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书的宇宙里,我能找到一切 | 理想国4月书讯
原创 理想的编辑部 理想国imaginist
《我的天才女友》
本期标题灵感来自《人的疆域》,在卡内蒂的笔记中,他用有关宇宙的比喻来描述自己想读的书:
“我的图书馆由上千册我打算读的书组成,它的增长速度是我所能阅读的十倍之快。我试图将它扩大成一种宇宙,在这里我可以找到一切。但是这宇宙以一种引人晕眩的速度增长着。它永不打算停歇,并且我在自己体内也感觉到了它的增长。”
最近你有哪些正打算读的书?你是不是也期望着能在这些书中找到你正在寻找的一切?春天即将走向尾声,四月的书讯如期而至,希望今天的这些书,也能成为你宇宙中的一部分。
本期书讯中你将看到,钱理群老师的重磅作品《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我为书狂》中凡·高不为人知,嗜书如命的另一面;理想国纪实系列的新成员《育儿放弃》;以独特视角,聚焦自我和当下社会愈演愈烈敏感化问题的《敏感与自我》.....
01.
《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
钱理群 编著
打开现代中国的一种方式,是打开现代文学。
作为“钱理群现代文学课”系列,这本《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实质上就是一部“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它以“现代文学三十年”发展脉络为基本框架,精选 45 位作家、60多篇作品,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回到文学阅读、文学教育与文学史研究的起点与原点,回归文学本身——无论“新编”还是“新讲”,“新”就新在“以作家、作品为中心”。
一个基本事实:文学史的大厦,主要是靠作家,特别是大作家、经典作家支撑的;而作家的主要价值体现,就是他的作品文本。离开了作家、作品这两个基本要素,就谈不上文学史。
从1910年代《新青年》杂志诞生,现代文学三十年,历经启蒙、建构、纵深发展,薪火不息,既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也有周作人、朱自清、沈从文、冯至、萧红、张爱玲、艾青、赵树理、丁玲、钱锺书、废名、穆旦、汪曾祺……整个现代文学史就是一部现代中国人的心灵史,是现代作家作为现代中国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变革与转向作出内心反应和审美反应的历史。
研究问题,输入学理,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主要作者、“大文学史”理念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资深中国现代文学史家——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这一本《新讲》是他的第100部著作,80多岁写于养老院,也是钱理群文学史著述系列的“收官之作”。他说,依然只具有“有缺憾的价值”。他还说,教育没有文学,人的生命中没有文学,就失了“魂”,会导致民族的精神危机。
02.
《中国思想史》
钱穆 著
这本书讲述了中国从春秋中晚期到现代社会的思想史,共分四十四章,紧扣中国历代主要的思想家及其思想的要点,全部中国思想史的关键人物和思想俱已囊括。
这本书是钱穆先生为“现代国民基本知识丛书”的约稿而写成的,所以考虑到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写得极为平实。作者反对套用西方哲学的写作方法和评价体系来写作中国思想(比如冯友兰),维持中国固有的思想研究体系和方法,坚持从人生哲学的角度切入中国思想史内部,由此从中国思想的特有角度出发,提出独特的“人文教”的卓绝见识。
钱先生学问精纯,思想疏通知远,文理密察,以细针密缕的功夫,作为平正笃实的文章。
——林语堂
钱穆先生是研究中国思想一位罕见而成就卓越的史学家,他研究中国历史与思想的方法为观察这个蜩螗的时代提供了广泛的视野。
——狄百瑞
03.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
钱穆 著
这本书初名“中国思想里几个普泛论题”,由钱穆先生在台北的几次讲演集结而成,包含“道理”“性命”“德行”“气运”四部分,以及“补篇”。
钱穆先生撰写此书,意在拈出当时中国社会人人习用、普遍流行的观念与名词,由此上溯全部中国思想史,由浅入深,凭众所共知共喻,阐述此诸观念诸名词之内的含义,及其流变沿革,相互会通。
当代中国史学大家钱穆一生以学术为志业,为历史研究与历史教育劳心尽瘁超过一甲子,其历时之久与影响之深,当代几无人能出其右。
——叶海烟
钱先生是极少数能与当代流行的思潮相抗衡的杰出学人。
——狄百瑞
04.
