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正面连接王雯清:写作者的信念与动力——公共监督、欲望叙事与自我表达丨媒笔记
原创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 媒笔记 /
2023年2月4日
整理人:陈湫林
王雯清
代表作品:
一家保险公司的家电工程保险项目显示,去年夏天,至少有100多个空调工人死在这个夏天。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100多个鲜活的人,保险公司的超高赔率,网店老板、工人家属乃至他们本人对死亡的敷衍和麻木。
坐在酷暑中的空调屋里,我们很难“看到”空调工人,以及他们背后的结构性困境。
作为旁观者,我们如何接触、了解并挖掘其中的故事?近日,正面连接记者王雯清围绕她的报道案例,分享她挖掘选题、寻找采访对象的经验,讲述采写过程中的情感动力。
以下是王雯清的自述:
去年8月有一段非常热的时间,很多报道都写有多少人得了病,因为各种原因无人知晓地死去。我们编辑部也在讨论这个事情,想怎么去写一篇报道。选题会上有同事聊到最近听的一期播客,内容是给蓝领工人买保险,她听完后感触很深,就想能不能写写蓝领工人?
编辑部讨论以后发现,现在环境比较敏感,如果是操作蓝领工人这么大的群体,文章可能很难发出来,我们就想把内容聚焦到某一工种上,这样就讨论到空调工人,一个比较小范围的群体。
那期播客请到了一位保险从业者,也是后来我稿子里的采访对象。在播客里,他分享从事保险行业见证到的那些非常荒诞的死亡,包括一些可以改变但是没有被改变的现状。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去找了他的社交平台,发现他分享了非常多关于工作的内容,写了很多空调工人的死去,文字的氛围让人感觉他很愤怒又很无奈。编辑部一起看了他的内容,突然意识到大家没有对这个群体真正了解过,对空调工人的身份一无所知。
编辑部讨论的时候还出现了分歧。编辑认为罗列20个空调工人的死亡和各种死法的操作方式非常不严肃,是在潦草的对待死亡事件。但是以一种职业的,方式去写空调工人,比如说工人的一天,离我们想要呈现的公共议题又非常遥远。我们想写的是,在这么热的夏天,空调工人死亡背后的结构性原因。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从保险从业者的视角来写非常有先天优势。死亡是保险从业者每天要面临的事实,这样呈现不会有猎奇感,也不会让读者觉得在潦草对待死亡。同时保险从业者不仅接触空调工人,还会接触销售网点、空调品牌售后从业者等等,能从一个比较大的维度看到空调工人所处的困境,也能够掌握非常多的案例和数据。
我先在北京联系播客上的那位采访对象,想和他了解一下情况,主要想知道这个人的开放程度有多少。他是在南京,如果过去后感觉他不愿意分享工作事情,这就比较难办。在北京初采后发现他很愿意去聊,他也觉得这些东西是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就这样我过去南京和他见面。
在这中间我们还考虑到空调师傅的方面,编辑部认为这是必须要去采访的。只是从保险业者的视角来写,是以精英的视角单方向凝视一个群体,这对我来说不能下笔,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是恰当的操作方式。
所以我去南京有两个任务,一是和保险从业者见面,聊更多更深的东西;二是找到空调工人,和他们一起安装空调,一起体验装空调的环节存在多少漏洞。
写空调工人,其实是在写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一般来讲这种事情电话采访也可以,但我发现面对面坐在一起聊,更能加深彼此的信任,而且很多细节有助于判断采访对象的信息是真还是假。电话采访对方很容易随便夸大一个数字。和那位保险从业者见面,第二次聊的时候,他已经对电话采访的内容做了修正。他带了公司的内刊,内刊是保险公司的内部报道,采访自己的员工,让他们分享真实感受,内刊的主要读者都是公司内部人员、空调师傅以及网点的人,价值观是宣扬安全。这些资料对我后来核查信息,包括去了解更多人怎么看待空调工人死亡这个事情都很有帮助。
和保险从业者聊天很顺利,他和我讲了网点老板怎么越过安监部门、躲过一系列的监察,用保险公司的钱赔偿给空调师傅,这样操作网点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一方面上面没有人在管理,另一方面赔偿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进行,所以这件事情就变成了:所有责任都由别人承担,所有人对空调工人的死都非常敷衍,包括空调师傅本人和他们家属,他们拿了一笔赔偿金就不能要求更多,他们又不知道怎么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整个环节没有任何一方在严肃对待空调工人死亡。
找空调师傅对我来说有些困难,当时给网上能找到的北京空调师傅打电话,他们都会说,现在是旺季非常忙,没时间接受采访,也觉得没必要,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有什么采访价值。
到了南京,我在抖音上搜“南京空调安装”,搜到了很多视频,随机找了一些发私信,很幸运,有一位师傅回了我,他说愿意带我一天,体验安装工作。后来得知,这位师傅愿意接受采访,是他认为我是北京来的媒体工作者,能帮助他更好的拍摄抖音视频。
这位空调师傅是一个小作坊的老板,他还带了两三个学徒。我跟了他一天,从早上八点见面,一直装到晚上六点去他们家吃饭,吃完饭大约十点。一天下来,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真实了解师傅是什么样的人,他怎么样工作,包括他对未来生活的想象,这些鲜活的东西很打动我。这一天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让我清楚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群体,不止从公共议题、公共性上面去考虑,更是想呈现这样一群人他们的死亡被忽视的现状。
