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安徽潜山撤县设市获批,成“县改市”重启以来安徽首个县级市
7月14日前后,一份名为《民政部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潜山县设立县级潜山市的批复》在网络流传。文件显示: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潜山县,设立县级潜山市,以原潜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潜山市行政区域,潜山市人民政府驻梅城镇潜阳路370号。潜山市由安徽省直辖,安庆市代管。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安徽省内多个权威人士处确认了上述文件的真实性。在大规模“县改市”已尘封20年之后,国务院于2017年全面“解冻”了撤县设市的审批。潜山也是“县改市”重启以来安徽首个获批的县级市。目前,安徽省加上潜山共有7个县级市,分别是:桐城市、天长市、明光市、界首市、宁国市、巢湖市和潜山市。
至迟在2011年4月,潜山撤县设市一事已引发媒体和社会关注。
潜山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南麓,辖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16个乡镇,185个村(居),总人口58.3万。
上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就是天柱山风景区。天柱山,又名皖山,因其主峰(海拔1489.8米)“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时曾封其为“南岳”,后为隋文帝诏废,故被尊为“古南岳”,拥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称号,在2012年,接待游客数量已达317.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7亿元,占全县GDP的11.24%。
事实上,对于潜山县撤县设市之后的新名称,官方已发布了预告。
2016年10月18日,潜山县民政局在回应人民网网友留言时称,该县申报撤县建市,拟用名为“潜山市”,安徽一直将潜山作为全省撤县建市工作的突破口,撤县建市的相关工作正在努力推进。2018年2月12日,潜山县民政局回复网友提问“潜山县撤县设市进行到哪一步”时表示,该县已按规定程序完成上报手续。
事实上,潜山撤县设市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在此次更名“潜山市”之前,曾一度有过更名为“天柱山市”的传闻。
“正在天柱山游览,它位于安徽的潜山县,那是余英时(1930年生于天津,祖籍潜山)先生的老家。导游说,县里正在申请改名为天柱山市。”2011年4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导许纪霖在微博上发布了这样的内容。
许纪霖的微博受到了安徽当地媒体《新安晚报》的关注,该报遂就此事发表了一篇题为《潜山县更名天柱山市?该县民政局局长称:设市有规划,更名是想法》的报道。
报道称,潜山县已经将“撤县设市”写进了“十二五”规划,但需要国务院批准,实现比较有难度。
虽有难度,但面对“加强城镇化、提高旅游知名度、促进经济发展”等诸多好处,潜山、安庆乃至安徽省方面一直在为其撤县设市奔走呼吁。
据《市场星报》报道,在2013年的安徽省两会上,安庆代表团康正和(安庆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等12名代表就提出建议称,“潜山无论是人口规模还是经济发展、统筹城乡水平等方面均已具备了县级市标准,建议早日撤‘潜山县’设‘天柱山市’。”
当年9月,安徽省民政厅、安庆市政府对此建议作出答复:近年来,潜山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镇人口集聚规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国务院转批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通知》(国发〔1993〕38号)规定的标准。潜山县“撤县设市”,对于提升天柱山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带动整个县域扩大对外开放,具有积极意义。
答复称,关于潜山“撤县设市”问题,我们已多次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事,并积极推动该项工作。省政府已先后两次向国务院报文,争取早日解决。对潜山市更名为“天柱山市”问题,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与《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行政区名称不明显违反规定的,原则上应保持稳定,加之“潜山”也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更名一事需要进一步论证。
从上述建议和答复可以看出,摆在潜山撤县设市面前的是两道门槛:不仅要改市,还要更名,而更名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争议和问题。
在《新安晚报》前述报道中,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就曾指出,城市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发展的理念,起决定作用的不可能是更名。
“如果真是为了城市发展,不应该把心思花在更名上,而应该更加务实。”王开玉以潜山县为例说,潜山县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更好地开发天柱山、如何提高居民保护天柱山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意识等问题。
“另一方面,潜山作为地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时期被称为皖国,现在的安徽简称就来源于此。”王开玉向《新安晚报》指出,历史留下来的地名含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反映着曾经的辉煌。所以,对于改地名要理性看待,慎重考虑。
旅游景点所在地的更名,潜山并非首例。例如,张家界,原名大庸市,1994年4月更名为张家界市。在安徽省内,徽州更名为黄山也属类似一例。更相近的例子是福建崇安县,其于1989年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