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商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召唤对人文精神的反思

2023-04-18 12: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如何将个人的时代经验转化为宝藏?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自己。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推荐一本直面时代困境的诚意之作,展现学问背后更大的关怀。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主任商伟教授的新著《云帆集》为其近十年学术思考精华的首次集结,由点及面,蔚为大观。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从具体问题出发,示范如何将研究视野拓展至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乃至人类普遍处境。下编回忆恩师与往昔,再现一位世界顶尖学府执教者的个人成长脉络,和未被磨灭的赤子之心。

理性与感性的张力,让我们看到“为什么学术是可以托付生命的”。

写在前面的话

《云帆集》作者:商伟,版本:活字文化 策划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 2023年4月

我在过去的十年间陆续发表了一些思想学术随笔、散文,也做过一些专题访谈。这些文章的结集出版给了我一次机会,去回顾自己感兴趣的文史话题和思考过的问题。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汇集了随笔和访谈共十二篇。依主题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四组:

第一组主要是《言文分离与现代民族国家:“白话文”的历史误会及其意义》上下两篇。以明代识字读本为话题的《一本书的故事与传奇》,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读古文》那一篇访谈,也可以放在一起来读。五四白话文运动是学界和阅读公众所熟悉的话题。实际上,所谓现代白话文的提倡和兴起都早于五四时期,但胡适等五四学者后来居上,支配了对它的解释,并且重塑了中国文学史和语言史的一些基本观念和立场。这两篇文章旨在廓清关于白话文的历史误解,反思与此相关的中国语言文字的历史叙述。

语言文字的问题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学术和学理问题,而是植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土壤之中,并且与传统帝制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转型密切相关。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历史语境中,我们才有可能对现代白话文运动及其历史意义,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与估价。而由此引出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变得更为重要,甚至亟待解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由族裔、宗教、语言、文化和政治地域的身份认同所导致的冲突日益激化,环环相扣,简直打了死结。因此,我们有必要回溯历史,重新面对更具有包容性的帝国文化遗产,从中寻找另类的文化资源,以超越现代单一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超越这一意识形态所参与构造的历史与现实。

《言文分离与现代民族国家:“白话文”的历史误会及其意义》这上下两篇文章是根据我的英文文章 Writing and Speech: Rethinking the Issue of Vernaculars in Early Modern China(《书与言:重审早期现代中国的“白话”问题》)改写而成的,原文收在本杰明 ·艾尔曼( Benjamin Elman)编辑的 Rethinking East Asian Languages, Vernaculars, and Literacie s, 1000-1919(《重新思考东亚语言、方言口语和读写文化, 1000—1919》, Leiden:Brill, 2014, pp. 254–301)一书中。我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另起炉灶,重新组织,并且增补了一些后续的想法。关于这个题目的研究和思考历时已久,曾经打算写成一本小书,终因分身乏术而作罢。好在主要的想法和思路都基本上体现在这两篇文章中了,可供读者批评指正。

2019年 4月,我编注出版了《给孩子的古文》,是活字文化推出的由北岛主编的“给孩子”系列图书中的一本。说是给孩子的古文,实际上同样适合成人阅读。这里收了《深圳读创》记者杨青的访谈,略陈编撰的初衷。而我所关注的问题,与白话文的讨论也有一些连续性。

《给孩子的古文》(插图版)的书影,孙田/摄

五四白话文运动结束了文言文与白话文共存的格局,导致了白话文一家坐大,独霸天下。尽管没有走到废除汉字的地步,但几代人下来,公众的古文阅读能力普遍退化,造成了文化延承的巨大断裂。比起汉字文化圈的其他国家,情况略好,但也好不了太多。五四学者把古文比作拉丁文,说成是死掉的文字。这在学理上是不成立的,对现代汉语自身的发展来说,也是有害的。如傅斯年所说,现代白话文学应该广收博取,在借鉴综合口语、古白话、文言文,甚至现代翻译体的基础上,去创造全新的、丰富而多样化的语言书写风格。这方面的实验还远远没有完成。

