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中环桥下设新公园,大城市如何利用“桥下空间”?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吕正音
2023-04-13 08:5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上个月,上海一座体育公园的正式开放引起市民关注。

原因在于,这是一座用桥下空间建设的活动场所。位于长宁区的中环立交桥下,占地达到2100平方米,主要作为篮球运动空间向市民开放。

该空间是长宁区打造“15分钟体育生活圈”的配套项目之一。前年,长宁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之一,提出一项体育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表示到2025年要新增体育场地面积15.21万平方米。

新增15.21万平方米并非小数目。大城市中心城区往往土地资源紧张,可谓寸土寸金,但又要补公共场所不足的短板,向哪里要空间?

近年,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都打起了“桥下空间”的主意。

北上广深桥下面积:数十万方、乃至数百万方不等

随着过去多年的城镇化发展,大城市特别是一线城市,存在大量大型桥梁、高架桥,城市里桥下空间特别多。

2021年,相关部门曾梳理上海市内环以内高架道路、越江大桥、跨河桥梁等市政设施的桥下空间情况:上海内环以内高架道路约58公里(桥荫桥孔约3500余孔),跨黄浦江、苏州河等桥梁37座(桥荫桥孔约300余孔)。

再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数据:

广州市可利用的桥下面积约146万平方米,桥下空间总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

深圳市各类型桥涵(含人行天桥与通道)3488座,其中城市立交桥576座、高架桥216座,桥下面积419万平方米。

北京市桥下空间五环内(包含五环)桥下面积占地约75万平方米,约千余处。

早年,城镇的桥下空间是天然的公共活动场所,尤其是位于城市中心地段、可达性好的桥梁。市民开展集聚聊天、唱歌跳舞多种活动,也有流浪者寄居。

随着城市空间变化、城市管理精细化,大部分桥下空间处于闲置状态。近年来,多座城市开展“微更新”、建设“十五分钟生活圈”,以期城市街道中能散布更多供市民使用的公共空间、便民空间。

此时,如果可以重新挖掘桥下空间的潜力,并通过新的设计使其可持续运营,应该能为城市提供可观的利用场所,乃至衍生出新的就业场景。

桥下空间不得用于商用开发,如何破局?

早在2021年年底,上海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上海市住建委精细化办公室曾表示要开发更多“桥下空间”、进一步提升品质,并结合各区新一轮专项工作进行,比如社区微更新、高品质美丽街区建设、绿色社区创建建设等。

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北上广深,均陆续发布过桥下空间设计导则(表)。在如何设计方面,已有相当多的经验。

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挑战是:桥下空间的商用开发有严格的限制。

多数城市的相关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桥下空间不得用于商用开发。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城市桥梁桥下空间利用和管理办法的通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交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桥梁桥下空间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浙江省《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合理利用管理试行办法》等均表达了公路桥梁桥下空间禁止“商业、餐饮、娱乐”等行为的含义。

商用开发和经营许可证的颁发涉及到多部门,至今尚未有大规模推广的合法经营模式。桥下空间大多以停车、绿化、公交场站等为主。

在商用的个例探索方面,上海市武宁路桥下空间的咖啡馆,是国内首个试运营的作为商业性质开发利用的桥下空间。

上文提到的中环立交桥下的公园,其运营方以体育场所作为人流量的吸引源,并在周边持有产权的空间内配套餐饮娱乐空间,继而增加这些商业设施的盈利。目前来看,这种运营模式避开了桥下空间是否商用上的争议,但它的情况具有特殊性,少数有类似条件的桥下空间及投资方可以考虑。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参考。同样是桥下空间,架空轨道交通场站下空间的商用开发经营非常普遍,它被归类为“公共交通场站下盖物业”。这类空间有各种餐饮零售空间,容量也相当大;而且,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地铁人流量大,也便于商业开展。比如,东京靠近代官山地区的中目黑高架下的商业空间,以中目黑地铁站为原点,向高架两边延伸有着30家店面空间,容纳咖啡厅、餐厅、服饰、茑屋书店等多元化的人气元素。

如果桥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多,除了架空轨道交通场站下以外的桥下空间,是否也可能探索一些特殊归类、配套相应管理办法,便于系统的开发呢?

 ------

城市因集聚而诞生。

一座城市的公共政策、人居环境、习俗风气塑造了市民生活的底色。

澎湃城市观察,聚焦公共政策,回应大众关切,探讨城市议题。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