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跃出“四角天空”的尝试

2023-04-21 18:4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按语

上学期,21级本科新闻和20级本科播音班分别开设《新闻采访和写作》和《新闻采访》必修课,由陈红梅老师主讲。两门课程以独立采写的新闻报道作品作为平时作业,以学期采写札记和心得作为期末结课作业。

经任课教师推荐,从2023年3月起,本专栏陆续刊发两门课程的部分结课作业“采写札记”,讲述新闻采写背后的故事,也希望能给有志于新闻学习的同学们一些借鉴和思考。

跃出“四角天空”的尝试

20播音张逸笑

本学期颇不太平,在线上和线下课程之间切换,指不定哪节课就是最后一节线下课程。这样一个多事之秋来学习新闻采写,虽多磨难,但也因祸得福,紧密结合时事的课程让我收获良多。

直面社会人生

时常自我打趣,把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比作“只能看到四角天空的深院”,进入大学不过是换了个“围城”,依然没有跳出应试教育的囹圄。

《大学》的第一句话即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朱子在其为《大学》写的序言中更具体地说到了“大学”之含义,“……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在过往的大学生活中,常常囿于“卷”“绩点”等怪圈,也痛心于无法钻研书册或深入社会基层。而在新闻采写的课程及创作过程中,我得以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人间,直面人生百态。懂得所学为何,所学为谁,所学如何与实践相联系。

“一周新闻”作业丰富了我看生活的角度。此前,我几乎没有从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平台获取资讯的习惯,仅关注了“央视新闻”“上海发布”等大影响力账号,而不知“上观新闻”无论“今日闵行”。起初,强制性的新闻阅读是沉重的负担,但随着老师的解读和同学们的分享思考,我逐渐读懂了这些新闻,他们字里行间都写着“民生”。从黄浦江的鳄鱼,到咸潮谣言带来的过度囤水,从上海书展到上海马拉松,我逐渐明白了“坚持”二字对于式微的传统媒体意义在何。

印象最深刻的是陈老师上课分享的拔野菜事件。她说,媒体真的可以让社会做出改变,哪怕这个改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世纪初,媒体年年报道居民拔绿化带的野菜使用现象,并跟踪解释为何绿化带的野菜不能食用。到现在,已再不见在绿化带拔野菜的居民。还有中国新闻周刊一篇关于电瓶车起火的报道,将大家的关注点由入室充电,拓宽到电池和充电器本身的性能。

美国现代新闻之父普利策曾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我想,这就是新闻人需要直面社会人生的原因所在。

在一个学期的课程当中,我将大量心力投入于新闻采写的创作。其实选题并没有太多周折,“毕业即失业”的压力总会让我留意新兴职业,无意间读到一些关于“陪诊师”的文章,让我对这个职业充满好奇和疑惑。初步了解后,一系列问题袭来,陪诊师从哪里来?陪诊师和黄牛有什么区别?这个职业是否能够缓解”数字鸿沟“对老年人造成的就医难问题?陪诊师的职业风险谁来保障?……我想,这个选题是有社会意义的。

直面社会人生,要求记者俯下身子去感受时代活力,倾听民生疾苦。既要看到事物光鲜的一面,也能够未雨绸缪地进行“消极”思考。在我的采访实践中,好奇和共情是最大的推动力。好奇心促使我去了解受访者的生平。我尤其关注他们为何有勇气选择全职投身于一个全新的职业,其中有什么样的催化剂;好奇他们遇到过什么样的顾客,有什么平凡却动人的故事;甚至好奇他们的背包里都有什么……然而,他们讲述在空白期摸索入行的艰辛,接不到单子的无奈,行业存在的风险时,我能够感同身受,体悟到高光职业下的凄苦。

采访,是不断阅读他人的人生故事,认识到具体的人,认识到复杂而立体的世界。

在当代,新闻和记者的意义

还记得多年前有位老师问,你觉得记者的作用是什么?我斩钉截铁回答,揭露社会黑暗。老师笑了,他说,你会逐渐发现,记者的意义是记录历史。

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我也不止一次思考,我写下的文章能够带来什么?是否需要刻意的催泪或暖心片段以增加可读性来吸引读者?我是否写到了方方面面?负面的现象是否需要规避?陈老师这样回答我,你只需要展现事实。无论是好是坏,它都是事实。虽然你仅仅是在写故事,但你的故事能够启发读者的思考。记者是记录事实的人,而新闻则是传递事实的载体。

