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去福建,玩点高级的

2023-04-24 11:0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刁像 地球知识局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福建非遗故事

作者:刁像

校稿:朝乾 / 编辑:澄澈

提到福建,人们往往会想到武夷山和大海两大山水自然风光。实际上,福建在文化层面上也有着一类“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地域特色,这就是非遗资源。

依山傍海的八闽大地

与美丽的宝岛隔海相望▼

两宋时期,诸多文人墨客、豪门贵胄举族南迁至闽地,福建文化得到空前发展。民间工艺美术也发展繁荣进入黄金时代,并沉淀出诸多传世流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千百年来

中原人士不断举族迁徙入闽

在这片秀美山川留下历史印痕

(福建初溪土楼群,图:shutterstock)▼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福建,非遗造物独特的文人审美风格、具有浓郁的书卷气,彰显出闽地的独有特色。但是,非遗在公众视角下的认知往往抽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往往是一头雾水。

恰如皮影戏中琳琅满目的色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多种多样的

(图:图虫)▼

幸运的是,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对非遗文化传承的关注度不断加强,福建的许多世界级非遗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此外,关于非遗的宣传普及,新的模式也在全国各地被不断地尝试着。

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正在热播中。《非遗里的中国》便是通过“非遗+”的模式,同时聚焦传承与创新,让非遗“活”起来、“潮”起来的新尝试。

在新一期节目里,节目组通过走进福建,将非遗技艺“创新呈现”进行年轻化表达,在各项沉浸式互动体验中,也为大家展示非遗蕴含着的东方智慧。

兴化府的木雕

众所周知,一档实景节目,选景非常重要。在《非遗里的中国》中,能够反映福建莆田发展史的“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便成为展示福建各种非遗绝活的“舞台”之一。

兴化是莆田的古称之一

如今在老城区仍能寻觅到历史的痕迹▼

莆田木雕,是福建省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现在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技艺的兴起时间,正是莆田社会经济得到大发展的唐宋时期,后来在明清时期又加以盛行。

用料考究

纹饰华美

刀法圆熟

(图:壹图网)▼

莆田木雕出现在“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节目组这样安排设计,让“活化石”遇见“活化石”,将多个相关要素统一组合与串联,形成了叙事系统的完整性和画面感,比单一事物的描述更显生动活泼。

刀刀入木,刻出方寸乾坤▼

在这档节目中,节目组请到了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之一的郑春辉老先生。郑老先生亲手创作的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采用精微透雕方式,获得了吉尼斯最长的木雕记录,长达12米。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这件长达12米的木雕,可谓是十足震撼。一棵近四米直径的圆木上,既有为了在其中雕刻一根绳子,最细的部分只有三毫米细,又有“绳的纹路”“微观人物”等细微雕刻。

另一方面,通过精绝技法、栩栩如生的制作技艺,郑老先生实现了把中国古画从二维转为三维的“升级”,这就与传统绘画的视觉空间有差异了。

就比如观赏透过城楼的长街,热闹非凡的集市被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这是绘画所表现不出来的场景,甚至“叮叮当当”的驼铃之声,都自带BGM地从木雕中响了起来。

更绝的一点在于,这件木雕作品,实际上是双面作品,共雕刻了两幅《清明上河图》,其背面是清宫画院版的《清明上河图》,原画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郑老先生之所以要这样设计,其原因便是想把两岸不同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合在一棵树上创作,寄予着两岸对传统文化的共同传承,“血浓于水,同根同源”的情谊在这一刻体现地淋漓尽致。

非遗技艺的形象表述,最怕的就是一个“生硬”,如何将其活泼地展示,或者说是给其一个“新生”,让非遗和大众之间存在互动感,形成一个新型的非遗形象,同样至关重要。

节目组便为此留了一个彩蛋,郑老先生还想继续挑战自己,打造一件穿越24座城市的《京杭大运河》木雕作品,超越目前已有的《清明上河图》。这是一幅百米立体的木雕长卷,其图稿设计由郑老先生自己完成。

观察两幅作品的参数,即可一窥端倪,《京杭大运河》的创作载体为一棵五六百年的树龄、三十吨重、19米长、3米高的树木,气势壮观。

在节目中,诸位嘉宾与非遗技艺形成了巧妙的结合。嘉宾们除了现学一系列非遗制作技艺向观众展示外,还参与了《京杭大运河》的第一刀创作,极具互动感。这让观众感受到,非遗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它还在我们身边,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指不定哪一天就会与其相遇。

福建,文雅的非遗

莆田木雕在当今时代的新的发展足以让人震撼,对于非遗文化而言,福建的诸多饮食类非遗也极其精美,有的品类也有发展创新。

最美不过

那一缕人间的烟火气

(图:壹图网)▼

在《非遗里的中国》中,节目组对福建当地特色的少数民族美食——畲族乌饭,进行了介绍,让观众了解这一非遗技艺。

畲族乌饭,用乌稔树叶粉碎以后泡成汁,再结合白色糯米以及大枣和莆田特产桂圆泡制而成。经过农科院鉴定,畲族乌饭有30多种营养元素。伴随着畲族歌的旋律,“一粒乌饭,表贵心”,双手拿乌饭献给贵宾,别有一番礼节情意。