第二组是一篇随笔和一篇访谈,《〈红楼梦〉中的“假”宝玉和“真真国”》和《紫禁城中大观园:长春宫的〈红楼梦〉壁画》。这两篇以《红楼梦》为主题,但把它放到早期现代“全球化”的物质文化接触与交流的历史语境中,去做两方面的考察:一是《红楼梦》的跨媒介书写实践,二是它对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的关注与呈现。我希望从这两方面来探索《红楼梦》所蕴含的思想深度,并且重新理解孕育了它的那个大时代。

《红楼梦》打上了清代宫廷的鲜明印记,尤其体现在它对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的丰富的细节描写中。它与雍正、乾隆朝的艺术品味和时尚风格,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同步关系。曹雪芹写到出自清宫的幻象绘画,精湛地演绎了它给观众带来的真假莫辨的视幻错觉——这显然构成了他小说写作的一个灵感触媒。而我们知道,清宫的物质文化和视觉文化又是 18世纪全球物质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从机器人时钟到时尚的进口服饰和各类器皿,真是琳琅满目,不胜其多。其中备受雍正和乾隆皇帝青睐的幻象绘画,也起源于欧洲,由来已久。我希望读者看到,《红楼梦》如何将它敏锐的触角延伸进了时代文化的潮流之中,然后沿波讨源,触类旁通,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跨媒介的小说写作创新。

《红楼梦》与清代宫廷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自 1791年刊行之后,这部小说在清代宫廷王府和贵族子弟中日渐流行,红极一时,无人不晓。这是曹雪芹本人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余波所及,甚至连大观园和其中的人物后来还走进了紫禁城长春宫的巨幅壁画,回到《红楼梦》曾经写过的那个宫廷绘画的幻象世界。这是一次奇妙的回归之旅:“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小说主题,最终被还原为绘画艺术的视觉吊诡。

《红楼梦》壁画之一“贾母游园”

这里涉及的问题不限于物质、技术和艺术媒介,也超出了图文关系。《红楼梦》的视幻叙述不仅悬置了对象世界的真实性,而且令人对观察者本身的确定性和可靠性也产生了怀疑。曹雪芹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切入真与假的主题,并且将这一主题上升到了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层次来加以理解和呈现。真假宝玉在梦中相会的片刻,不仅彼此互为镜像,而且各以“宝玉”相称。我们已经完全分不清谁在镜中谁在镜外,谁是主体谁是客体,究竟是哪一个宝玉在说话了。对主体的疑问,不只限于小说的主人公,还同样适用于我们自己,适用于《红楼梦》的所有读者。这正是我们读罢小说,而不能不掩卷深思的问题。

《红楼梦》壁画之一“潇湘幽情”(故宫博物院 胡锤 摄)

第三组包括《小说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传统小说是取之不尽的富矿》《〈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和《时间也蕴含了错误和遗忘:谈文学史的写作》四篇,以《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作品为主,延伸到对古典小说史的观察和思考,最后两篇也谈到了文学史写作的一些感想。有关小说方面的研究已见于拙作《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和一些单篇论文。这几篇访谈就有关的想法做了比较集中的讨论,希望能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这几部耳熟能详的古典长篇小说。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来源庞杂,发展的历史中充满了裂变,而《金瓶梅词话》和《儒林外史》都各自标志了其中的一次新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意义还不限于小说史本身,甚至也不限于文学的范畴。《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同时也为中国现代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化资源与不可或缺的参照系。因此,有必要在打通古今、跨越学科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古典小说的研究领域。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见证了日益严重的、精英治理所造成的全球性危机,而在这方面,古典长篇小说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启示:西门庆凭借商人的财富和独霸一方的地位,从外部打入精英阶层,由此导致了精英治理的严重腐败;与此相对照,出身于缙绅之家的杜少卿和贾宝玉则是从内部感到了空虚和幻灭,最终脱离了精英的自我再生产过程。尽管听上去还有些言之过早,但从晚明至清中叶,传统的精英治理已经多少显露出了疲软的迹象。光鲜华丽的外表下,暗流涌动,岌岌可危。《金瓶梅词话》《儒林外史》《红楼梦》被后世奉为经典,正是因为它们底蕴丰富,经得起细读,并且一如既往,对当下开放。每一代读者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时代侧影,不仅感同身受,还可以通过自我介入,揭示出小说文本的一个新的或潜在的意义层面。所以,题目不仅没有做完,也永远做不完:古典小说的研究是一座富矿,潜力无穷,大有可为。

