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山西陵川:探访连翘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2023-04-17 17:2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4月15日,国家及山西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和特邀嘉宾先后来到万亩野生连翘抚育示范基地、陵川潞党参康养产业基地、农生园公司连翘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的方式,详细了解了陵川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

万亩野生连翘抚育示范基地位于陵川县东南 50 公里处的马圪当乡,境内山大沟深,最低海拔690 米,最高海拔 1430 米,气候差异较大,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约 90%,独特的气候优势造就了马圪当乡丰富的野生连翘资源,野生分布面积约 22 万亩,是陵川连翘重要的产区乡镇,也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马圪当乡严格按照野生连翘抚育技术规程,通过限灌露翘、疏密定株、移植补缺、整形修剪等措施进行抚育管理。万亩野生连翘抚育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放大了陵川县东部山区连翘产业的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和激活了后郊村、卧佛庄村、塔题掌村连翘收储加工项目的潜力和后劲,为马圪当乡推动连翘产业规模化、全链条发展,实现抓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群众增收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陵川潞党参康养产业基地位于陵川县六泉乡,六泉乡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中药材),辖区内气候凉爽、森林覆盖率高,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人工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素有“中药材天然大宝库”之称。所产“五花芯”党参被誉为参中极品,有“一棵五花芯,强如十斤参”和“八百里太行,“五花芯’党参独此一家”之美誉。

近年来,六泉乡依托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高标准建成了“千亩参谷”、“千亩药谷”等党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全乡党参种植面积达到 5000余亩,产量 600 余吨,年产值达 4200 万元以上,为全乡人民稳定增收提供了坚强保证。随着康养旅游业的兴起,六泉乡立足“太行药乡、康养六泉”发展定位,以“五花芯”党参品牌为示范带动,开发出了党参切片、党参段、党参粉、党参精油皂、党参膏等深加工产品;在石家坡村建成了集中药材科技示范园、药膳、药浴、药茶、生态茶园、“本草六泉”印象馆为一体的中药材文旅康养区;与“大王生态康养园”、“颐养浙水”、“七彩太行冰雪运动”、“自在荒野山体运动”等文旅产业有机融合,基本形成了“以药促旅、以旅兴药”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发展态势。

农生园公司连翘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位于陵川县潞城镇冶南村,该公司通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

公司成立以来,共承包以冶南村为中心,涉及周边村庄的荒山9800 余亩,全部进行连翘仿野生栽培,其中,高标准带状梯田式整地栽植 2000 亩,流转耕地及撂荒地裁植 506 亩,规划了80余亩连翘育苗基地,为基地后期建设贮备了苗木,也为当地农民发展中药材产业解决了苗木供应问题。

由于连翘的修剪、采摘、加工、晾晒等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这就给周边农户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工作岗位,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了当地部分脱贫户就业增收问题。基地现已有 3000 亩连翘逐步进入盛果期,以每亩平均纯收入 800 元的保守估计,年收入可达 800 万元,真正的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止目前,陵川县中药材分布面积达到126万亩,其中,野生中药材分布面积达到86.7万亩,人工种植及野生抚育中药材面积达到40.1万亩。各类中药材加工经营龙头企业发展到了15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了180多个。陵川县所有乡镇,70%以上的行政村,50000多人口参与到中药材产业建设中来,农民人均药材收入突破3000元。陵川中药材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基本架构,真正成为巩固全县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山区百姓增收致富、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一项支柱产业,成为建设全域美丽、共同富裕新陵川的一项希望产业。

来源:山西画报

编辑:董雅连

责编:晋小画

监制:李鹏飞

声明:山西画报新媒体中所有原创内容(含图片及视频)转发须取得山西画报新媒体的授权,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我们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涉及转载内容的,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单位无关,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山西陵川:探访连翘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