我们是开面包车去不同的地方装空调,小学徒开车,师傅坐后排,我坐副驾驶。下午两点多吃完饭,我们开去另一个地方装空调,这个时间面包车挡风玻璃被阳光直射,明晃晃的,非常刺眼,人在那个环境下会不由自主地犯困。这个我记得很深,因为我就睡着了,醒了后看到小徒弟还很精神的在开车。
后来有机会和他聊天,他说之前在家里做美发,开了一两年理发店,不想继续的原因是从早到晚在理发店见不到太阳。他说自己住在二楼,早上起来就在一楼工作,生活一直都在房间里,他要找一个能看见阳光、能在户外的工作。为此他去试了很多,包括刷油漆、去冲下水道,在这么多工作中,装空调最轻最适合他,能让他去不同人的家里面,接触不同的客户。和空调工人相处会觉得他们是如此鲜活,这样一群人像我家里的叔叔,总觉得自己和他们有情感上的连接,对于写作者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动力。
写作中比较困难的是需要有一个转换的过程,要去理解困境是如何构成的,包括怎么让空调工人作为人物,而不是作为辅助的工具人出现在稿子中。但总体来说,这篇稿子还是比较顺利地写出来、发出来了。空调工人背后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公共议题,写这种稿子或者出现这类选题的时候我有非常强烈的动力,不会在中途怀疑为什么要写,它们能坚定我写作的信念。
我到正面连接写的第一篇稿子操作了小半年时间。因为在写一个人,所以稿子没有那么强的公共性。我写他是很好奇中年男人怎么看待奋斗这件事,这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当时我毕业没多久,想知道如果一个人选择奋斗他应该怎么活。我以这样的动力去写这篇稿,跟采访对象蔡磊林林总总待了一个月,是一种观察式的采访。这篇稿是个人驱动的,所以写作对我来说很困难,到中间就容易没气,像一个货车开动到中间发现没油了。我发现自己不能真正理解比我年长20多岁的男性,也不能理解一个在互联网公司任职的男性他到底想什么,对他来说重要的是什么。
特稿写作经常会讲到几点,写好一篇故事要怎么去理解这个主人公,要不要对主人公下判断,下多大程度的判断。我发现在写这篇稿时,我没法那么快的理解这个人,另外我没有那个信念去给他下判断,这就导致稿子操作时间非常久。后来通过一些二手学习或者和一些在大厂里工作的男性聊天,慢慢我觉得可能理解这个人了,能够比较贴近这个人去想他关心的事情,这篇稿子才写完。这中间我花了小半年的时间跨越从采访到写作之间理解的问题。
蔡磊表达能力很平,他会觉得什么事都无所谓,是个非常理性的采访对象,采访中很难抓住精彩的句子,也很难知道他的心理活动。对这一类采访对象最好的方式是天天跟着他、观察他。比如说他见到比他位置更高的人,是什么反应,遇到比他位置更低的人,又是怎么态度,这一类反应对我来说都很有意思,天天跟着他能拿到很多类似素材,又能和他更熟悉,有时候聊开了,他就愿意讲一些心里话。
这两篇,理解他们是有一个现成的结构,不需要对这个世界里的某个人下非常重的判断。比如说做推送的人是不是不道德,或者说这个从业者他应该以什么态度工作,你不需要做判断,只要写这个事情就好。写完后又有非常强烈的动力,知道是写公共性的议题,大家都关心,大家都认为你应该写。这些原因放在一起,对我来说是好写的选题。
而京东副总裁蔡磊很难写,他是一个非常静态的人。写一个人物的时候,如果这个人物有非常多的动作,他在动作中不断转变,有自己的人物弧光,这样的故事就很好写。但现在我自己接触到的主人公,其实具备这种元素或者说他们愿意敞开到这种程度的非常少。就会导致写人物故事,既难成为商业电影那样的类型故事,又难成为带着强烈公共性、很多人天然会关心的故事,它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Q:观察式采访在实施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吗,这个过程中如何把握提问题的时机,以及可以着重观察人物的什么?
A:曾经有段时间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会采访的人,后来发现采访好像还可以,就是观察很重要。有位编辑教了个笨办法。我当时去写山东临沂,编辑让我写采访日记,类似于每天把自己最想说的话,或者是做了什么给记下来,这个对于后来写稿的时候去回忆感受很有帮助。
至于怎么去理解一个人,更重要的还是要去多看。我觉得作家、小说家,他们对人物的理解非常厉害!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喜欢的作家,愿意去看他、研究他是怎么去写一个人、写一个人的内心、一个人的反应,能收获很多。
我最开始时会学很多人,因为不知道怎么去写一个人、怎么去观察一个人,观察有的时候是本能,但小说看多了之后,有一些潜意识能知道,在那个当下主人公做这样的动作,有什么含义。
导演编剧去讲角色,对于记者去理解一个人也很有帮助。导演还有编剧,他们去写人物小传,去讲他们是怎么样认为这个角色成立的,他们要怎么样去让这个角色演绎,这对于一个记者去观察人物也是很重要的。
Q:有老师建议用讲故事的方式去描述采访对象的故事,讲故事要怎么去写?
A:编辑们教我两个方法,一是要足够理解这个故事,当你足够理解而不只是把素材堆砌上去的时候,就会有和别人不一样的视角。二是多看小说或讲故事类的作品,中国的很多特稿写的很好,一些记者还是把讲故事当作一门手艺在做的,他们的写作方式可以去研究研究。
我大学的时候很喜欢拆特稿结构和语言,发现一些作者有自己的写作方式,他们的语言很独特。看的时候会思考这个故事如果是你来写要怎么写,这样就知道第一段开头是哪个人物开始写的,后面怎么去转化视角的。
我推荐一本书叫《故事》,作者是个美国作家,他主要讲商业电影里面怎么去讲故事。还有中国作家王安忆的《小说家的十三堂课》、《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毕飞宇的《小说课》这些讲写作的书都很重要,可以看一看。
原标题:《正面连接王雯清:写作者的信念与动力——公共监督、欲望叙事与自我表达丨媒笔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