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谁是中部崛起的领头羊?

2018-07-25 08: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东魔西腐南妖北帝,中……中在哪里?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常有东西南北的格局之说,那么中国的区域格局是否存在这个格局呢?我们从区域的资本流动和人口流动的视角来看,一个钻石型结构若隐若现:

(数据来源及方法见文末注释)

由上图可知,资金流动的空间形态表现为“大钻石+北京放射线”,人口流动的空间形态表现为“大钻石+城市群”。

我们设计一个资本+人口的综合联系度指标,这个结构将更加清晰:

(数据来源及方法见文末注释)

这个指标能够很好地体现出“大钻石+城市群+高能级城市跨区域联系”的复杂结构,因而对区域联系度评价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来,中国的骨架性区域格局正好有东西南北四大发展极,分别是:北京、天津等北部发展极;上海、杭州、南京等东部发展极;广州、深圳等南部发展极;成都、重庆等西部发展极。

而这个“大钻石”的内部,也就是我们所定义的“泛中部地区”。从行政规划的角度,“泛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山西、安徽、河南等六个省。

东西南北都有了,那么中是谁呢?显然,武汉、郑州、长沙、南昌、太原、合肥等六个省会城市,都是对“泛中部地区领头羊”或者“中国第五极”的有力竞争者,下面我们就侧重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分别看看这六个城市的对比分析。

从劳动力吸引力的角度来看

我们计算了2018年春节后返城务工人流的规模,并将来源地落在地图上:

由图可知,劳动力吸引力最强的城市是武汉和郑州。

春节后,大约240万人从外地来到武汉(此处使用的是“净流入”概念,即流入与流出人数的差值),这些人除了来自湖北省,还广泛来自环湖北地区、京广铁路沿线、乃至云贵两广的部分地区。

同一时期,净流入郑州的人口规模约150万。这些人大多来自河南省、徐兰铁路沿线中段、京广铁路沿线北段。

从劳动力吸引力的角度来说,武汉、郑州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会城市。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

我们选取了科技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五个重点行业,以每个行业近五年企业融资笔数占全行业融资笔数的比例,绘制出下图。图中圆点越大、颜色越偏亮黄色,说明比例越大。

总体而言,武汉和长沙的高端服务业(金融、科技、文化等行业)融资笔数占全行业融资笔数的比例最高。分行业比较:

武汉和长沙的科研信息服务业的融资笔数比例在18%左右,而其他城市的该项指标均不超过15%。

武汉、长沙的金融业融资比例分别为4%和3%,居六市前列。

总体而言,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武汉、长沙都体现出了一定的能级优势。

从对省内的经济控制力的角度来看

泛中部地区城市约14%的投资来源于“四极”,约44%来源于本省省会城市。但就单个城市而言,这种差异可能会非常大。我们以“泛中部地区”城市得到的来自本省省会投资笔数和来自“四极”的投资笔数的比值,衡量省会城市对本地区的经济控制力。(通俗地说,这个指标的含义是衡量地级市对省会的“忠诚度”。毕竟,省会大哥不罩着小弟的话,小弟可能就成了别人的小弟。)

图中,颜色越红的城市越被本省省会所控制,反之则被“四极”所控制。可以清楚的看到,武汉和长沙都体现出了更强大的省内控制力(湖北省、湖南省约55%的投资来源都是本省省会),而其他四省则更多的被“四极”所辐射。

从与东西南北发展极的联系角度来看

一个中部城市与另外四个发展极的联系,本质上反映的是它与全国其他高能级城市间的联系。这种联系越强,意味着它们在人才、资金、技术上的交流也更多。

显然,与3个极都有强联系(红线)的城市有且仅有一个,就是武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成渝发展极的能级与另外3极存在较大差距。)

与2个极有强联系的城市包括长沙、合肥。而郑州,只与1个极联系较强。

将上述六图从空间上抽象出来,可以得到如下雷达图:

这张图上,不同城市的特点和城市间差异更加清晰:在北、西、南三个方向上,武汉与发展极的综合联系度都高于其他城市,仅在东向上输给合肥屈居第二。总体而言,武汉与四极(全国高能级城市的代表)的总联系指标达到705,稳居第一;第二名长沙是武汉的83%,第三名合肥是武汉的78%。

从与泛中部城市的联系角度来看

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的联系越多、尤其与外省城市的联系越多,说明其在泛中部区域的影响力越大。

由上面的一系列图,可以看到:

武汉广泛辐射本省城市,同时与湖南省长沙市,江西省南昌市,安徽省合肥市、六安市,河南省郑州市、南阳市等多个城市都有着高强度联系。

长沙、南昌与武汉一起,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三角形”。

郑州、合肥各自只与一个外省的地级以上城市具有高强度联系,而这个被联系的城市都是武汉。

太原的强联系全部在山西省内,区域影响力很弱。

把以上六张图拼起来,便可得到下面这张“泛中部地区”的城际联系图:

没错,在广大的“泛中部地区”,武汉就是这个贯通东西、承接南北、对外连接、对内辐射的中央枢纽。

综上所述,在未来,“泛中部地区”很可能形成如下局面:

如果中国城市群格局中还能孕育出“第五极”的话……

没错,大概就是武汉吧。

说明:

1.本文由武汉市规划研究院与城市数据团联合原创并首发。

2.本文中使用的控股型(股份比例50%以上)投融资笔数数据来源于启信宝,采集时间为2013年1月-2017年6月的四年半时间。人口流动数据来源于腾讯位置大数据,采集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3月的整一年时间。综合指标为人口流动指标的对数和资金流动指标的对数的乘积。

3.本文的分析角度侧重于人口和资金的联系度,若从其他角度出发,使用其他数据,结论可能会有所出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