夏永《黄鹤楼图》 绢本水墨,元,20.6 x 26.7 cm

《唐诗与题写名胜》和《天人之际:诗中自有陶钧手》两篇以唐诗为主题,构成了第四组文章。2020年,我在三联书店出版了一本小书《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以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如何回应崔颢的《黄鹤楼》入手,串联起一系列相关作品,讲述唐人题写名胜的故事。题写名胜属于即景诗或即事诗的常见类型,假设诗人亲临其地,即兴写作。而即景诗的内容与内在品质,又反过来取决于诗人的写作经验和身历其境的感受,二者之间具有无可怀疑的同一性和连续性。这不仅是即景诗的假定,也暗含了中国古典诗论的一些不言而喻的重要前提。

但在我看来,唐人又经常以诗的语言和比喻,对这些诗论命题做出回应与思考,并且探索其他的选择。这些另类的选择正是我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它们为古典诗歌的写作打开了新的维度。而以诗歌作品为中心来重构诗论的对话场域与自我评论,不仅是古典诗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具有深厚的理论潜力和重新激活古典诗论的可能性。承蒙《上海书评》丁雄飞的访谈,我在《唐诗与题写名胜》中对《题写名胜》这本书的写法与涉及的问题,做了一些概括和延伸说明。

我在北大期间,关注的领域是古典诗歌,但自 1988年之后,主要转向了古典小说研究。《题写名胜》是我回归唐诗的第一步。我在《天人之际:诗中自有陶钧手》一文中对《题写名胜》涉及的问题做了呼应,同时又引向“重读唐诗”系列的第二本,也就是正在写作中的《诗囚与造物:中唐的诗歌观和诗人的自我想象》。在诗歌由盛唐向中唐的转变中,杜甫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不仅是一位人间的诗人,完成了“史诗”的写作,还在宇宙创化的意义上来理解诗歌创作。以他之见,诗人笔下的世界足以令自然万象,也就是造物的作品,黯然失色,相形见绌。杜甫是一位以诗歌来思考的大师。他开启的思想被后人发扬光大,为诗坛带来了前所未见的突破。

本书的下编汇集了六篇随笔、散文和访谈。自 1978年从福州赴京,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此后负笈海外,从求学到执教,迄今也不止三十年了。回顾自己走过的每一步,都多少有些偶然,从来不是预先设计的结果。最幸运的是,在我的求学阶段遇上了几位恩师。下编的《与林庚先生相处的日子》(写于 2004年)、《那个年代的空间驰想》、《“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记我的导师袁行霈先生》和《韩南先生最后的礼物》,分别写了我的三位老师:林庚先生、袁行霈先生和韩南先生。我从个人的亲身感受出发,写从师求学的经历,写老师们对我的指导和关照,也介绍了他们的学术成就,及其对自己的启迪。

每个人走上学术道路的机缘和过程都不一样,时过境迁,从前的经验也未必与当下的现实相吻合。而我们今天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毕竟又与各自的经历分不开。下编的最后两篇回顾文章分别是《学问的背后应该有更大的关怀》和《文本内外:回顾与断想》:前者是一篇访谈,集中于 1988年出国之前的经历;后者涉及出国以后的感想,并以近年来的几个研究话题为例,探讨经验阅历与学术思考的关系,也触及年轻学生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如何培养问题意识、设计研究课题和完善学科建设。文章中所涉及的话题包括经典作品的文本细读、分析性或规范性批评话语的建构,以及与语言、文字书写和“白话文”相关的问题。因此在一个回顾的视野中,总结了贯穿全书的几个重要主题,也希望给这本学术随笔集带来首尾呼应的整体感。学术是一种生活方式,思考构成了人生经验的一部分。我想借助文字,留下一些零星的记录。对过去不失为纪念,于当下或许也能有所启示。

商伟与林庚先生的合影(1985 年)

在写作和访谈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多位师长、朋友的帮助与支持。我已经在每一篇的附记和本书的后记中分别向他们致谢,在此重申谢意。与他们的相遇和交往,不仅给我带来思想和学术的启迪,也让我收获了友情和温暖。这是学术生涯的眷顾与慷慨馈赠,为此我心存感激,非言语所能尽。

