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范晓虹:基础教育学段也需要全球胜任力教学实践

2023-04-24 14: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3年4月12日,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范晓虹在以“新时代青少年国际胜任力培养的需求与实践”为主题的国际学校对话上发表以下观点:

在高等教育的圆桌对话中,张宁主任提到,在中国参与全球化治理的过程中,未来在六个领域急需100万非常出众的具有国际胜任力的人才,但我想说,等到高等教育一切就来不及了,所以由衷地希望在座的各位以及社会各界都能够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这个阶段。

今天探讨的话题是青少年的国际胜任力培养。我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校长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们是敏锐的洞察者,他们是深刻的思考者,他们拥有行动力,也有极强的影响力。

在基础教育这一阶段,孩子们越来越多地以多种形式去观察、去了解、去参与全球化的世界。其实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应该说是让我们能看到充满希望的,他们可能有很任性的那一面,但是他们也更有爱、更充满爱,他们对宠物的关注是一种爱,他们对全球性话题的关注其实也是一种爱。有这样好的一种基础,其实教育就在于还要有更多的引导,这也是为什么能源危机、全球安全挑战这样的话题也会跟我们在小学、初中、高中就读的孩子有关系。教育是做什么的?教育肯定就是要让孩子们具备一种能力,未来能够更好地参与这样的事务。

2017年经合组织(OECD)发布了《全球胜任力框架模型》,而且这个模型在2018年开始就全面地纳入到PISA测试当中,也有相应的测评框架体系。2017年的报告名字叫“为了一个包容世界的全球胜任力”。报告中指出,青少年其实要具备四种能力,这四种能力被认为是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必备能力: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积极的行动。有了这样一个全球胜任力的框架基础之后,其实全球各个国家对于这块的研究也都在不断地推进,到基础教育学段以后我们也会有很多的思考以及应用。同样是在2017年,清华大学发布了自己的《清华大学全球战略》,首次提出将全球胜任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我想这也是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的。在清华的全球胜任力当中就提出来了三个维度六项指标,努力使我们的人才具备在国际与多元文化环境中有效学习工作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在基础教育中,就一定是具体的教育实践。

托福昨天刚刚发布新版改革标准,写作任务等都在发生变化,这些都是在顺应时代。在未来的交流中,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基础的。清华大学提的全球胜任力三个维度六个指标,其中认知维度的第一项就是语言,描述的第一句叫作能够用母语和至少一门外语,可以和别人做合适的沟通。

(本文根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国际特色学校分会副理事长范晓虹在由全球化智库(CCG)和ETS中国主办的2023国际人才培养与发展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