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50多位院士齐聚合肥!106亿元项目现场签约!

2023-04-24 15: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50多位院士齐聚合肥 追星就追科学家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

4月24日,2023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启幕,这场以“ 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为主题的活动吸引世界目光。

今天的活动现场,来了各领域约1200名重要嘉宾,一大批专家和国际航天界知名人士共同探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50多位院士齐聚科创之城合肥,“追星就追科学家”在合肥人的朋友圈点燃热潮。这座“科里科气”的城市从来就不缺少对科学的尊重和追求,让“航天热”、“科创热”变成了市民追逐的“天天热”。

启动仪式上,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

“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现场。

会上颁发了2022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获“钱学森最高成就奖”,10名航天工作者获得“钱学森杰出贡献奖”,3支团队获得“航天创新团队奖”,290名优秀个人获得“航天贡献奖”。2021年度“航天国际合作奖”获得者何塞·黑蒙多、2022年度“航天国际合作奖”获得者卡尔·伯奎斯到场领奖。

“中国航天基金会奖”颁发现场。

活动中,国家航天局向3位2023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颁发聘书,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陈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

计划搭载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发射的两颗鹊桥通导技术试验卫星分别正式命名为“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命名源自安徽黄山主峰“天都峰”。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学院举行揭牌仪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授予“中国航天日”旗帜。

“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发布现场。

系列航天成果发布的同时,也引起不少人的好奇——为什么“中国航天日”会设在4月24日?为什么这一盛会“花落合肥”?

4月24日 太空传来中国的声音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仅仅一个月后苏联第二颗人造卫星升空;1958年1月31日,美国也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一号”。美苏相继发射卫星成功举世震惊,也在中国科学界引起了震动,科学家们开始考虑研制中国自己的人造卫星的问题。

其实,早在1956年10月,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从美国归来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出任院长,这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创建。1958年,中国科学院把研制人造卫星列为第一项重点任务,也被称为“581”工程。

卫星最初的研制环境可谓“一穷二白”,刚刚组建的第一设计院既没有办公地点也缺少必要的图纸和资料。缺少办公桌,技术人员们就趴在水泥地上设计图纸,凭借着一把老虎钳、两把锉刀、几张铝皮和几块三合板,便开始了中国卫星和火箭的最初设计研制。在研发人员的艰苦奋斗下,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自己研制的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拖着巨大的火焰奔向太空。15分钟后,清晰嘹亮的《东方红》响彻全世界,向全世界各种型号的收音机转播,从此打开了中国通向太空的大门。

如今,在我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征程中,“东方红一号”已不仅仅是一颗卫星的名字,它更多地凝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承载起了一个国家的荣誉。自2016年起,国务院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旨在弘扬我国航天精神,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东方红一号” 闪耀合肥元素

合肥与航天的关联,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说起“黄山”牌电视机,不少老合肥人都备感亲切,也备感骄傲。因为它,合肥与青岛、顺德一起并称为国内的“家电三极”。但少有人知道,作为“黄山”电视机的主要生产厂,合肥无线电二厂当年还曾为“东方红一号”生产过部件。

当时的合肥无线电二厂。

1955年,合肥模型厂成立。合肥模型厂除了生产各种工艺模型外,还生产少量的教学仪器。当时安徽电子工业刚起步,为了尽快发展安徽电子工业,省工业厅研究决定由合肥模型厂来试制生产电子管收音机。经过厂里技术人员连续几个月的科技攻关,终于在1957年7月试制生产出第一批三台电子管收音机,将其命名为“黄山”牌,自此,“黄山”牌电视机慢慢打响。

1970年,合肥模型厂和一些元件厂合并,改名为合肥无线电二厂。也就在这一年,合肥无线电二厂有件大喜事。

“东方红一号”卫星。

1970年4月24日,太空里第一次响起了《东方红》乐曲,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而“东方红一号”上就有合肥无线电二厂生产的部件。此外,原合肥市五金三厂也曾为“东方红一号”生产过相关元件。

盛会花落合肥 点燃“科里科气”

很多人好奇,这场航天界盛会为何花落合肥?创新资源、产业基础、率先布局、空天谋划,无疑成为合肥“追梦苍穹”的优势和底气。

看创新牵引——合肥拥有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科创支出占比“领跑”全国,大科学装置全国领先。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北斗导航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数据与应用中心等基础上,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科大三方共建的“深空探测实验室”于2022年2月正式在肥揭牌,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新华社融媒体“新华地球”等国家级平台相继落户,将成为合肥承接国家重要科技任务的重要依托、吸引高端人才和前沿技术集聚的重要载体。

看产业基础——卫星制造方面,基于中国电科38所、量子国家实验室的卫星载荷设计、制造能力,新引进的银河航天、天仪研究院等企业,将填补卫星总体制造空白。卫星发射方面,合肥主导或参与发射了巢湖一号、墨子号、天链二号、高分十号等多颗卫星,“巢湖一号”与“海丝一号”实现组网观测。

看率先布局——2021年底以来,合肥市瞄准战新产业“新赛道”,抢抓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重大机遇,建立一个工作专班、一项产业专项规划等“八个一”推进机制,坚持内培外引、重点突破、链条发展,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空天信息产业集群。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新签约空天信息类项目共31个,协议投资额超200亿元。已汇聚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创新平台近70家。

看空天谋划——围绕高新区聚焦打造空天信息核心园区,中安创谷挂牌“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园”,将空天信息产业纳入“未来科学城”空间规划,建设空天信息产业专业化标准厂房,按照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地面设备、终端设备、数据应用、太空探索、测试平台等产业环节,集聚产业上下游企业与项目,加速制造项目招引与科技成果转化。

106亿元项目签约 “深空科学城”闪耀登场

在航天领域重大信息发布及签约环节,国电高科天启合肥总部基地项目、银河航天合肥星座产业项目、太空星际InSAR卫星星座项目等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投资额达106亿元。

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产业方向重点聚焦商业航天卫星星座建设、卫星载荷等航空核心关键部件研产等领域。随着这一批项目的落地签约,将完善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链建设、实现多细分领域同步快速发展。

开幕式上还首次发布了深空科学城概念性设计规划。据介绍,合肥深空科学城将开展战略性、前瞻性技术研究,打造成为深空探测综合性研究基地。根据概念性设计规划,深空科学城将分为8个功能区,重点布局大科学装置等,搭建科技成果落地和新兴产业发展平台,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人才高地。

“合肥深空科学城”概念性规划发布。

此外,开幕式上,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大深空探测学院揭牌。

当市民在合肥天鹅湖边观看“中国航天日”主题灯光秀的时候,自豪和期待充满心间。在浩瀚宇宙中,我们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上可观风起云涌,下可测地理万千!我们憧憬,更多中国神话变成现实!我们期待,更多中国足迹留在太空!我们盼望,更多中国红闪耀宇宙!

仰望星空,星并不远、梦并不远,只要你踮起脚尖。张开双臂,一起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原标题:《50多位院士齐聚合肥!106亿元项目现场签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