用事实启发思考和民智,而非诱导和强迫。新闻只用冷静的语言讲述事实,我想,这就是新闻客观中立的原因。

“有三百阅读量,意味着有三百个人看到了你的文章,你的文章能够影响三百人。”陈老师这样告诉我们,“虽然你仅仅是在写故事,但你的故事能够启发读者的思考。”尽管传统媒体式微,碎片化阅读盛行,但总需要有人守住那新闻的价值。用客观和翔实的语言记录事实,让读者用自己的意志思考判断。鲁迅先生有言: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新闻和记者应当是这个时代的光。

此外,同学关于职校学生的选题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认可。50%的人在九年义务教育后进入职业高中,又有许多人在高中毕业后进入高职,而这部分人群往往得不到媒体的关注。老师希望我们能够关注到社会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放眼不同群体,接触各个领域。新闻得以成为打破社会圈层的媒介,也成为联结社会的工作。而记者,应该游走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好的新闻不必剑走偏锋,而关注到作为“人”最真实的需求。不必猎奇,也不必一波三折。在“陪诊师”的故事当中,关注订购陪诊服务的人群。我本以为老年人或其子女是占大比重的人群,在实际采访中却了解到,年轻群体才是主力军。“孤独经济”和“懒人经济”是主要消费模式,在关注到“数字鸿沟”带给老年人的就医不便时,也需要看到异地学习工作的年轻人在就医这件事上的精神需求。

保持真诚和感激

“我没有义务接受你的采访”“暂时不接受采访”……在寻找受访者的过程中,我遭遇了众多挫折。找不到受访者,则意味着选题夭折。“我们是校友,你有什么就直接问我”“采访吗,好啊!”而在灰色暗淡的时光里,总有些善意和温暖支持我将选题继续。一方面,学会接受拒绝,另一方面,时刻怀揣真诚与感激。

在自己的圈子里寻人无果,只能求助于抖音、小红书等神通广大的社交平台。于是,我在小红书上发布帖子“寻找上海本地陪诊师”,同时,也主动给粉丝量较高的上海陪诊师up留言,希望他们能接受我的采访。帖子得到了众多留言,但当我表明来意时,他们纷纷拒绝,或再也没有回复过消息。主动进攻的战略也失败了,海投很少收到回复,粉丝量较高的up主看不上学生记者,粉丝量低的up没有太多经验。找不到受访者,选题无法继续。

来自社会的受访者并不像校园内的老师同学,我更加清晰意识到时间成本、知识成本、人情等虚无事物的价值。一位面目和善的阿姨在与我长聊后拒绝了我的采访,无论我如何请求,她都不再回复消息。损失重要受访者的遗憾至今难忘,被拒绝的惨淡感沉重打击了我的热忱。幸而给广东省一位知名陪诊师的留言得到了回复,那位女士欣然接受了采访。在她不紧不慢的语气中,我不仅获取到大量有效信息,也逐渐释然了拒绝。在我们的对话中,谈到了许多“陪诊”以外的内容。她谈论如何修养心境,如何面对死亡思考人生意义。在很多个瞬间,我仅把她当作谈心的姐姐,而放空了提前准备的预设和问题清单。从好奇她人生故事的角度,从为她担忧职业风险和前景的角度聊开去,反而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记者也许就得这样,学会接受拒绝,但始终要怀揣真诚前行,放下功利的索取欲望,而把采访对象当作“人”来了解。

新闻,是新近的客观事实。不论是揭露黑暗,记录事实,还是表彰,都为社会注入新鲜血液。囚禁在“四角天空”这一“囹圄”中的大学生,在本次实践中有幸关注“陪诊”行业,了解新兴行业的动向和困难,并通过我的文字让更多人得以了解,足矣。

END

原标题:《学生新闻采写 • 札记|跃出“四角天空”的尝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