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是踏青,不是踏绿?

2024-03-29 17: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北京的春天多了一个节气,叫“立沙”。沙尘、杨絮、柳絮总是“如约而至”,软硬兼施。即便这样,在不下沙的日子,趁着春日,人们还是愿意出去走走踏踏青的,不然总觉得会辜负蛰伏一冬的绿色。所以,为什么不是踏绿呢?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谈谈青绿。

宋代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故宫博物院藏

王希孟在画这幅画的时候,只有18岁。画中处处都是这个少年郎的影子:没有老练圆滑的笔势,也没有矫揉造作的试探,老老实实地描绘出一个18岁少年心中的山川日月:山没有巍峨凌厉,只有清朗神秀;水没有深邃孤寂,只有浩渺幽柔;于青绿之间,在平远、深远、高远之中,山即是山,水便是水,一点不含糊其辞,更不拖泥带水,有宋一代,只此青绿。

明代 朱瞻基 《唐苑嬉春图》(局部)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18岁是人生的春天,春天万物生长,南方“新叶催陈叶”,北方“草色入帘青”,“青,生也,象物生时色也。”这是《释名》中对青的界定,植物初生时,色为青。仔细观察,认真体会,也许你可以领悟。如果不能,也没有关系。毕竟青是国人的浪漫与玄学,在绿、蓝、黑之间犹豫徘徊、纠缠不休。

影印古籍《齐民要术》贾思勰著
钦定四库全书·子部四·农家类
原书来源:浙江大学图书馆

但如果要深究,青似乎与蓝更接近一些。因为青,取之于蓝。就如“春来江水绿如蓝”一样,最初的蓝,并不是以一种颜色存在,而是植物。《说文》说:蓝,染青草也。这种蓝草,可以是“蓼蓝”、“菘蓝”、“木蓝”、“马蓝”。蓝草所染之色,古人称为“青”: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唐代官服有紫绯绿青,至宋及明,虽有调整,但大致沿用,绿为绿,青偏蓝。

《徐显卿宦迹图》之《金台捧敕》(局部)
明代 余士、吴钺绘
故宫博物院藏

而古人也是极愿意把蓝天称为“青天”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唐诗宋词中,关于“青天”的句子相信各位都可以信口拈来。而关于“蓝天”的,若能不搜索就脱口而出,那小编就由衷佩服了。

北宋 赵佶《瑞鹤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即使青与蓝天然接近,可以说蓝为青,但青绝不仅为蓝。无论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的杏色,抑或”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山色,还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柳色,青指向的更多是绿;而在“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里是黑;至于”绿发约略白,青衫欲成缁”则把青与绿、黑、蓝的模糊感,变得更加没有界限,与其借助科学,不如依靠感觉和经验。

明代 仇英《猿戏图》(局部)
美国弗里尔美术馆藏

在陶瓷的领域,青之色也极为随意,越窑、耀州窑、龙泉窑、五大名窑之汝官哥钧,乃至传说中的柴窑都属于青瓷。“自古陶重青品,晋日缥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过天青,吴越曰秘色,其后宋器虽具诸色,而汝器在宋烧淡青色,官窑、哥窑以粉青为上,东窑、龙泉其色皆青”。单用一个色彩作为表现手段,青色在古往今来的各色瓷器中无疑是魁首,这大概是得益于青色的模糊感、包容感和古人的浪漫吧。

“青瓷的重要性在于:是中国陶瓷发展史的必由之路,是陶瓷的青春期,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洋溢着来自于内部的诱惑,使陶瓷充满了表现力,使表现力充满了张力,使张力充满了诱惑力,使诱惑力变成了艺术和市场的魅力”(马未都《瓷之色》)

五代 越窑牡丹纹盒

观复博物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古人踏春由来已久,又叫做游春。《尔雅》说:春为青阳;

《汉书·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可能源于此,踏春又称为踏青。至于谁前谁后,因果关系,

可能是段公案,也没必要追究。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踏绿一说,可能绿太具象,没有青含蓄、优雅,

又或者仅仅是一种约定俗成,没有高低之分。

唐代 李昭道(传)《明皇幸蜀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想象一下,如果将”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杨柳青青江水平”、“青青河畔草”换成“绿绿,

又或者“绿杨烟外晓寒轻”、“千里莺啼绿映红”、“绿杨阴里白沙提”的“绿”换成“青”,多少是不太让人能接受的。

隋代 展子虔《游春图》
故宫博物院藏

诸君,趁着春天的尾巴,去踏青吧。“越窑青而茶色绿”,带着越窑的茶盏,明前的绿茶,在“草长莺飞”的时节,品味青绿,生活不止涩味,也会隐隐回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