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灵感成都:对话李杰 | 从一个小小的“i”开始

2023-04-26 15: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灵感迸发的 YOU成都 收录于合集 #灵感成都 10个

灵感像种子,

沿着城市的脉络生根发芽,

借天真与好奇,

向创意背后那些具体的人请教。

“成都创造”,生猛剽悍且不断涌现,在全国蔓延开来,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些创造的背后,离不开人、方法、洞察以及城市生态,我们将之形而上为“灵感”。为追寻灵感之光,捕捉动人光年,YOU成都携手创意人冯伟、万物FM联合创制,打造全新「灵感成都」播客栏目,共计16期,从现代时尚、音乐艺术、传媒影视、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八大文化创意行业展开灵感的碰撞,打开一座城市缓缓流动的妙想生活。

「灵感成都」播客栏目

首发于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小宇宙等线上平台。

刚过去的周末,成都人闲不下来。

位于城西的极少艺术中心以展览“不可言说的空白”作为开馆展,由此,宣布中心正式对外开放。

在城市的另一端,展览“想像荷兰”在舍得·成都复星艺术中心开展,作为去年落脚成都的年轻艺术中心,它迎来了馆内首个摄影影像展览。

再往南走,“2023麓客·花岛节”登陆,各种戏剧演出、市集和社群活动不断发生。曾经为《瞬息全宇宙》《水形物语》《银翼杀手2049》等创作经典海报的艺术家简明,其西南首次大型个展“无尽之旋 II—— James Jean简明”在A4美术馆正式开幕。

·4月22日,“无尽之旋 II—— James Jean简明”在A4美术馆正式开幕。

20余年创作历程,囊括珍稀绘画、大型雕塑、动画作品、速写本、手稿和色彩研究等超200件作品,在中国西南地区首次展出。

·“无尽之旋 II—— James Jean简明”展览现场一景。

这些还仅仅是成都一周文艺活动的匆匆一瞥,位于城市的东西南北各处,文化艺术活动、潮流生活方式活跃不停,为成都这座原本充满“好动基因”的城市注入不竭的活力。

不同的艺术形式,让成都这座城市更加鲜活。最近几期我们一直在探讨关于创意、策展相关内容,通过成都市美术馆肖飞舸副馆长我们了解到很多关于公立美术馆的故事,那么今天我们想把话题聚焦到成都的民营美术馆,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代表便是A4美术馆。

「灵感成都」第10期,我们除了聊一聊A4美术馆的发展轨迹外,还会谈及其在儿童艺术领域的一件现象级作品 "iSTART儿童艺术节"(我们曾带着大家走进iSTART儿童艺术节,点击《孩子们需要展览吗?》回顾)。

本期灵感嘉宾

李杰

A4美术馆副馆长,首席策展人

x

冯伟

创意人,平演品牌创始人。冯伟将作为「灵感成都」播客第一季的嘉宾主持人陪伴大家。

本期节目,你会听到

扫描文末二维码收听完整节目

01:15

李杰在A4美术馆的多重身份

·A4美术馆。

11:21

艺术不是单纯的表达自我,也要产生连接

15:14

A4美术馆的发展轨迹

19:01

李杰陪伴A4美术馆成长中的变化

·在讲演的李杰。

24:26

艺术的使命在于给予人们精神力量

27:19

iSTART儿童艺术节意味着社会创造力的涌现

30:13

iSTART从一个小小的 i(我)开始

·2022年,iSTART儿童艺术节上做玩具的孩子。

41:21

李杰操盘美术教育项目后的心得

44:57

2023年iSTART儿童艺术节预告

灵感精选

Q1:

在A4美术馆的展览里不乏看到你的身影,你往往会以导览的身份出现。其实,2008年美术馆开始建立,你已经在团队里了?

李杰:对,策展人的工作有时候是搭建公众和展览背后团队(艺术家、跨界的创意工作者等)之间的桥梁,我们可能用的是空间语言、直接的语言,也可能是一本书帮助大家去了解展览。

2008年,A4美术馆刚刚开馆我就来了,但我只是一个被人潮挤进来的观众。我打了一辆“火三轮”坐了将近两小时的车,好不容易挤到目的地。这里居然有一个铺着红地毯的工地,上面有一座画廊,叫A4画廊。有一场这么“高大上”的展览要在这里开幕,大家都觉得稀奇。

·麓湖湖畔的A4美术馆。

2009年,孙莉馆长邀请我给团队做关于美术史各方面的分享,我也在这里策划了一场青年艺术家的展览,是威尼斯双年展的平行展览。2010年,我作为参展艺术家杜撰了一位国外的艺术家,我扮演了他的一个助理,谎称这位艺术家没有到场,我代表艺术家来参加开幕。虽然他的作品没有到,但是我提了一个箱子里面有关于他的所有秘密,来看展览的人就会去阅读这位艺术家的故事。

