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部电影贡献了离婚率,但我今天才看懂结局
原创 李娜yuer 娜姐的光影笔记
01
那天看张颂文聊《廊桥遗梦》女主梅姨的表演,觉得挺有趣的,就去重温了这部电影。
看完很感慨,人生不同阶段看同一部电影,感受太不同了!今天就简单跟你们聊聊。
《廊桥遗梦》的故事并不复杂,女主生活在一个小镇上,和丈夫经营农场为生,有两个小孩。有一次丈夫带孩子们外出,女主邂逅了一位来小镇采风的摄影师,两个人度过了浪漫的四天。最后摄影师想带女主离开小镇,女主在痛苦的抉择中,选择了留下来。
故事说起来很俗套,也很容易滑向婚外恋的道德批判,据说1995年在美国上映之后,离婚率飙升。但是电影呈现的,绝不止是这些。
《廊桥遗梦》拍得很美,有着梦幻迷离,超脱现实的浪漫气质,但是女主囿于婚姻和生活环境的压抑和苦闷,又是非常现实主义的,很容易引发共情。
我20多岁的时候,特别喜欢这部电影。
我那时感动的不是爱情,而是那种“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惊鸿一瞥的遇见和懂得。
我也遗憾于他们的遗憾,大雨中诀别的那场戏,让我哭了又哭,但是那种遗憾正是文艺青年需要的,充满审美的痛感。它让爱情得以完整悠长,并且在世俗漫长的琐碎里,变成了余生永不退色的白月光。
可是30多岁的今天再重看,我发现这部电影已经激不起我任何的内心微澜,只是它觉得唯美,轻巧,也有一点想当然的刻意。
02
我琢磨了一下,为什么现在我对“逃离婚姻和世俗”无感了呢?
因为20多岁时,我有一种对于婚姻和世俗生活的既定偏见。那就是,婚姻一定是琐碎无聊的,世俗生活是单调苦闷的,养育孩子更是一场对女性的剥削和无止境的付出。
但是真正经历了这一切,结婚八年,也生养了小孩之后,我发现家庭生活带给我的稳定感和快乐更多。
我不否认,结婚生子,当然要让渡一部分自我,维护亲密关系,养育小孩,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但是它也拓宽了我的生命体验,让我的人生变得丰富。
承担起世俗的责任,看起来是沉重的,但是当你因此让自己变得更有能力,更有智慧的时候,你会获得更大的自由。
而且,婚姻和爱情并不是对立的,责任和自由也不是对立的,最关键的还是人,人的心态,价值观和智慧。
03
所以在婚姻和世俗中真正经历过了,今天再回头看这部电影,我发现了很多以前忽略掉的细节,并且看懂了结局为什么女主不选择离开小镇。
我随便举几个细节的例子。
第一个细节,当摄影师冷不丁问女主有没有想过离开丈夫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震怒的。
女主在跟摄影师邂逅之前,从来没想过要离开丈夫,或者改变当下的生活。
第二个细节,女主和丈夫当初也是因为爱情而结婚的。
女主是意大利人,她就是为了嫁给爱情才来到美国丈夫的家乡,过着小镇的乡居生活,她曾经也对婚姻生活充满浪漫的想象。所以她的婚姻是自主选择的,并不是迫于外部的压力。
第三个细节,当女主去世之后,她的儿女们读到整个故事的时候,女儿的第一反应是,这么重要且秘密的事情,妈妈居然没有告诉她,她们每周都谈心的。
看到这里我都有点羡慕,女主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挺好的,即使在女儿成年后,她们依然有着朋友般分享秘密的亲密。
这些细节说明什么呢?
说明女主的婚姻生活,并没有很差很糟糕,婚姻和孩子,也给过她很多美好的体验。
04
当然,电影中有一个解释,为什么女主在婚姻中感觉苦闷压抑?
这个解释是,女主原本是老师,她很喜欢这份工作,但是丈夫不让她出去工作。
这个解释我年轻时也是信的,但是我现在绝不相信,因为——当你发自内心地,坚定地想做一件事,别人不可能左右你的选择。
一切的原因,其实还是自己。外在的原因,只不过是内心软弱和不够坚定的借口罢了。
而且很多人,生活得不如意的时候,会找到一个外在的,显而易见的原因,来解释自己的不如意。
电影中的女主,对这一点是自知的。
05
所以她在摄影师邀请她一起离开小镇的时候,就拒绝了。
因为她知道,离开丈夫和孩子,一定会带给她很多很多的痛苦。到时候,这些痛苦会让她抱怨,会让他们的爱情成肮脏的错误。
所以,现在再看这个结局,我一丝一毫的遗憾都不再有。
并不是道德和责任,让她选择了留下。
而是,留下来是更明智的选择,她选择了更舒服,更轻松的生活。
仅此而已。
最后,我觉得电影里把两个人的关系,升华为一生只有一次的真爱,是很牵强的。
一个四处游历,并且在世界各地都有情人的摄影师,凭什么只和女主相处四天,就认定她是此生唯一的真爱呢?
而摄影师对女主的吸引力,也不是所谓的真爱,我觉得更大的原因是,他的工作和阅历。
女主的生活太闭塞了,眼界太狭窄了,摄影师代表的,其实是外面的世界,是女主不曾见识过的,广袤的,丰富的,五彩斑斓的精彩世界。如果女主也见过很多世面,游历过很多地方,就不会被他这样的中年男人吸引了。
所谓爱情,也不过仅此而已。
原标题:《这部电影贡献了离婚率,但我今天才看懂结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