抗衰老的重要靶标,其能够调节皮肤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炎症过程以及细胞外基质的组成和质量,让肌肤保持丰盈柔软。她们开始尝试合成一个化合物,涂抹在皮肤表面,通过正常吸收就能够促进糖胺聚糖合成。在经过多次尝试之后,Maria Dalko和她的团队发现,糖胺聚糖等大分子的天然合成需要以木糖为起始,以此为灵感,其人工合成了超过200种木糖衍生物,在综合考量功效、安全性、稳定性和皮肤吸收率后,Maria Dalko团队选出了抗衰王牌分子——玻色因,并开始在自然界中寻找木糖,最终发现其广泛存在于山毛榉和白桦树中。之后,Maria Dalko及其团队开始了玻色因这一成分的深度研究与合成尝试,在经过5年的功效性和安全性钻研,及2年的配方深耕之后,含有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性抗老分子的产品正式上市。

 

随着对于玻色因这一成分的研究越发深入,欧莱雅集团开始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其推出的玻色因PRO就是一例。PRO代表”Profusion(丰富)“的意思,其实就是推出不同玻色因浓度的原料,不仅扩大了配方的可能性,可以向消费者提供新的质地和产品,同时还可以因配方制宜地确保最佳的玻色因皮肤吸收和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玻色因原料,还是玻色因PRO,在整个合成过程中,始终遵循绿色化学原则,以尽力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据介绍,用来合成玻色因原料及玻色因PRO的两大主要原料均为生物来源,是循环经济的副产物。除此之外,其还在整个合成过程中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降低能耗和废物量,而使用水作为溶剂则进一步遵循了绿色化学原则,真正将环保、可持续落到了实处。

当高效成分与配方科技相遇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成分、配方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过去几年中较为常见的对于明星成分浓度的追求热开始逐渐降温,“变得更加理性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高端功效原料也需要与配方科技组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欧莱雅中国研发和创新中心护肤品开发实验室总监许宫绮在峰会现场表示,“而在中国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表现得更为具象,其除了在产品功效上有要求之外,产品的使用体验及温和不刺激等诉求也被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也促使着我们不断进步,去研发出更多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以在此次峰会现场隆重上市的巴黎欧莱雅20眼霜为例。作为巴黎欧莱雅20家族中的新成员,这一针对年轻消费者眼部皮肤需求的产品在配方设计时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活性物组合:玻色因PRO和透明质酸的组合可以用来修护屏障;玻色因PRO和眼周肽的组合可以帮助促进糖胺聚糖合成,强韧肌底;而玻色因PRO和甘露糖的组合则用来促进胶原合成,三管齐下,帮助改善眼部肌肤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新品也采用了专为玻色因PRO设计的新型配方技术双渗透微泵技术,以更好地实现玻色因的皮肤吸收率。

 

纵观欧莱雅集团的百年发展历程,科学始终是欧莱雅的核心命脉与创新摇篮。其在全球拥有4,000余名研发和创新专家,开发了大约130种原研成分。除了玻色因之外,欧莱雅专利防脱活性成分Stemoxydine和首个能够有效抵御超长波UVA的防晒技术MEXORYL400防晒技术等亦在业内享有盛名。

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欧莱雅集团在玻色因的相关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数据,这也为其在接下来的持续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竞争优势。“未来,欧莱雅集团将继续致力于玻色因研究,跟进一步了解玻色因的其他作用机制或与新的活性物质组合所带来的协同增效可能,为消费者提供不断升级的抗老护肤体验。”许宫绮表示。

    责任编辑:蒋雯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