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波操作可以!肇庆“特派员”奔赴田间一线“送经验”

2023-04-14 10: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去年,我市组建了肇庆学院、市农科所、市林科所、市水科所共4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汇聚137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农村科技特派员,选派了47个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一对一”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提供技术服务,授人以渔,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柑橘团队“出拳”精准“送技”

吉教授,请快来,这里柑橘果树出现了褐斑病,需要技术支援。

4月4日早上,盖上电话,

国家现代农业(柑橘)

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站站长、

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吉前华教授

冒着绵绵春雨,驱车赶往果园。

在柑橘种植全产业链中的各个重要节点,“合力出拳,精准送技”是吉前华团队的兴农模式。

△吉前华到柑桔园走访调研。受访者供图

早在2010年,吉前华的研究团队已加入了广东省科技特派员的大家庭,并且获批成立了特派员工作站-肇庆柑橘工作站,至此,团队成员走遍了肇庆、云浮8个柑橘主产区,从累积的样品研究,实验成果、检测报告中锤炼,形成满足果农、合作社、企业各方不同需求的高、中、低版本的栽培模式。

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站站长、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吉前华教授

以指导碧桂园农业德庆公司贡柑产业园建设为例,从建园规划,土壤改良,无病毒苗木管控,生态隔离,精准施肥,草害防控等方面,我们团队都持续跟踪和服务。

吉前华回忆,

去年产业园里的果树曾暴发褐斑病,

出现落叶落果的情况。

很快,团队对接了华中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等专家,现场“会诊”,

围绕当前病虫害防治、

后续整型修剪等问题,

出具了系统化的“良方”,

实现贡柑产业园可持续发展。

△果树研究所团队在指导德庆果农种植。图源 肇庆学院

但在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等方面,

散户果农和各村的需求,

却与上述企业迥然不同。

要契合小果园低成本、高产量的种植模式,

尤其考究农技服务是否“接地气”。

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站站长、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吉前华教授

从苗木定植、土壤改良和柑橘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我们集成了现代化和轻简化的技术,建立了适宜各村小面积实施的柑橘复种技术。

吉前华认为,

科技特派员把科学技术送给果农,

果农的难题又提升了特派员的理论水平,

两者相长,共同进步。

打造优质稻基地助农丰产

从2018年开始,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黄益强便添了一重身份——农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是带技术到田头,面对面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农户能看得见,摸得着,这样就更能发挥作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便是其中之一。

去年,

原本以分散式小农经济为典型的

封开长安镇,

计划发展万亩良田粮食种植等绿色产业,

当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找到了黄益强。

到农田里走了一圈,

了解当地物候条件和农户种植习惯后,

黄益强着手在长安镇宝山村

和今宝村种植优质水稻示范基地。

△黄益强专注果蔬、水稻等技术推广。图源 广东科技报

在水稻生产的关键时期,

病虫害防治也很关键。

黄益强在试验田周边设置了虫害诱捕器,

一旦虫害数量达到防治指标,

立即启动飞防措施,实现了绿色监测防控。

而这一举措,

有效防治因钻心虫而造成水稻枯心、

枯鞘、白穗和虫伤株等风险,

确保水稻丰产稳产。

不止于此,黄益强还结合优质稻的生长特性和植株结构,尤其注重下肥时间,控制水稻基部节间长度,减少因台风天而出现的水稻倒伏情况。

△黄益强(左一)点对点帮扶农户种植。图源 广东科技报

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黄益强

实施虫害绿色监测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后,宝山村和今宝村两个示范基地的优质水稻早晚造都取得了丰产,当地村民相当满意。

黄益强介绍,接下来,

将以打造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基地为目标,

通过工厂化育秧、机插、飞防、

机械化除草等配套技术降低劳动成本,

增加亩产,不断提升水稻种植经济效益。

挖掘技术需求推广林下经济

去年,

肇庆林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揭牌成立,

首批149名市级林业科技特派员入库。

作为特派员之一,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水莲,长期从事珍贵树种培育、苗木繁育、林下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及科普推广工作的,在她看来,主动解决林农生产难题,挖掘技术需求,是推动现代林业发展的落脚点。

△肇庆广宁油茶林。图源 广宁发布

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水莲

我发现问题,一般有两个途径,与当地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行沟通交流,从宏观层面去了解当地的综合情况和紧要需求;另一个途径是到田间地头走访调研,到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田地或林地中去发现问题。

陈水莲介绍,

此前在广宁乡镇走访,

发现很多村庄都种植有一定规模的油茶林,

但部分缺乏管护,导致产量较低。

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水莲

结合当地油茶林存在问题,今年3月我在广宁坑口镇专门举办了油茶高效栽培技术培训班,派发了油茶宣传单,向各村农户代表讲解了油茶优良品种、种植及管理技术,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和科学管理意识。

△树龄将近400年的“广宁红花油茶树王”。图源 广宁发布

但随着更深入的走访调查,

陈水莲发现,

林农在珍贵树种或经济林树苗的种植方面,

仍然存在缺乏专业知识和科学管理、

市场敏锐度低等情况。

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水莲

很多经济林都需要果园式精细管理才能达到最大效益,比如在施肥环节,每年追哪种肥、追多少肥、什么季节追肥,都离不开科学依据。但部分林农在种植之后,随意追肥一两年后就停止管护,等着丰产或者最终砍伐,最后导致得不偿失。

为此,

陈水莲依托科技特派员工作站,

深入肇庆各县(区)乡镇,

举办了红锥、黑木相思、肉桂、

灵芝等林业知识讲座和栽培技术培训,

从根本上“授之以渔”,

提高林农生产技术。

△陈水莲到春砂仁种植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受访者供图

肇庆是林业大市,

林业资源面积超1581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70.77%,

适合发展林下经济的资源总量非常丰富。

在下乡服务过程中,

陈水莲也走访过灵芝、巴戟、牛大力、

草珊瑚、春砂仁等多种林下种植南药,

发现这些林下经济大有可为。

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水莲

我鼓励林农结成林业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在闲置林地或生态林林下种植南药,多元发展、循环利用,形成立体经济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林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肇庆充分运用好科技特派员队伍,

让他们成长为助农增收的重要力量。

不仅擦亮本地特色产业的“金招牌”,

更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来 源: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编 辑:莫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