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谁来作证,我们曾经存在过?丨《消失动物图鉴》

2023-04-12 19: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16年,山西运城平陆县三门镇林河村,农民郭存锁在上山放羊的间隙,目睹两只“凤凰”从眼前飞过,从那以后他每天于同一时间携麦片喂食。经过4年的照料,当初的“凤凰”已经从两只增长为四十余只,成为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郭存锁

老郭饲养的“凤凰”其实是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又名金鸡。据《中国动物志》载,红腹锦鸡为中国中部特有种,2000年时全球性近危,常见于海拔800~1 600米,在山西南部亦有分布,陕西省一城市名为“宝鸡”,就源于当地盛产金鸡。

2021年,红腹锦鸡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腹锦鸡体形小巧但修长,头顶及背有耀眼的金色丝状羽;枕部“披风”为金色并具黑色条纹;上背金属绿色,下体绯红。翼为金属蓝色,尾长而弯曲,中央尾羽近黑且具皮黄色点斑,其余部位均为黄褐色。

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

该物种原本在国内很常见,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美丽的外表被偷猎者频频捕杀,其羽及毛皮被做成各种各样的饰品出售。如今,随着保护法的颁布和养繁殖技术的愈发成熟,红腹锦鸡已经摆脱濒危的态势,于2016年被列入“无危”等级。

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许多鸟类因外表被捕猎至濒危,甚至灭绝。

1834年后绝迹的德拉氏马岛鹃(Coua delalandei),有不少人宣称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原住民曾捕猎这种鸟类,用它那宽大的蓝色羽毛做生意。

德拉氏马岛鹃Coua delalandei →1834年灭绝

1960年左右灭绝的灰绿金刚鹦鹉(Anodorhynchus glaucus),同样由于其亮丽的蓝色羽毛成为猎手和收藏家们的藏品。

灰绿金刚鹦鹉 Andorhtnchus glaucus →1960年灭绝

更令人痛心的是,上述两种鸟类极少留下存世的证据,其标本存于荷兰莱顿自然博物馆。摄影作品收录于《消失动物图鉴》。

关于《消失动物图鉴》这本书

《消失动物图鉴》收录了69篇充满故事性的文章,讲述了这些业已消失的动物如何因人类活动而灭绝。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若干小故事,配以荷兰莱顿自然博物馆珍贵藏品的高清照片,意在告知人们,灭绝已经开始,维持生物多样性平衡迫在眉睫。

《消失动物图鉴》

主要作者:

[法] 扬尼克·富里耶 / 摄影作者 /

专业的自然摄影师。在孩童时代,他就喜欢追逐动物,摆弄花园,建造小屋。25年来,他借助摄影满足了自己对自然的热情,并与他人分享。

[法] 吕克·塞马尔 / 文字作者 /

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讲师,是生态和保护科学中心社会生态系统团队的一员。1982年出生于法国里尔,最初他对鸟类抱有兴趣,然后逐渐发展到昆虫、植物和真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对上述兴趣的研究让他想要破解出现各种生态问题的原因。

卡罗莱纳长尾鹦鹉Conuropsis carolinensis →1918年灭绝

硕绣眼鸟 Zosterops strenuous →1918年灭绝

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 →1936年灭绝

塞马尔借鉴了“绿色政治理论”(théorie politique verte)的主要思想,展示了灾变论如何有助于人们理解正在发生的生态变化。与此同时,他开始研究灾变论思想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这使他对第六次大灭绝的假设产生了兴趣。

本书后列举了大量参考文献,可见作者耗费了很多精力对资料进行汇总,并给意图深入探索的读者指明路径。

何为大灭绝?

