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一天之内都开什么花?

周云龙
2023-04-21 21:2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同事的女儿,小学三年级在读。前些天,她学到《花钟》一课,其中一段是:“……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当天的家庭作业,是要求孩子们仿照这个段落,写出一天之内其他时段开放的其他花。一天之内?孩子们傻眼了,哪里见过更多的花?即使家有“花花世界”,又哪有时间观察?在图画或视频上可能见过一些花花草草,但不知名字,更不知“花钟”。

同事女儿只好向在外出差的妈妈求教。已是晚上十点多,妈妈怕循循善诱耽误时间,直接引导女儿:可以写写一年四季都开什么花,譬如……譬如……

女儿在妈妈的启发下,工工整整写下五行:春天,洁白的玉兰花在枝头绽放,粉色的樱花一簇簇露出笑脸;夏天,美丽的荷花舒展着花瓣,夜来香吹起了小喇叭;秋天,金黄色的桂花吐露着芬芳,五彩缤纷的菊花争奇斗艳;冬天,蜡梅迎着寒风傲然绽放。

妈妈认为仿写很成功,女儿却担心:老师要求的是“一天之内”,不是“一年之内”。于是,母女隔空又有了一段互动。女儿:“明天老师说我写错了,那你来背锅,我不背。”妈妈:“我的工作就是写稿子的,请你不要质疑我的专业性,好吗?我还写不了你三年级的仿写了?嘿嘿……”

第二天,女儿果然失望而归,老师要求重新仿写。自以为有写作特长的妈妈,不得不再从网上搜索一段,作为“订正”:凌晨一点左右,杨梅花悄悄绽开了淡雅的花蕾;凌晨三点左右,蛇床花撑起了一把把雪白的小伞,像白色的小精灵在草丛中玩耍、嬉戏;早晨六点左右,美丽的龙葵花犹如繁星点点……

蛇床花、龙葵花、剪秋罗……这些花的名字,父母也是闻所未闻,只能硬着头皮复制粘贴给孩子。果然,这次的作业,老师顺利打钩。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记录事情经过,是想让读者了解,一个三年级学生的焦虑,和一个三年级家长的纠结。一字不落地抄答案,居然胜过搜肠刮肚地动脑筋、磨字句,这是什么作业设计?这是什么评价导向?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能知道一年四季都开什么花,其实就很不错了。

这让我想起网上那些经典段子,比如余华的作品被作为考题,结果余华本人也答不出;王蒙辅导孙子语文,结果看俩题就“傻眼”,被孙子吐槽“您考试及不了格”……

这些年,我一个做电视新闻的老编辑,也常常对一道小学生的作业题感到困惑。我不觉得这是什么无聊的、无关紧要的话题。今天社会的样子,正是昨天教育的结果,而今天的教育,又决定明天社会的样子。语文教育技术化、工具化,答案过于强调标准化、格式化,孩子们如何“放飞自己的心灵”?又如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创造能力?

网上常有一种调侃式的说法: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这些说法,固然反映了人们对语文水平极其拉垮者的戏谑,但也暗暗隐含了这样一层意思:似乎只有语文老师教的语文,才标准、正宗、科学、规范。但实际上,道理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的内心时时涌动一个大大的问号:今天的语文老师,又都是谁教的?

一个不容回避的新情况是,ChatGPT来了,它能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进行对话。本质上,ChatGPT是对已有知识的梳理和综合,可以将教师、学生从机械式记忆和重复练习中解脱出来。未来已来,学校教育和老师们是等闲视之、守常不变,还是主动识变、应变、求变?

改变,不妨从布置更接地气、可操作、符合孩子们生活和常识的作业开始。

 

    责任编辑:甘琼芳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