《中国学术通义》
钱穆 著
钱穆先生离开大陆后,撰写了多篇论述中国传统学术之独特性的文章,《中国学术通义》即此类文章之汇集,收文十四篇。
书中,钱穆先生以通儒眼光,对中国史学、中国文学、儒学、朱子之学、经史子集之学做了通俗易懂的概论式评述,指出:中国学术自有独特性,其重人尤过于重学,重内尤过于重外,重道尤过于重艺;吾人非了解中国学术之独特性,无以了解中国文化之独特性;了解中国旧学,不当以西方学术成规为准绳。
钱穆先生还就师道、学风、德性、辨志、治学门径等话题分享切身体会,可资有志者借鉴。
治国史而以学术流变为基底,直承儒统,独立开辟,不倚傍前贤时俊,是钱学的特点。……“国学大师”之名,章太炎之后,唯钱穆当之无愧。
——刘梦溪
钱先生的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博大精深,并世无人能出其右。
——杨联陞
05.
《狐狸》
[荷]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刘伟 译
狐狸不属于野兽,不属于我们人类,也不属于神灵。
她是一个永恒的偷渡者,一个在世界之间穿梭自如的移民,被抓到逃票时,就会用尾巴玩球,表演她廉价的小把戏,目光极为短浅地将观众转瞬即逝的赞叹当成了爱。那是她的荣耀时刻。
其他的一切都是恐惧的历史:逃避猎人的子弹、不停狂吠的猎犬、迫害、殴打、舔舐伤口、羞辱、孤独和廉价的安慰——一串鸡骨头做的手摇铃。
狐狸是作家的图腾。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Dubravka Ugrešić,1949—2023)
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在萨格勒布大学就读期间,主修俄语文学及比较文学,并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留校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工作,于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1年,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杜布拉夫卡因公开反对战争及民族主义,遭到国内舆论的猛烈攻击,于1993年被迫离开克罗地亚。此后,杜布拉夫卡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1996年定居荷兰阿姆斯特丹,从事小说创作、文化评论、翻译、文学研究及编辑出版等工作,致力于推动母语的开放性,维护文化的连续性。
著有《渡过意识之流》《谎言文化》《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多谢不阅》《疼痛部》《Baba Yaga下了一个蛋》《狐狸》等作品,已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获南斯拉夫NIN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国际布克奖提名,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短名单。
杜布拉夫卡坚持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作,但拒绝承认自己是克罗地亚作家,她将自己定义为“跨国界”或“后-国家”的写作者,并于 2017年参与签署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及黑山知识分子及公众人物联合发起的《共同语言宣言》。
06.
《疼痛部》
[荷]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 著;姜昊骞 译
来自一个已不存在的国家,教授一门四分五裂的语言,我像童话里的龙一样吐出舌头,然后它就分岔了: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波斯尼亚语、斯洛文尼亚语、马其顿语……
一门如此令人痛苦的语言,一门从来没有学会描述现实,与人对于现实的内在体验同样复杂的语言,能够讲故事吗?