2010年末的时候,跟孙莉馆长交流的时候,她就说她要让美术馆(当时叫画廊)坚定地走非盈利方向,要组建专业的展览部门及团队。我特别激动,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机构太脆弱了,如果没有专业的学术支撑,它可能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当时,我不知道哪来的使命感:第一个,是觉得在成都有一个机构走非盈利方向是非常稀缺的。第二个,这个机构有很好的学术基因和国际化基因,特别需要人来注入一些能量,本身团队也很棒,所以,我就毅然加入了,也算是一个机缘巧合。

·上图为A4美术馆展出的马克·夏加尔西南首展,下图为冯立个展“Good Night”。

前几年的发展,美术馆都是以特别实验的项目为主,并没有明显的征兆和转向,比如说儿童公共教育或者社区公共艺术。那时候,甚至是我们所在的社区还不成熟,居民没那么多,A4美术馆像一位拓荒者一样。

Q2:

谈谈你作为艺术家之前的创作方向或者创作题材。

李杰:讲了这个部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后来做了很多公共性、社区性的艺术项目了。

我做的第一件作品是给人画手相,虽然我不算命也不相信,但是,我曾经听过一位非常棒的妇科大夫讲述自己的经历。他说他特别会看手相,而且用统计学的方式来看。每天会接触很多病人,他自然而然会去看病人的手,发现病人检查指标中的一些问题,手相会对应着产生微妙的变化。

·李杰和孙莉馆长在小小导览员结营仪式上为小朋友颁发证书。

我又遇到一个巨大的瓶颈,那时候就做了一件事,在我自己的手上画画。因为我无法在画布、纸张上画画,我就看着自己的手每天画一张画,不拍照、不做任何记录,我认为这是一种自我对话和疗愈的过程。画着的时候我发现神奇的情况产生了,居然每天手上的纹路都在变化,它不是固定的,就像你的命运不是固定的。每次画画、每次观看都介入了自己的命运,命运就波动了。我就特别兴奋,特别想跟人分享这件事情,老师可能会鼓励我去做这个计划,如果是计划,我又觉得很无趣。所以,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原则,去找那些不懂艺术的手工者、劳动者去聊。

我开始走进街道,五金铺、录像厅、面馆,但是我受到了很多暴击,为什么?因为白天他们都要做事,晚上要休息,一个陌生人走进的时候,他有很多的猜忌。我就慢慢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后来,发现他们特别愿意给一个过客、一个路人讲述。慢慢的,从100只手到500只手的画像就画下来了。

·《童年美术馆》,李杰著,由乐府文化出品。

我开始走遍了很多地方,那些永远不会踏入的地方,很早很早的事了,而作为个体我去行动的时候,发现了艺术交流的意义。我就突然能够顿悟,远古时代的先人为什么会在洞窟里画壁画。我们只是战胜了一只野牛,战胜了一只狮子,为什么要画画?黑夜中或者在教堂、庙宇中,我们为什么要为那些不识字的人画出宗教里的故事,把建筑构建成带着故事隐喻的空间?艺术不是单方面表达自己,也要产生一些连接,特别是连接不到的部分,而艺术就有某种超越语言的能力。

·嘎嘎宇宙共和国、先知纪元、Little Bang、无墙有壁学校……《童年美术馆》展现了孩子们完成的一个又一个充满着充沛创造力的项目,呈现出丝毫不亚于成人的、富有洞见的新思考。

毕业的时候,除了做手相的作品,我还去和聋哑孩子合作了一个项目,就是让他们看见音乐。听障的孩子们,没有办法听音乐,但是看到弹奏钢琴的手势,他们能读出一些故事。

2016年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和杭州师范大学合作,在iSTART艺术节去为全盲孩子做一些艺术教育的课程,让这些孩子能够通过触摸去认知、改变。艺术是视觉基础的,如果是触觉的又会是什么样的?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收获到了巨大的惊喜。

Q3:

A4美术馆最早是“画廊”,后来后缀为“当代艺术中心”,直到现在确定了美术馆的定位。变化的背后蕴含着什么?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李杰:“A4”,实际上是A区4栋的建筑,所以我会觉得它像是一个没有既定意义的符号。真正往里面填内容的人,不是想象这座建筑应该成为什么样,它是一个包容的容器,里面装了什么内容,内容本身就是大家对于“A4”的想象。这点从最开始到现在都没变。A4美术馆经常有一句话,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但做着就可能知道不要什么了。这是一个面对未知不断探索的孩子,或者是一个青年的状态。

·A4美术馆展出当代摄影作品的展览现场,以及为观众讲解的李杰。

“画廊”到“当代艺术中心”,再到“美术馆”转变的时候,我认为明显有几个点:第一个阶段,因为没有收藏,它不能叫美术馆。“gallery”有几个意思,画廊,也有城市画廊的概念,也是美术馆的一部分,但是它没有收藏。“A4”开始的路线既是小型艺术空间,同时也希望做一个没有收藏,却有公共美术馆的雏形。

