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一女子大学招跨性别学生,“少数”能否融入“多数”?

澎湃新闻记者 许珈
2018-07-18 15:26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近日,日本一所女子大学的2020年招生信息引发了广大关注。招生每年都有,有何特别?因为学校决定招收“跨性别”学生。简单来说,就是从2020年起,该校将接收户籍性别为男性,但心理认同为女性的跨性别学生。

文部科学省称这在(日本)国内女子大学中可能是首次出现。据朝日新闻社于去年6月针对日本国内76所女子大学校长实施的调查中得知,日本女子大学及津田塾大学等多个女子大学也开始研究接收该类学生。

跨性别人群是指生理性别与自我认知性别不同的人,日本并非首个允许女子大学招收跨性别学生的国家。从2014年起,至少5所美国的女子大学已允许跨性别学生入学。

学校招收跨性别学生,是一种包容,也是平等的体现。但随之而来的质疑和困惑,学校其他学生的接受度也需要考虑。如果跨性别学生无法在学校中自在地生活、学习,甚至因此招来更多异样的眼光,也只是在“平等”的口号下“见光死”。

当你的同学是跨性别者

人的生物学性别深深地印刻在脑、性腺、性器官等多器官中,而大脑中的性别包含对自己的性产生出是“女的”还是“男的”之意识,这是性自认。所有器官的生物学性别完全一致时,成就正常的性别,而当生物学性别的其它方面与性自认不一致,这就形成了跨性别者,比如他们具有完整男性的身体,但他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女性。

2016年,日本批准了首批性同一性障碍(GID)认证医生。GID认证医生除了要具备精神科、妇产科、泌尿科、整形外科等专业知识及技术外,还应了解面对性别认知出现障碍的青少年,应如何应对其学校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此外,认证医生需有诊断20名以上相关患者的经验,以及需著有相关论文及著作。

跨性别者在日本,正在受到关注。2017年的电影《人生密密缝》,讲述的也是性同一性障碍的故事。电影导演荻上直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在美国留学时结识了不少跨性别朋友,可回到日本却很少见到。2013年,一则以“拥有跨性别孩子的一位母亲为他们制作假母乳”为内容的真实新闻给了她启发,产生了要拍摄跨性别题材电影的想法,并亲自创作了剧本。

大众的理解和认可,让这个原本呆在角落里的群体,有更多的勇气走出来。“少数”真的有可能融入“多数”吗?

近日,日本一所女子大学的招生通知显示,2020年开始将招收跨性别学生。听到这个消息后,网络上会是怎样的反应?

理性的声音有:

若当事人希望在女子大学学习,那就没有理由拒绝。

我想也会有学生在意洗手间及更衣室该如何处理,我个人对此不抵触。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会更有趣。

虽然我不明白判断基准是怎样的,但是都受到官方认可并正式发表了,我想应该考虑得足够全面了。

顾虑的声音也有:

“跨性别者”到底要怎样去判断呢?也有可能出现伪装成该人群的猥琐男啊!

嗯,让他们一起上学真的好么?要是我的话,应该会将他们当作朋友相处,但是我觉得他们一定会被欺凌的。

其他学生的意见是怎样的呢?如果全部学生都同意的话,那还可以,如果有一个学生反对,就是蔑视那个学生的人权!

的确,如何判断学生是“跨性别”还是装成“跨性别”?如何让其他学生在学校里能过得自在,不提心吊胆?这些疑虑,官方也都有考虑。文部科学省称,“这在日本国内女子大学中可能是首次出现”,同时他们也表示“实施这样决定的同时,也要对在校学生进行相关支援”。然而,具体如何做,目前还没有具体信息。

变性,不止是生理问题

性别,在大众眼里通常就只有两种:男性和女性。可实际上,性别有很多种,单从染色体看,XX是女性,XY是男性。可染色体也会有XXY、XY、XO等等,如果只分男女,又该如何解释?

“男性、女性、无性别、跨性别,这些都是性别的一部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杨松林教授说,一个包容度高的社会,无论是哪种“性别”都会有一席之地。对于跨性别者,变性手术是一部分人选择的生存之路。

大概十几年前,变性手术一度颇受关注。时至今日,网上已经很难找到相关信息。杨松林教授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变性手术只有少数医院都做,需要有资质。即便有资质,也未必都愿意做。这项手术,对于医生的技能要求高,更关键的是,“变性”不仅仅关乎医学,还有心理、伦理、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因素需要考虑。如果你自认是一个跨性别者,需要做变性手术,在正规医院也需要评估。

“变性人和同性恋是两个概念。”杨松林教授强调,之所以要变性,是因为对自己的生物学性别不认同。同性恋,则是一种性取向。强烈希望变性的人,想要改变的就只是自己的性别。

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内心和外在根本就是“配错了”,是上天开的一个巨大的玩笑。只要能将内心和外在统一,其他都不重要。同性恋则不同,如果一方想要变性,并不是对自己的性别不认同,更多是迎合社会对于“情侣”的认知。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事情,都是在变性手术前,需要慎重考量的。

一个跨性别者,对于自己的“皮相”会产生强烈的厌恶。“你觉得,男变女的人,最讨厌自己哪里?你想不到。”面对杨松林教授的提问,一时无从回答。以为是生殖器官,实际却不是。

