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蓝厅论坛|78国代表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格局都说了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 陈沁涵
2023-04-22 14:01
来源:澎湃新闻
大国外交 >
字号

4月21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埃及前总理沙拉夫等出席论坛并发言。

这是蓝厅论坛首次走进上海。澎湃新闻了解到,此次论坛共邀请到包括中国在内的78个国家的政要、专家学者、工商界代表、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国际媒体代表,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中外关系、全球治理等话题进行讨论。

开幕式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胸怀天下,我们实现现代化不是为了孤芳自赏,更不是为了“本国优先”,而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新机遇。中国式现代化版权属于中国,机遇属于世界。我们愿同各方同舟共济,携手共进,推动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共创世界更加美好的明天。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发表致词。“中国提出并推动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这表明一个新的世界完全是必要和可能的。”她说,在这个因为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产业链中断以及以回流为特征的去全球化运动而导致的碎片化的时期,这一点至关重要。

冈比亚外长坦加拉表示,中国成功的现代化告诉我们,有四个关键因素值得在全世界范围内倡导。第一,实现现代化有多种途径。第二,每个国家都拥有不可剥夺的权利来实现其特有的现代化。第三,现代化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第四,现代化没有单一的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拓宽了全球的现代化路径。

埃及前总理沙拉夫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机制是一个赠予世界的礼物,通过全球性倡议赠予世界。通过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能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或者至少能够促进它的形成。当我们达到这一境界的时候,我们就能够说基于对话的国际关系,就能够谈基于规则的全球治理,就能够实现真正的多边主义,能够构建美丽世界。

美国史带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格林伯格就中美关系指出,两国的合作与共识由来已久,过去50年形成了具有活力的经贸合作关系,彼此经济当中有着千亿美元规模的投资。近期双边关系恶化令人感到十分担忧,开展建设性对话共同致力于修复关系、稳定形势,符合双方的国家利益。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谢春涛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体现在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

开幕式之后,由外交部前副部长崔天凯主持“论坛A:中国新发展,世界新机遇”。崔天凯说,中国式现代化或者中国发展背后的推动力,实际上是中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根本动力。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和民族复兴的权利是不可剥夺的,是天经地义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希望大家都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发展的眼光看待各个国家探寻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

美国前驻华大使博卡斯说,建议中美两国的人们走出国门,更多交流和往来。美国人不了解中国,很多美国人根本没有去过中国。如果美国人能多花点时间到中国去,会亲眼目睹中国的活力。中国应该邀请美国众议院的议员去中国各个省份参观,让他们吃吃臭豆腐,这样能够更深入了解中国是什么样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谈到了绿色发展方面的问题,他表示,碳中和其实是中国式现代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和国际社会进行沟通的重要一部分。首先中国会对全球碳中和的目标做出巨大的贡献,会出口更多的绿色产品。对全球来说,中国的经验也非常重要,中国会用一种绿色转型的模型给世界做出贡献。

亚洲协会董事会联席主席桑顿表示,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非常具有说服力,它有持久的生命力且富有启发性,是一个很好的愿景,并且也是一种行为指导。中国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还是其他领域,就是要弄清楚如何让其内容以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在国际渠道中进行传播,让所有人都能听到同一个信息。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主席杜嘉褀从企业的角度谈中国式现代化,“可以看到有三个关键机遇,首先是中国作为一个消费经济的发展,第二个机遇是走向净零排放,碳中和的过渡。最后则是科技和创新。看到疫情之后中国在反弹恢复,现在正是最合适的时机和全世界的资本市场进行重连,希望这个过程加速,让中国实现现代化。”

英国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原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谈到现代化的本质说,西方现代化的核心就是将世界分隔,但是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则是向世界开放机会,特别是向发展中国家开放机会。中国的崛起其实在重新界定现代化的概念,中国目前为止的崛起在全球背景下来看只是刚刚开始,未来会改变世界,这种改变的方式可能是西方现在还没有办法应对的。

21日下午,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主持“论坛B: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全球治理”,中外7名嘉宾先后发言,讨论各国的现代化进程如何推动全球治理,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发展。