A4AB是由A4美术馆在2022年发起的一项以“艺术家书”为开端的的公共艺术项目。美术馆在青年项目中通过建立与国内外艺术出版行业、创作群体及社会大众的集中对话,将当代艺术的公共性流通与成都在地文化互文,并长线立足推动西南地区的艺术普及与跨文化交流,建立共识主动的艺术创作生态,为青年创作者搭建有效的关系网络与系统的扶植平台。

第二个阶段,2010年做“当代艺术中心”,就想做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不管是年轻艺术家,还是年轻策展人,还是一些公益项目、教育项目都可以在这里,它变成了一个通达各个领域的交换地。

·A4艺术书展外场与内场一景。

2016年,改为“美术馆”,有一个关键是要回到公共性。回到老问题,如果说一个城市或者一个社区的美术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做美术馆的人、投资美术馆的人需要,还是市民们需要?或者,这三者都有需要?所以,公共性问题是必须面临的问题。我们的儿童项目或者社区项目是2017年后爆发出来的,但是,前面的项目已奠定了基础、雏形,在这股力量井喷式发展的时候,跟公共受众之间产生了一种连接,就开始慢慢涌现。

Q4:

这十几年来,你一直在陪伴A4美术馆成长,对你自己,包括创作表达,有什么变化?

李杰:有些东西是一开始就注定的,一开始你就想做,而且很多人也需要我们去做。开始肯定没想到这件事情,但是,我认为也有某些连接。是你的基因、这个机构的基因、城市的基因里都有的。

iSTART儿童艺术节是A4美术馆重要的年度项目,于2014年由A4美术馆企划发起,至今已成功举办八届。其核心理念是坚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多维度的艺术项目和项目探究,让艺术真正对孩子的未来成⻓产生积极影响,赋能儿童,用艺术连接儿童与世界,为儿童提供社会化学习与成长的广阔土壤。A4美术馆iSTART项目每年与广泛的教育机构和社区合作,每年与超过2000名儿童,数以千记的共创团队共同研发上百个参与性艺术项目,让公众从美术馆的参与者转变为创造者。

比如像儿童项目,成长过程中,2008年这个时间节点,3月份开馆,5月份就遇到汶川地震。美术馆关门的几个月过后,孙莉馆长跟艺术家一起去灾区,那种现场的震撼直击人心,人在灾难面前是这么渺小。你发现艺术完全无用武之地,最后发现艺术还可以做一点点小事情,抚慰那些失去家园、学校的小朋友心灵的创伤。

对于我来说,我的母亲、我的外公和外婆都是做艺术教育的。从小我家里有很多小朋友,我有一种感觉,我一直是一个孩子王。孩子在一起喧闹的环境里面,我觉得很舒服,孩子们嘈杂、亢奋的状态让我有安全感。

·2014年到2021年,第一届至第七届iSTART儿童艺术节海报。

像我妈妈上一代的教育工作者,他们对孩子倾注的爱贯穿了一生。我到了美术馆过后发现孩子在美术馆里找不到感觉,他们在社会没有发声,你就会觉得为什么我不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做的过程里,你发现自己又想多了,因为“为他们做”变得有俯视的感觉。所以有了后来:我们应该跟孩子平等对话,一起去做艺术。艺术不是一种特权或者特长,是让孩子的创造力去激活美术馆。

再者基于城市,我认为成都的城市基因在2008年产生了非常大的转变,地震灾难给我们四川几乎是无差别的撼动,特别是灾区民众。2008年,人与人之间,在灾难里产生了一种非常深度的共情,以至于成为了一种共同体。那之后,很多朋友还是遥远的他者,多多少少都开始去参与更多的公共事业、志愿者事业或者社会福利事业。在某种意义上,成都的多元、包容、开放有了一个新的提升。

·2022年,第八届iSTART儿童艺术节,主题为“不存在游戏”。

作为一个民营非盈利美术馆,A4美术馆依然有一种天然的使命。在这个时代,如果不能去回应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去给予大家一些精神力量的话,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是一个超级画廊吗?展示一场更大的展览吗?是一个所谓江湖圈子的阵地吗?公共性美术馆的第一要务是要去用艺术去连接去回应时代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比较重要的。如果说有收藏,可以用历史来回应这个时代的问题,对吧?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收藏,我认为应该用“人”来回应这个时代的问题。

Q5:

过去的iSTART儿童艺术节中,共展览了3000多件作品,参与的小艺术家总数超过了9500名,包括培养了100多位小小导览员,甚至200多位4至18岁的小策展人,还有80多位青年教育论坛讲者,以及来自世界100多位艺术家共同推进600多场公共教育活动。成绩的背后,我们能否还原,这个项目到底意味着什么?

