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宝法读书】凤县偶记

2023-04-14 19: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转眼周五又来到

《宝法读书》

如期而至

一起来聆听美文吧~~~

凤县偶记

杨舟平

小时候,我的一个要好玩伴的舅家在凤县农村,听他说,舅家好远,山大沟深。早上天麻麻亮就坐上车出发,一路朝南,翻秦岭、走山路,要翻好多座山,倒好多次车,晚上天黑才能赶到舅家。因为路远,一两年才去一趟。玩伴还说,他舅家人待他很好,他最喜欢去舅家了。在我幼小的心里,凤县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一个比“远方”还远的大山深处。

2003年初冬,我因公去凤县参加一个会议,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坐小车去凤县。车从单位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就到了凤县县城。我当时想,凤县原来并不遥远,只是我不常去,和它疏远罢了。但凤县是关中人心目中的南方,是陕南人心目中的北方。

初到凤县,我发现凤县人无论生活习俗、语言习惯和陕南人尤其汉中人都很接近,比如关中人以面食为主,而凤县人则更多喜欢吃米饭;凤县口音与关中方言一听就有区别,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凤县县城坐落在一江两岸的江岸地带,是一座沿江靠山而建的小城,是个典型的山城,与关中平原县城的最大不同是城中有水,水在城中、城在水中,如诗如画的嘉陵江穿城而过,四季奔流不息。这便增添了山城的灵性和动感,很有些江南韵味;江水犹如城“眼”,使山城灵动而亮丽。

当晚,我们下榻在县城招待所,吃完晚饭已是万家灯火,我们一行在县城转悠时,发现街道行人不多,这和关中的县城夜晚人流熙攘明显不同。街道的饭店、商铺也比关中的县城少得多,我们一直转悠到晚上快九点钟,发现走过的沿街店铺都已关门打烊。

次日早晨,热情好客的凤县同行早早来到宾馆,要请我们吃热米皮和菜豆腐。他们说,来凤县早饭不吃热米皮和菜豆腐,就像去凤翔早上不吃豆花泡馍、去岐山早饭不吃擀面皮一样遗憾。我们只好随同行经过一段坡路,又七拐八拐,来到一家很不起眼但很干净的小店坐下。同行说,这是县城最正宗的热米皮店。大家一尝,味道果然不错。

白白的米皮在碗里冒着热气,又宽又薄、筋道顺滑,用筷头挑起,再蘸些香气扑鼻的红红辣椒油汤汁,香而不辣,吸溜下肚,碗底再配以豆芽、芹菜就着吃,使无辣不欢的我吃得津津有味;菜豆腐软硬适中,卤水散发出阵阵豆香,一口吃下去,味蕾舒服极了,至今仍口齿留香。当时,关中一带街头营业的米皮店不多,大家平时吃得也少,一尝真是味美又稀罕。第一次去凤县,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碗热米皮和菜豆腐。

2008年前后,凤县旅游热了起来,我也趁机去了一趟凤县。发现沿路风景整洁、美丽多了,有点“百里画廊”的感觉。路况也好了许多,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到处可见“大秦岭的会客厅—凤县”字样,其实也名不虚传,这“客厅”布置得大气、精致、美观、干净。当晚,我们观看了“亚洲第一高”的喷泉表演及五彩斑斓的县城夜景,感觉很震撼。街道人山人海,和五六年以前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之后,因公或因私又几次去凤县,沿途所见、县城建设、景区景致可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凤县变得越来越让人留恋了。

原标题:《【宝法读书】凤县偶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