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世界嗓音日|“科学发音”——保护你的声带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科学发音”
保护你的声带
许多人会在长时间讲话后出现间歇或者持续的声音嘶哑,一般经过休息或“少讲话”后症状会有好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今天为大家揭秘我们讲话的重要器官——声带的日常工作。
如何发出的声音
01
图1. 发声过程示意图
发声是所有动物重要的生理功能,自然界的声音来自物体的震动,人类也不例外。肺部的气体构成发声的原动力,通过呼吸系统形成的气流通过喉部最狭窄的部位——声门,使声带产生震动,再通过胸腔、咽腔、鼻腔、口腔等空腔调控,最后经过唇、齿、舌等构音器官发出声音(图1)。如果把通过声门的气流比喻成“汽油”,那声带就是发音的“发动机”。
为什么会讲话后出现声音嘶哑
02
声带和人体其他组织器官一样,过度不恰当的使用会出现许多病变,最常见的有喉炎、声带任氏间隙水肿、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图2)。不恰当的发音方法是声带大部分的良性病变的病因之一,所以科学发音是保护声带的重中之重。
图2 声带病变
如何“科学发音”预防声带疾病
03
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量、高声讲话,掌握“科学发音”可以让我们讲话声音更加悦耳同时保护声带。
01
日常生活中,仅仅发出声音是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更要求我们准确的表达语言的含义。在汉语中每个字开头是声母,是字音的开始,中间是字为字的主体,后面结尾是字的归音,发音时要注意“咬”住文字的主体读音,清晰的发音可以更好的帮助语言的理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减少重复性语言,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声带,使声带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
02
除了准确的发音,音调的高低可以更准确的表达语气,但我们应该注意到,声大未必“调”高,声音的大小与音调的高低应考虑周围环境和生活需要而进行调整,让声带有一定的休息时间,保持声带最佳的工作状态进行轻松发声。
03
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发音器官,人体的各种“腔”体经常被我们忽略。口腔、鼻腔、咽腔、喉腔、胸腔和头腔这些都是人的发音共鸣腔体,要想熟练的掌握运用共鸣腔发声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建议大家先从口腔练习开始,也就是张大口腔的空间,让声音在这里进一步放大,类似于打呵欠时候的感觉,尽量抬高软弱发声,让声音更加悦耳,熟练后再进一步锻炼应用其他共鸣腔。
04
呼吸产生的气流是发声的原动力,目前对于呼吸的方式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其中胸腹式呼吸法因其科学性被许多语言艺术者所青睐,成为一切语言艺术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呼吸法。
“科学发音”是一种复杂的嗓音训练,由于个体以及男女差异,发音的最佳方法也有区别,“科学发音”需要大量练习并融入生活中加以应用,达到预防声带病患的目的。
出现声音嘶哑怎么办
04
一旦出现声音嘶哑首先还是应到医院就医明确病因,若为不当发音引起的声带良性病变,“禁声”为早期病变最为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案。对于喉炎、声带水肿、声带小结等良性病变均可早期禁声得到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上述疾病建议禁声2周,若声音嘶哑症状无法缓解后再进一步药物或手术治疗。
言语沟通是人类特有的生理功能,别让不恰当的发音毁掉这世界独一无二的声音,通过“科学发音”保护我们的声带,远离声带疾病,让美妙的声音充满世界。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分会
作者:胡鑫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耳鼻咽喉科
指导:陈世彩 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咽喉学组组长
审核:殷善开 上海市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拓医学科普新局面。持续开展“健康方向盘”、“架起彩虹桥”和“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三大系列品牌活动。青年医学科普能力大赛已经成为沪上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科普比赛之一,培养了大批医学青年科普人才,为青年医学工作者打造了新时代“有情怀、有温度、有传承、有创新”的四有科普舞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