李杰:简单来说,是社会创造力的涌现。某个孩子可能说想在美术馆里养蚂蚁,也可能说能不能把美术馆的厕所做成美术馆。你会发现为什么不可以?然后,你会发现美术馆的项目变成了一种可持续的生态。

·左右滑动,查看第一届至第八届iSTART儿童艺术节开幕&展览现场。

我举个片段吧,比如说,三个小女孩在美术馆里创造一个想象中的外星文明。通过美术馆的公开项目,150多个孩子加入了她们的国家变成智囊,6个月的创造过后,在美术馆iSTART项目的一个展项里它变成一个“领事馆”,孩子们可以去介绍这个外星文明的点滴故事,引导其他孩子成为公民。

·第八届iSTART儿童艺术节上的作品“星星说”,呈现了数百位孩子们创作的诗,其中大部分来自乡村儿童。

多年过后,我到成都另外一个学校的时候,我问大家知不知道iSTART?有个小朋友居然从桌子下面拿出了护照本,他说他是嘎嘎国的公民,今年要在iSTART里创造一个古国。

·第八届iSTART儿童艺术节上的作品“大虫洞探秘”,观众将通过穿越黑暗的“虫洞”,体验视障儿童的世界。

其实,这样的项目影响了很多人,现在很多城市,很多空间都在用iSTART的这种模式在推进他们自己的艺术生态变化。

下期灵感嘉宾

毛培懿

环球魔力 创始人ceo

点击收听《灵感成都Vol.09 对话沈长锟 | 把有限游戏玩成无限游戏

点击收听《灵感成都Vol.08 对话肖飞舸 | 美术馆可不可以网红?

点击收听《灵感成都Vol.07 对话Derek | 成都创意,玩出花样

点击收听《灵感成都Vol.06 对话余明旻 | 成都设计,深入社区

点击收听《灵感成都Vol.05 对话汪迅/田雨 | 对美的追求,成都时尚消费的源动力》

点击收听《灵感成都Vol.04 对话Jony | 成都买手,买进世界》

点击收听《灵感成都Vol.03 对话王岳峰/尹利萍 | 成都漆器,凭什么圈粉年轻人?》

点击收听《灵感成都Vol.02 对话李红旗丨就把他乡当故乡》

点击收听《灵感成都Vol.01 对话小酒馆史雷丨玉林路的尽头有什么?》

主创团队

YOU成都

天府生活美学平台“YOU成都”是在成都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谈资创意传媒负责整体运营的一款互联网产品。以多维度、多渠道、全平台覆盖的新媒体产品为基础,提供原生图文内容、视频拍摄、创意策划、资源整合、营销推广、活动执行及文创制作等一站式服务。同时,YOU成都采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手段,以数字地图为基础,以成都生活美学为本底,发现、体验、消费成都,是传播天府文化、营销城市文化、促进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的数字平台。在文博、创意、旅行、设计、生活方式等领域聚合全球成都粉,全网用户突破1500万。

冯伟

创意人、平演品牌创始人、TEDx讲者。以文创行业观察者与实践者的身份从业十余年,洞察创意并衍生到众多生活方式行业;视音乐、艺术、设计、时尚等领域为生活策展之地;先后打造音乐IP《平凡人演唱会》,出品现代舞作品《城事》《我》,还出任多家公司创意顾问,是媒体眼中成都最活跃的跨界创意人之一。万物声学

万物声学是一家专业、标准、快速的全链条数字内容IP孵化机构,专注于原创内容研发、版权运营、品牌内容策划,拥有PMP项目开发体系、产学研及就业实训基地、大项目开发经验。内容开发领域涉及有声产品、音乐制作、动漫及影视、游戏配音、游戏音效制作、原创内容研发、直播孵化、活动策划等。与多家文字版权方、漫画版权方、有声产品合作方、游戏制作方、MCN机构有深度合作,现已成为多家有声平台的优质供应商。代表作品有广播剧《西行纪》《天子传奇》《平原上的摩西》《岩边的禅院》《想见你》、有声剧《斗罗大陆》《科幻世界》《日本沉没》、播客节目《爱情罗生门》《好怪好喜欢》《奇怪的知识增加啦》《多云转晴Cloudy2Sunny》等。

丨指导单位丨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丨制作团队丨

本节目由YOU成都、创意人冯伟、万物FM联合创制

监制:潘媛 冯伟 王冠华

后期:枝桠

节目统筹:栗子

节目运营:吴霏

制作人:顺子 王佳玥 李怡为

视觉设计:罗圩

● ● ●

编辑丨小都

未标注图源丨A4美术馆

原标题:《灵感成都Vol.10 对话李杰 | iSTART从一个小小的 i(我)开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