一开始都是这样。或者那样。他们做了那件事,去了那里,然后来到荷兰。流亡者的叙事是没有日期的。短短的“战后”发生了太多的事,他们的心理时钟在重压之下坏掉了。一切都坏掉了。地点和时间分成了“以前”和“后来”,生活分成了“这边”和 “那边”。他们突然间没有了证人、父母、家人、朋友,乃至借以重构生活的平常见到的人。没有了这些可靠的中介,他们被抛回了自身。
在媒体化的世界里,一切都不是真实的。记忆经过许多个中介,以朱丽叶·比诺什或红白蓝编织袋的形式出现,将我个人的疼痛翻译成我的语言。只有这一件事是真实的。
疼痛是无言的、无用的,却唯一真实的证人。
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Dubravka Ugrešić,1949—2023)
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在萨格勒布大学就读期间,主修俄语文学及比较文学,并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留校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工作,于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1年,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杜布拉夫卡因公开反对战争及民族主义,遭到国内舆论的猛烈攻击,于1993年被迫离开克罗地亚。此后,杜布拉夫卡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1996年定居荷兰阿姆斯特丹,从事小说创作、文化评论、翻译、文学研究及编辑出版等工作,致力于推动母语的开放性,维护文化的连续性。
著有《渡过意识之流》《谎言文化》《无条件投降博物馆》《多谢不阅》《疼痛部》《Baba Yaga下了一个蛋》《狐狸》等作品,已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获南斯拉夫NIN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国际布克奖提名,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短名单。
杜布拉夫卡坚持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作,但拒绝承认自己是克罗地亚作家,她将自己定义为“跨国界”或“后-国家”的写作者,并于 2017年参与签署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及黑山知识分子及公众人物联合发起的《共同语言宣言》。
07.
《可是,我开的是书店》
孙晓迪 著
2017年,孙晓迪怀着对独立书店的美好想象,在沈阳创办了离河书店。开了没两个月,她就发现一切都跟她想的不一样。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大的问题是挣不到钱。
在这本书里,孙晓迪毫不遮掩地讲述了开书店这件事带给她的痛苦与愤怒。她痛骂跟书店抢资源的电商平台,嘲讽走进书店的各种奇葩顾客,也劝说过很多想开书店的人,让他们离书店远一点。不开书店的人不会知道:书店并不是美好无垢的桃花源,只是一桩尘世中的凡俗生意。
疫情三年,离河书店生死飘摇,几乎每个月都在倒闭的边缘挣扎。是陪伴离河书店一路走来的忠实顾客们给予的支持与温暖,让孙晓迪几番犹豫,还是顽强地把书店开了下去。
“不开书店的理由有一万个,但只有一个,也能让我坚持开下去。喜欢书店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需要我,需要我的离河书店,那我就陪着他们把书店永远开下去。”
08.
《大席宴》
刘东明 著
《大席宴》是民谣音乐人、写作者刘东明首部文字作品,由17篇小说与17篇散文构成。同名小说《大席宴》塑造了大厨刘真宽这个极生动的形象,亦铺展开山东大席宴的风俗人情。其小说写市井百态、乡野传奇、少年心事、动物心曲,时而朴素鲜活,时而怪诞生趣。其散文写家乡美食和行旅见闻,写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与友人,写成长往事与乡愁记忆,诚恳平实,余味悠长。
潜行于音乐和生活的两边,作者用文字描绘出一个真实而充满野趣的自在世界:喜爱拉魂腔的五奶奶,石头城下起的瓢泼黑雨,名叫大会的傻孩子,情窦初开的少年,枉死的富豪李百万,陷入幻觉恋爱的年轻人关飞,一条叫阿明的流浪狗,疤瘌眼剥狗人,消失的鞋匠,“迪斯科”发廊,下岗的“王母娘娘”,写得一手好字的山野樵夫……大地上行走的人,生活中流淌的歌,作者以对生活的敏感观察与诗性想象力,写就一部世纪末乡镇生活的浮生录,亦是一个音乐人的成长叙事诗。
好的民谣与食物,都有大地的味道、庄稼的味道。刘东明这本《大席宴》就是这样,写的是吃,也是生活,是与我们日日相亲的人情世故。
——叶三
刘2的新书大席宴很好吃,有嚼头的故事有味道的人,有烟火气的生活……最终化成有生活底蕴的歌!
——周云蓬
东明的文字,像他的人一样,话不多,明明白白的。
民谣不只是歌曲,它是叙事;音乐不只在琴弦上,也在文字里。
在东明的《大席宴》,这两样都有。
——张玮玮
09.
