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雾霾来袭,我们该如何突围?

2023-04-14 12: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孟拓 食品与生活

近期,我国多地频现严重雾霾天气,空气污染加剧,引起广泛关注。

雾霾到底是怎么回事?对人体可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又该如何科学应对雾霾天气?

PM2.5是霾的罪魁祸首

导致空气质量下降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建筑施工、冬季取暖烧煤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难以扩散,导致空气质量显著下降。

在雾霾天气中,细颗粒物(PM2.5)是“罪魁”,它是指环境空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形象地说,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由于PM2.5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组成复杂,易于富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故已被公认为大气环境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污染物。

雾霾天气易诱发多种疾病

空气中大颗粒进入鼻腔时已被过滤掉,小颗粒会随后被人体呼出,直径在2.5~3微米之间的颗粒则不容易被人体清除。雾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可吸附有毒有害化学物及细菌、病毒等,通过吸入方式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后,刺激人的鼻黏膜、支气管黏膜等敏感部位,或者被直接吸入到肺部,从而诱发过敏、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越小粒径的颗粒物影响越大,将PM10与PM2.5作对比,粒径更小的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因为粒径>5微米的颗粒大多停留在上呼吸道,即沉积在鼻咽区、气管和支气管区。这些颗粒物不会久留,经过纤毛运动、吞咽或咳嗽、打喷嚏而被扫除。

而粒径<5微米的颗粒物多停留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中,颗粒物越小,进入部位越深。颗粒物会影响和腐蚀肺泡壁,长时间作用会损坏呼吸道的防护机能,致使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发作。

由于雾霾天气时气压低,空气中的氧含量有所下降,人们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

此外,雾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雾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辐射,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雾霾天气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

6大预防措施要记牢

1.少外出

严重雾霾天气时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儿童、孕妇及患有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最好等雾霾天气减轻后再出行;外出时应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并尽量减少户外停留时间。

2.少开窗,少吸烟

室内PM2.5主要来源于室外,故雾霾天气时应尽量关闭门窗,减少外环境颗粒物进入室内的机会。室内确需开窗通风时,应避免长时间开窗,并尽量避开雾霾高峰时段。

室内PM2.5还可来源于吸烟等途径,雾霾天气时应减少室内吸烟,有条件的家庭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以控制室内颗粒物的污染。

3.做好个人卫生

外出回家后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洗脸最好用温水,以有效清除附着在皮肤上的空气污染物;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内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注意避免呛咳;儿童应在家长监护下清洗。

4.保持合理膳食

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腐及牛奶等食品,必要时补充

维生素和无机盐。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要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5.注意调节情绪

心理脆弱、患有心理障碍的人在这种天气里会感觉心情异常沉重,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这类人群在雾霾天气时要注意调节情绪,可以听听音乐,做些令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

6.正确选择与使用口罩

对于什么程度的雾霾天气需要戴口罩并没有严格的要求或规定,一般来说,对于老年人、过敏体质和体质较差的人,在雾霾天气期间外出时,建议佩戴适宜有效的口罩。

常见的口罩有普通棉纱口罩、医用无纺布口罩和专业防护口罩。由于普通棉纱口罩和医用无纺布口罩基本起不到防护作用,而专业防护口罩(如N95型防护口罩)对PM2.5阻挡效果更好(如对小于2.5微米颗粒的捕获能力为95%)。因此,建议在雾霾天气期间选择佩戴专业防护口罩。

不过,口罩是在一定条件下佩戴的,且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佩戴。专业防护口罩由于密闭严、透气性差,配戴后呼吸阻力增大,会给使用者造成不适的感觉。建议老年人、孕妇、儿童及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谨慎选用。

口罩也不适宜长时间佩戴。一方面是因为口罩外部吸附了颗粒物等大量污染物,会造成呼吸阻力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口罩内部也会吸附呼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

原标题:《雾霾来袭,我们该如何突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