为了展示福建有多好“吃”,节目组可谓是煞费苦心,寻找到了一系列类似畲族乌饭的饮食类非遗技艺,比如从清代传承下来的用模具制作的红团、馅多而不破的仁寿灌蛋、需要掌握独特运动技巧才能制成不断的福州线面等等。

除了传统饮食类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方面也是节目关注的焦点。世人皆知福建茶叶出彩,关于其相关作品早已是汗牛充栋、持续至今,如何在这一全球人民都知晓的话题中寻找冷知识,让人们了解一个前所未知的福建茶叶,就具有一定难度了。

钟林毓秀的自然本底

是出产高品质茶叶的必备条件

(图:壹图网)▼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福建,茶叶也可以变成一种创新食品。节目组便将目光锁定在了一桌“意境唯美”的因时、因人、因节气而饮的白茶宴。

本色天然精采制 纤尘不染鉴其心▼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事情,以往被用来喝茶的茶叶,竟然有一天能够被作为食材,通过节目组的选材解读,福建茶叶的形象便在此立体了起来,被赋予了新的蕴意。

福建的饮食类非遗令人惊叹与赞不绝口,而福建的技艺非遗则会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节目组选取了一个最具有视觉冲击的项目——地方剧种。

比如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莆仙戏

(图:壹图网)▼

莆仙戏是莆田地方戏剧,采用当地语言表演。别看是地方戏剧,它却是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也可以说是中国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表演古朴优雅

唱腔婉转圆润

(图:壹图网)▼

在《非遗里的中国》中,节目组邀请到了登上过今年春晚的两位莆仙戏表演者,特意以新的表演形式,为观众带来一千多年传承于莆仙地区民众中的戏剧瑰宝。

珠玉五千篇 余韵万里长▼

诸多福建地区的非遗技艺密集涌现,带给观众一场未曾见到过的视觉盛宴。

非遗,也要新的传承

在以往的非遗节目中,大多数是通过记录和展示非遗技艺的流程,讲述非遗传承人之间的故事,而《非遗里的中国》则将非遗文化呈现在了户外沉浸式体验互动的真人秀节目形式中,给非遗文化传播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节目通过打造非遗街区的全新叙事空间,为观众带来了非遗文化的全方位体验。观众们可以亲身参与到非遗传承人的创作过程中,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在叙事视点上,该节目着眼于非遗传统与时代创新,让观众更好地理解非遗文化的现代价值。

在叙事手法上,该节目不仅仅采用了体验互动的形式,还运用了技艺小片、秀演等多种形式,对非遗进行更加艺术化、多元化的生动展示。

比如晋江布袋木偶戏,已经在福建闽南地区流传有1000多年的历史。想要熟练表演并不容易,需要长期刻苦学习和训练一系列手指操。

方寸小舞台 指掌大乾坤▼

但在节目中,通过对厦门大学跨学科团队关于晋江布袋木偶戏的机械臂研发,让人忍不住进行思考。很多人会觉得,作为新生的机械臂,目前阶段即使再智能,也无法模仿人的情况和表达,最重要的仍是传承人的指导。

但也有一些人会觉得,机械臂仍需要继续学习,但它最终也会越学越聪明,逐步把木偶表现得活灵活现。开放式的话题,让延传了1000多年历史的非遗,更加具有多面性。

与新时代科技创新突破的结合,也是《非遗里的中国》中的一大亮点。在节目中,制作组把大量笔墨用在了介绍一个最近几年新鲜出炉的国之重器——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

造船于闽 向海而兴▼

再通过“雪龙2”号性能方面的相关科技突破,引出福建传统重要技艺——水密隔舱。进一步阐释,第22代传统非遗福船传承人的刘细秀,仍旧使用传统技艺、材料,还原仿制福船非遗的民间坚守故事。

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只是节目创新结合的一部分。像前文提到过的白茶宴、莆仙戏的新演出形式,就是与旅游文创相结合的创意;一开始提到的挑战百米木雕,则是与奋斗不息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琳琅满目的节目菜单

哪一款最能吸引你

(图:《非遗里的中国》)▼

除了在叙事手法上的创新,该节目还引入了互动元素,通过嘉宾的参与,让节目更加具有参与感和互动性。嘉宾们可以在节目中学习非遗文化的基础知识,了解非遗技艺的流程和技巧,并在现场亲身参与到非遗技艺的创作和传承中。这种互动的形式,不仅可以加深观众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可以激发观众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在聚焦传承与创新之外,《非遗里的中国》其实也在传达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非遗文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非遗里的中国》这档节目,通过生动的形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让观众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非遗传承人的辛苦和艰辛,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进一步加深了观众们对非遗传承的认识和尊重。

希望这样的节目越来越多,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虫创意

END

原标题:《去福建,玩点高级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