巴基斯坦总理特别助理扎法尔表示,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我们必须要彼此包容。很多国家都在追随西方的现代化脚步,但是除了西方世界,都没有达到自己应该达到的发展程度,而中国探索出了发展中国家可以选择的一种全新的道路。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原副议长翁诗杰表示,当今全球治理不敢说是到了一个临界点,但是此时此刻能够有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站出来,率先推出有利于整个世界的“一带一路”倡议,它本身的高度不必再说,更重要的是它的迫切性毋庸置疑。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说,中国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已经成为达到高收入标准的国家,70年里中国已经从世界上几乎最贫穷的国家发展成为了一个高收入的经济体。“难道这不是世界上所有的发展中国家想要的吗?对,这就是他们想要实现的。”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执行官周强武在论坛上呼吁,提升多边金融机构之间的互补性以及合作,合力应对当前的共同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应该让发展的议程重回正轨,发展银行、智库、学界、投资者,都需要共同合作,携手达成共同目标。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成表示,中国提出了非常好的概念“共享、共治、共建”,这是中国的决策者注意到怎么把整个蛋糕做大,不仅是让“一带一路”国家,同时也让西方国家看到希望,看到增长的余地。

约翰内斯堡大学非洲-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孟大为认为,少数国家对大多数国家发号施令的世界不应再存在,少数国家不应对他国事务指手画脚。所谓的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规则是谁的规则?秩序又是谁的秩序?我们需要回归联合国宪章,回归公认的国际法。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对中国式现代化阐释说,这是一个落后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在一个由西方发达经济占主体的世界中,走向世界并逐步和世界融为一体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大矛盾,一是落后和发达之间的矛盾,另一个是社会制度不同的矛盾,要克服这两大矛盾才能达到自己现代化的目标。

最后,外交部前副部长傅莹总结说,大家认为每个国家都有以符合国情的方式探索自身现代化路径的权利,在这点上,早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要适应和接纳。经济全球化跟世界的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中国尊重和参与现行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现在世界各国普遍现代化的要求难以被完全满足,是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

在论坛C“人文交流互鉴,文明美美与共”上,英国导演、奥斯卡奖得主柯文思、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华美协进社社长贺志明等多位中外嘉宾就人文交流分享他们的见解和看法。

“我们应该将中国更好地传播给世界各地,用科技的方式,用更多的数据。我想说的是软实力也就是能够讲好自己国家和人民故事的能力,不应该被低估。”英国导演柯文思表示,如果能够有更多的声音在西方讲好中国故事,那就更能够让中国人在西方人心目中变得有人情味。

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引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一句话“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认为这不仅仅指体育在胜利的时候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比赛、规则制定、竞争,使大家在一定层面上达成共识,去改变不管是体育还是我们的世界。

华美协进社社长贺志明说,重要的是让中美两国人民更好地相互了解,唯一推进的方式就是需要帮助孩子们通过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化来促进了解,比如让美国孩子去了解中国语言,这样他们能够对于这一重要国家产生感性认识。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名誉院长袁明就年轻群体表示,“这一代年轻人被称为Z世代,比较少地受意识形态框架的影响,他们是开放、包容的,关注的是全球议题。近年来,亚洲的青年是了不起的一代人。在很多舞台上他们和欧美的同龄人一样自信,很难想象给了他们舞台以后他们会编出多么动人的故事。”

“我去过世界上30个国家,可以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的领导人这样非常实干。”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法语国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迪亚洛说,现在世界面临很多挑战,一些国家非但没有努力地“灭火”,反而是大力煽风点火,唯一的动机就是要满足其霸权主义的野心,暴露出了全球治理方面的缺陷。

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表示,谈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有5个值得汲取的重要经验——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现在许多人都对未来抱有相当的担忧,合理的担忧是必要的,坚定的信心也是重要的。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艾利森表示,我们正处于典型的修昔底德陷阱中。中国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美国是一个巨大的守成大国。在中美未来关系中,必须要找到我们的方式来学习和适应,归根到底都是关系的缓和。

“为什么美国、欧盟等传统强大的经济体未能与邻国分享它们经济发展的果实,而中国却分享了,与之形成强烈对比。”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特聘院士马凯硕说,在陷入困境的世界,当我们寻找好消息时,不妨研究一下东盟发生的事情,尤其应该研究中国和东盟十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作为论坛C的主持人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自然包括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包括不同文明对话交流、互学互鉴。当前开展人文交流互鉴的国际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要加强文化、教育、卫生、青年、媒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丰富交流的内容,拓展交流的渠道,创新交流的方式,构建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格局。

 

    责任编辑:李怡清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