本书所收的文字,此前散见于报纸杂志,有一些也可以在微信公号上读到,但我希望大家读这一稿。趁着成书出版的机会,我对文章和访谈都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增补,有的甚至篇幅翻倍,在观点和看法上也有所拓展。谈不上尽如人意,在我却总算有了一个交代,可以暂时告一段落。《时间也蕴含了错误和遗忘:谈文学史的写作》一篇是尚晓岚(笔名尚思伽)在访谈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那是 2013年的夏天。令人痛心和惋惜的是,此后不到六年她不幸因病去世。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那篇访谈的答复部分略显仓促。这次收入《云帆集》,我做了一些补充,希望能对她当年的提问做出更满意的回答,也以此表达对她的纪念。

这本小书是我的一次个人回顾和十年小结。外部世界风云变幻,有精彩也有无奈,非个人所能左右。唯愿思想与学术无所依傍,自成天地。

新秋更欲浮沧海,卧看云帆万里天。

那是一个来自远方的呼唤,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商伟

2022年10月15日

商伟,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及硕士,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自1997年起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现为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授,东亚系系主任。研究领域以明清小说戏曲为主,兼及思想文化史和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主要著作包括《礼与十八世纪的文化转折:〈儒林外史〉研究》《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并编注《给孩子的古文》。

新书推荐

商伟 著

活字文化 策划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23年4月

★ 北京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一份从求学者到执教者的诚意样本

16岁负笈北上,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度过了十年时光,是当代国学大家袁行霈先生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教书,同时成为“中国近百年来文学史、学术史和教育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林庚先生的得力助手;

26岁远渡重洋,赴哈佛大学东亚系,跟随“海外汉学界古典小说和明清文学研究的重要奠基者”韩南先生攻读博士;

35岁起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先后成为杜氏中国文化讲座教授、东亚系系主任。数十载耕耘,已成海外汉学研究的一面鲜明旗帜。

★ 古典诗歌、小说戏曲、文言文与白话文……一次中国文学风景的巡礼点睛

唐诗中的胜迹题写、杜甫的造物想象、韩愈的诗囚之喻……

《红楼梦》中的经典场景如何化作紫禁城长春宫里的巨幅壁画?

“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小说主题怎么就在清宫之中掀起了“造假”风潮?

《儒林外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清朝当时的学术思潮?

以吴敬梓为代表的儒家士人是如何通过小说写作对“礼”进行反思的?

……

从经典文本出发,以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等多维视角观照“文本内外”,让我们以文学为翼,去拥抱更辽阔、更久远的生命体验和历史想象。

★ 他说,学术是一种生活方式,思考构成了人生经验的一部分。

“校园的围墙为我划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师长、同事和学生给我创造了一个宽松、温暖的环境。从内心里,我是不想离开校园的。做自己喜爱的学问并且与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人打交道,还有比这更理想的生活吗?我想不出来,所以根本就没考虑别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是经验的产物,经验当中总是有好也有坏,关键在于看清自己和自己所处的环境,学会分析和调动自己的经验,最终将它转化为创造性和想象力的资源。这一点既适用于小说家和艺术家,也适用于学者。”

★ 装帧清新典雅,便携好翻,让“卧看云帆万里天”的快意潇洒点亮疲惫生活

书中首次披露商伟先生与三位恩师的珍贵合影,以及未对公众开放的紫禁城长春宫几组巨型通景壁画。文图对照,更能感知时代的变迁,触摸历史的温度。

目录

上编

言文分离与现代民族国家:“白话文”的历史误会及其意义(上)

言文分离与现代民族国家:“白话文”的历史误会及其意义(下)

我们为什么要读古文

一本书的故事与传奇

《红楼梦》中的“假”宝玉和“真真国”

紫禁城中大观园:长春宫的《红楼梦》壁画

小说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传统小说是取之不尽的富矿

《儒林外史》和《红楼梦》构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

时间也蕴含了错误和遗忘:谈文学史的写作

唐诗与题写名胜

天人之际:诗中自有陶钧手

下编

与林庚先生相处的日子

那个年代的空间驰想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记我的导师袁行霈先生

韩南先生最后的礼物

学问的背后应该有更大的关怀

文本内外:回顾与断想

后记

书影展示

《云帆集》

原标题:《商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召唤对人文精神的反思》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