《我以文字为业》
[美] 厄休拉·勒古恩 著;夏笳 译
阅读 写作 批评 行动
六十八篇散文 一部“思想自传”
“艰难的时代要来了,在那样的时代里,我们将会需要另一些作家的声音,他们能够看到与我们当下不同的生活方式,能够穿过我们饱受恐惧之苦的社会,穿过其对技术的痴迷,去看到其他生存道路,甚至能够想象希望的真正土壤。我们将会需要能够记住自由的作家——诗人,富有远见的人——能够把握一种更大现实的现实主义者。”
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1929—2018),美国小说家,幻想文学大师,科幻新浪潮运动代表人物,以“地海世界”系列、“海恩宇宙”系列(含《黑暗的左手》《一无所有》等)闻名于世。
勒古恩一生获奖无数,包括 8次雨果奖、6次 星云奖、24次轨迹奖,以及美国国家图书奖、世界奇幻奖、卡夫卡奖等二百余项世界文坛重磅大奖。哈罗德·布鲁姆将其列入美国经典文学作家。200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将她列为作家与艺术家中的“在世传奇”。2014年,荣获美国文学杰出贡献奖。2016年,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
10.
《育儿放弃:被困住的母亲与被忽视的女儿》
[日] 杉山春 著;烨伊 译
二〇〇〇年十二月十日,日本爱知县发生了一起女童死亡案。一对年轻父母将年仅三岁的女儿真奈放进纸箱近二十天,在此期间真奈几乎没有任何进食,最终饿死。此时他们还有一个一岁半的儿子,而母亲雅美还怀有身孕。
这起案件震惊了整个日本社会。杉山春是一名纪实文学写作者,也是一个男孩的母亲。她历时三年半,多次采访涉案父母及其家属、儿童保护组织与医院等多方人士,搜集法庭审判资料,最终详尽客观地还原了案件的全貌,深刻揭示出其背后个人的与社会的种种深层原因,也发出疑问:为什么被指责、被定罪的总是母亲?
本书是一部聚焦日本“育儿放弃”社会现象的纪实力作。真奈之死绝非特殊个案,它是三代女性生存处境的集中投射,是现代社会育儿环境引发的悲剧。在这本书中,你会读到,当一个女孩成为母亲,她可能会遭遇到的一切。它也折射出在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的社会,每一个女儿、每一个母亲内心最真实而隐秘的痛苦。
在一个默认母亲承担主要育儿职责的社会里,真奈之死绝非特殊个案,在结构性性别不平等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作为个体的需求很容易被轻视或是彻底忽视,一旦出现问题,就容易成为站在问题靶心的那个人,被议论、被谴责、被定罪。从这点上说,非常感谢本书,对女性而言,是一次重要的“看见”。作者客观、详实地记录了这起极端案例的来龙去脉,似乎与我们平静的日常生活无关,但在阅读中,我从头到尾没有产生过猎奇的心态,反而常常被一些细节牢牢锁住在字里行间,真实地体会到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内心真实而隐秘的苦痛,往深里陷了去,有时候会自问,究竟为何会如此?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母亲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除了是妈妈之外,她还是谁?
——姜泓舟(媒体人、作家)
对这起残酷无比的案件来说,唯一的救赎恐怕就是得到了本书作者杉山春的关注。这样说大抵没有言过其实。杉山春以细致的采访和坚韧不拔的意志闻名,她在被告服刑期间和他们见面,持续和两人通信,整个采访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彻查到底”。为了调查案件,她默默奔波了近四年之久,最终用摒弃了一切多余情感的文字,几乎写下了案件的全貌。
阅读本书时,读者恐怕会觉得很多内容似曾相识。例如自己小时候忽然被母亲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难,父母之间冷冰冰的气场,孩提时费解的母亲和祖母(也就是婆媳)的不睦,还有婚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在婚后日益增大时,近乎“无可挽回”的感受。
家庭和地区关系绝不会崩坏殆尽,它们将拼命地、不停地探索,以新的形式重生——作者忠实于非虚构写作的准则,坚持“用事实说话”。虽然没有高声呼吁,但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这样的期盼。
——[日]野村进(非虚构写作者)
11.