“男变女,最迫切希望去除的是胡子和喉结。女变男,最厌恶的就是胸部和月经。”杨松林教授曾经也给人做过变性手术。他指出,变性手术其实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完美。手术过程极为复杂,术后也有很长时间的恢复期,还需终身用药。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让人后悔,然而,变性没有回头路。一旦踏出去,就再难回头,这也是一再强调要慎重的原因。

“比如男变女,不说术后需要长期用激素。就单看手术,从头到脚就有很多个。喉结要塑形,胸部要再造。阴茎阴囊要切除,同时还要再造阴道。”杨松林教授解释,整个一套手术做下来,费用高不说,还未必每一步都能做好。男变女相对伤口要少一些,如果是女变男,就更复杂。手术不论成功与否,身体已经“千疮百孔”,这一点都不是夸张。

手术前信誓旦旦,不变性誓不罢休。可现实中,也的确有人在术后产生悔意。即便变性成功,也不代表就一定能融入社会。长期的激素治疗,手术后可能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问题,都是必经的考验。

在正规医院做,靠谱的医生做,问题还少一些。可医患关系本就紧张,变性手术更是难做。记者咨询了数家医院,都表示不做这项手术。上网查询,不少也都是民营医院的信息。即便没有资质,也会有打着“隆胸手术”的名头,做变性手术的情况。毕竟变性手术也都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分开做,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名头。

国内整形医院特别多,但也比较乱。很多医生都是半路出家,稍微学了点皮毛就开始做整形。实际上,一个好的整形外科医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绝非临时抱佛脚就能做好。在那些不具有资质的整形医院做变性手术,也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比如男变女,有的医生就直接把阴茎、阴囊切了,却不会做阴道再造手术,就这样把人晾在一边。再比如女变男,需要再造阴茎,本身这个技术就难上难。对于再造手术,先要祈祷不出现血供问题甚至坏死,半途而废,后面又要努力不出现尿道吻合处漏尿等问题。即使手术基本成功,外形离正常模样相差也不小,更不说功能如何了。一例变性手术就是医生和患者一次相伴的 “长征”,也是一场惊心的赌局。

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但绝大多数都是普通的男人和女人。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接受“变性”、“跨性别”这些概念。即便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不能做到完全平等对待。至于日本女子大学招收跨性别学生,杨松林教授认为,这可以理解,也会有一部分人的确能够接受。

即便如此,该有的问题依旧会有。比如,更衣室如何解决?寝室如何分配?厕所如何设置?

争议,一直存在

实际上,对于跨性别学生的讨论,在欧美,也一直是焦点。

不久前,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就报道,英格兰至少已有40所中学禁止女生在校穿裙子,并引入新的制服制度,如东苏塞克斯路易斯的修道院、伊普斯威奇的科普莱斯顿中学、贝里的伍德西高中等,其他一些学校也正在考虑执行此禁令。新的制服包括衬衫、领带、外套和裤子。而裙子同紧身牛仔裤、面部穿孔一起被视为学校不可接受的事物。

这么做的原因是,解决了当前存在的不平等和体面问题,它不但避免了短裙所带来的麻烦。同时还帮助跨性别学生在心理上进行过渡,并保护跨性别学生免受歧视。初衷是不错,但人们针对该项改革意见不一,仍存在强烈分歧。

有学生表示穿裙子才能更自信,如果短裙可能引发邪念就禁止,这是非常不公正的,也是严重的性别歧视。因为,女生的腿部本身不构成犯罪,只有心存邪念的人才会生出邪欲。

在美国,同样的争论也时有发生。2016年,美国曾出现“厕所内战”。原因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出台了一个“厕所法案”,严格规定该州的“跨性别者”在学生等公共场所,只能依靠“生物性别”而非“心理性别”选择厕所。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生理上变现为男性,即便自我认同是女性,也不能进女厕所。该法案出台没多久,前总统奥巴马就签署了一份“如厕令”,规定全美范围内凡是接受联邦政府财政资助的学区,都要为“跨性别学生”提供选择厕所的自由。

然而,这份“如厕令”并不能让所有人买账。争论的焦点出于各种担心:如果放开厕所的限制,那么将给“窥阴癖”和“强奸犯”提供可乘之机,他们可能假扮成“跨性别者”,到女厕所进行性骚扰甚至犯罪。

这样的论调,自然也无法让支持跨性别者的人接受。并没有证据表明,开放跨性别者如厕限制,会增加普通公民遭受性侵的几率。相反却有研究表明,“跨性别者”才是传统如厕习惯下的受害者。

争议,一直都在。能理解,未必能接受。能接受,也未必能共处。“对待先天的跨性别者,我们主张宽容。但对于一些后天的,甚至病态的跨性别者,不能鼓励。”杨松林教授说。

天平如何才能平衡?始终是个问题。尊重不是说说而已,可以尊重为名强迫接受,也是一种暴力。跨性别者的权益应当被保护,普通公民的权益也不能忽视。这显然已经不是靠医学、“法令”就可以解决的事。

    责任编辑:陈玉坤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