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传承人 | 鲁迅笔下的何首乌,成为了带农致富的“金宝贝”!
盐城滨海港站,沪通铁路上的一座高铁站。每天,不少旅客从这里出发,去往自己的目的地,顺手在站内的乡村振兴惠农产品专营店带上一盒当地特产白首乌粉作为伴手礼。
中国的白首乌95%产自江苏盐城市滨海县,因此这里也被誉为“白首乌之乡”。据《滨海县志》记载,在清咸丰年间,境内就有农民种植白首乌,加工首乌粉,并世代传承、沿种不息。
盐城滨海县双堆村白首乌种植基地
那么问题来了,白首乌跟何首乌是什么关系呢?
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
—— 鲁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何首乌
鲁迅先生笔下的何首乌与人参、灵芝、冬虫夏草并称为"四大仙草"。早在唐代《何首乌录》中就有记载:“雌者苗色黄白,雄者黄赤,其生相远。主治腰膝之病,冷气心痛,积年劳瘦长筋力,益精髓”。与载入药典的赤首乌相比,遵循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的白首乌粉,甘中略带涩苦,能怡神醒目,是药食同源的佳品,深得百姓喜爱。
白首乌
2016年,何首乌粉制作技艺入选江苏省第四批省级非遗项目。经过近两百年的传承和发展,白首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如今滨海县白首乌种植面积超3万亩,从业人数2000多人,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农民企业家,何首乌粉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华文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陈华文
陈氏首乌坊第四代传人
何首乌粉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今年47岁的陈华文是土生土长的滨海县淤尖乡人,盛产白首乌的首乌村就位于这里。陈华文出生于首乌世家,祖上陈必荣是清末滨海名医。光绪十年(1884年),陈必荣创办了滨海最早的首乌加工坊——陈爹首乌坊,并总结出何首乌制作“洗、刮、切、磨、晃、淀、吊、晾”的“陈氏八法”。历经四代传承,陈华文家族将传统地道的首乌粉制作技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陈氏八法”传统制作工艺
为了让乡村传统手工技艺走出特色之路,2002年陈华文自筹资金成立公司,注册商标,开始了白首乌粉制作技艺的产业化和品牌化之路。
他在保持传统古法制作技艺的基础上,实现了烘干和杀菌的标准化管理,同时延展产品线,研制滨海白首乌和五谷杂粮糅合的营养早餐粉,进一步提升白首乌的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找到了滨海白首乌快速扩张的突破口。
陈华文和白首乌种植大户交流
2011年,陈华文成立了首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推广种植有机白首乌,实行产、供、销一体化运作模式。除了开设实体店外,他还组建了专门的电商队伍,现如今网上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直接带动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
药食同源,匠心制造,我将尽全力擦亮滨海白首乌这张亮丽名片。
—— 陈文华
“土疙瘩”变成了致富的“金宝贝”,传统手工技艺也在传承创新中实现了华丽转身。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陈华文坚信,他和他的何首乌传承发展之路会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好!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打造 非遗传承主题
大型电视专栏《传承人》
守住民族之魂,讲述非遗背后故事!
《传承人》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六21:00
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出处来源 江苏教育频道(微信号:JSBCeducation)
编 辑|李鹏 杨一鸣
原标题:《传承人 | 鲁迅笔下的何首乌,成为了带农致富的“金宝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