《敏感与自我》
[德] 斯文娅·弗拉斯珀勒 著;许一诺 包向飞 译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忙于调整合理的限度。可以说的边界在哪里?什么时候触摸变得让人厌恶?本书作者后退一步,揭示了冲突的核心:自我和社会的日益敏感化。
聚焦敏感,围绕身体、心理、道德、审美四个维度,本书介绍了从中世纪早期到现代的敏感发展史,以辩证的角度,结合不同时代哲学家、心理学家、文学家对敏感的讨论,涉及诺贝特·埃利亚斯的文明史、尼采和列维纳斯的哲学观、卢梭和塞缪尔·理查森的小说、弗洛伊德的创伤分析、巴特勒的语言行事观、托克维尔和罗尔斯的平等观等,分析当下的创伤、语言伤害、性别问题、同情的限度以及高敏感性人群,引导我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分裂社会的身份政治,走出 “囊泡化”的傲慢。
12.
《我为书狂:凡·高的私人阅读史》
[意]马里耶拉·古佐尼 著;陈玮 译
“我对书籍有种无法抵挡的激情。”
“书籍、现实和艺术,对我来说就是同一种东西。”
——文森特·凡·高
为画痴狂的凡·高,同样嗜书如命。在存世的903封往来书信中,凡·高提到了数百部作品,包含200多位作家,涉及英语、法语、荷兰语、拉丁文4种语言!
凡·高的私人阅读史,映照一生的思想轨迹。青年时期,艺术品图录、博物馆导览手册和画家传记奠定了凡·高的美学基础;而米什莱、雨果那些充满革命力量的书籍,则唤醒了他内心的真正渴望——绘画和阅读;在精神崩溃与理智交替上演的阶段,他选择重读斯陀夫人、狄更斯、莎士比亚,在文字中获得慰藉……
书不仅在精神上滋养着凡·高,也成为他艺术的缪斯。在短暂的艺术生涯中,他至少创作了25幅表现阅读和书籍的画作。通过仔细比对,我们能在画面中发现龚古尔兄弟的《热米妮· 拉舍特》、莫泊桑的《漂亮朋友》、斯陀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狄更斯的《圣诞故事集》等等。本书尽可能将原书封面、内文与画作并列展示,在视觉和观念层面建立起一种对话:一方是凡· 高作为画家所创作的作品,另一方则是赋予凡·高灵感的重要作家和插图作者。
为探寻凡·高在阅读方面的信息,作者爬梳现存903封凡·高与亲友的往来书信、家庭档案,亲赴阿姆斯特丹的凡·高博物馆、国立博物馆,以及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图书馆、米兰公共图书馆等机构,搜集并查阅凡·高信中引用过的上百部著作。本书收录了凡·高读过的40余种书籍实物照片,很多材料首度公开。
13.
日本摄影家系列
《迈向另一个国度》
[日]森山大道 著;苏志豪 译
这是不仅席卷日本,也征服了全球的森山大道。
一代传奇大师在他“从心所欲”之年,沉淀回顾在纽约、夏威夷、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的摄影旅程,回味与生命中数位女性的暧昧情愫,演绎平交道、动物园、新宿、大久保的日常风景,追忆与妻子共进餐点的黄昏和探访中平卓马的雨天……这位少年心气的扫街大叔的影像作品,充满直接、原始而强烈的情绪,而此一随笔集书写的是日常生活与内心的隐秘记忆,虽然并未直接谈论摄影之道,却披露了滋养其艺术创作的精神源泉,读来晦暗幽深,而又真切动人。
原标题:《在书的宇宙里,我能找到一切 | 理想国4月书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