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警惕碎片化快乐带来的“多巴胺陷阱”

2023-04-17 21: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在互联网化的当下社会,爆炸式的物质和信息让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和娱乐,由此激发碎片化的快乐,但这更多的只是“多巴胺陷阱”。如今“电子设备成瘾症”日益蔓延,社交软件、网络购物、短视频等数字产品让人沉迷其中,但是唾手可得的短暂快乐之后,人们却发现:更容易感到迷茫,更容易迷失自我,甚至感受不到幸福。

解开“多巴胺陷阱”的谜团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容易获得那些令人快乐的东西,但却变得比过去更加痛苦呢?面对这个疑问谜团,斯坦福大学著名神经学与成瘾治疗专家安娜·伦布克教授在其最新科普作品《成瘾》中给出了答案:多巴胺对人类生命健康有其存在的价值,但是,过度激活这种机制,就很容易让人类的大脑“崩溃”。因为当大脑习惯了一种刺激后,就会变得麻木,需要更高强度的刺激才能重新激活它。于是,人们便反复追求同样的欲望,陷入一个个恶性循环,继而“成瘾”。成瘾者眼中的时间会变得缓慢,空间会变得扭曲,自我会变得渺小,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机械地重复着自己的行为,越陷越深,这也就成了痛苦的源泉。

“大脑中处理快乐和痛苦的区域是相同的,并且大脑会努力维持快乐和痛苦的平衡。”安娜·伦布克教授在书中写到,每当大脑中的这个天平向一侧倾斜时,大脑就会在另外一侧施加压力,竭力恢复平衡,神经科学家称之为“内稳态”。多巴胺被释放以后,大脑会相应地减少或“下调”被刺激的多巴胺受体的数量,从而导致快乐与痛苦的天平向痛苦端倾斜,以恢复平衡。所以,安娜·伦布克教授提醒大家:碎片化的快乐只会带来“多巴胺陷阱”;越是在一个快乐唾手可得的环境,人们越是需要不断自省。

摆脱且预防成瘾行为的发生

那么,在社会互联网化的浪潮中,如何保持自省,预防或摆脱成瘾行为呢?安娜·伦布克教授提出了有效的建议:无论是糖成瘾、购物成瘾,还是社交媒体成瘾症,我们都要学会区分真正的需求和短暂的欲望,通过自我觉察、设定目标和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逐步摆脱成瘾行为的控制。

而戒掉一切让我们可以轻易获取短暂快件的习惯,是摆脱成瘾的重要途径。

1. 对于网络成瘾,请坚持反复卸载游戏或短视频APP,当你想玩的时候重新下载,久而久之你会嫌麻烦而不再对它有所依赖。

2. 培养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给自己设定小目标。比如去完整地读一本书,即便没有诗和远方,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锻炼我们更好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3. 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他们的优点。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能力才是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判断标准。

4. 睡觉前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最大程度地避免对自己产生不必要的干扰。5. 放弃无效社交,高质量的独自才是一个人改变的关键节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