在人类存世的历史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曾经历过五次大灭绝。

科尔伯特在《大灭绝时代》里写道:

在遥远的过去,极其偶然的情况下,这颗星球曾经历过如此巨大的扭转,导致生命多样性急剧减少。在这样的远古事件之中,有五次是灾难性的,足以令其单独归为一类,这就是所谓的“五次大灭绝”。就在人类发现了这些灾难性事件的同时,他们也领悟到自己正在引发新的大灭绝。这似乎是个荒谬的巧合,但也可能根本就不是巧合。这次灭绝是否会达到前五次大灭绝的程度?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人们已经称之为“第六次大灭绝”了。

六次大灭绝

其实,生命的自然演化通常十分缓慢,根据古生物学资料,人们可以计算出,按照正常的生命运作规律,每个世纪平均仅会有1种脊椎动物消失。然而,在近百年间,约莫有260种脊椎动物灭绝。虽然加速灭绝的问题仍有待确认,但如今的灭绝速度已达正常速度的几十倍,无疑是人类活动的影响。

2006年,长江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在一支国际科考队近乎绝望的搜寻下,宣告正式灭绝,这是继20世纪50年代最后一批加勒比僧海豹死亡后首个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在长江地区迅速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水质恶化、航运增加等原因导致客观环境已经不再适合野生白暨豚生活。尽管白暨豚灭绝主观上并非人类的本意,但人类还是对白暨豚的消失负有主要责任。这一例灭亡案例又一次表明着经济发展和物种保护之间存在着近乎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经济全球化之下,白暨豚的灭亡也只不过是第六次大灭绝的冰山一角而已。

白暨豚Lipotes vexillifer

中国物种信息系统(CSIS)

曾经存在过

已经灭绝的动物都被我们认识到了吗?

大灭绝的主体是脊椎动物吗?

那些不知名动物的消失,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

《消失动物图鉴》记录的灭绝动物大多是哺乳动物和鸟类。而随着对灭绝动物的深入了解,我们发现,在脊椎动物中最濒危的是两栖类。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软体动物、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消失,甚至一无所知。事实上,脊椎动物只占有世界动物物种的1%~5%。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加上植物与真菌,所有物种的灭绝共同重创了整体生物多样性,而人类对那些灭绝物种极度贫乏的认知,更说明了我们对所参与的灭绝过程知之甚微。

然而,尽管消失的脊椎动物只是大灭绝的冰山一角,它们仍然是现存文字记录的主体部分。对消失的脊椎动物而言,有些尚有留存于世的证据,这让它们成为研究对象,而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的物种也成了神话的原型。

《消失动物图鉴》以时间为节点,将内容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在史前就已经灭绝的动物;由于人类的探险和殖民活动而灭绝的动物;“二战”结束后灭绝的动物。

以下两例出自《消失动物图鉴》:

·神鸟的原型 ·

史前灭绝的象鸟(Aepyornis maximus)曾在《一千零一夜》中以神话的姿态出现,水手辛巴达遇到一种能产下巨蛋的大鹏——罗克鸟。这种体形巨大的鸵鸟类生物在马达加斯加被寻得,尽管人类从未与象鸟碰面,我们仍可以从它巨大的蛋窥见它的体型。一枚象鸟蛋高至30厘米,其容积约等于180枚鸡蛋。

象鸟(蛋)Aeoyornis maximus →1650年灭绝

·灭亡动物的代言 ·

如今被人们熟知的渡渡鸟(Raphus cucullatus)也作为“灭亡动物的代言鸟”在书中被提及。1681年,它从毛里求斯岛上消失,是第一种在灭绝前就被人们观察和描述过的动物,这也使得渡渡鸟的消失成为动物灭绝史上重要的一个转折点。1898年,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创作的《星际战争》(The War of the Worlds)以渡渡鸟的故事为蓝本。在最近爆火的类狼人杀游戏《鹅鹅鸭》(Goose Goose Duck)中,渡渡鸟化身为“呆呆鸟”,胜利条件是被投票出局,这也暗示着,人类活动造成数不数胜的动物灭亡所导致的后果——“驱逐我,代表了人类的失败”。

渡渡鸟(骨)Raphus cucullatus →1681年灭绝

……

谁会记得我们?

2019年,长江白鲟(Psephurus gladius)宣告灭绝。而今,我们是否应该在盲目中见证一个又一个物种永远离开地球?

地球上平均每天有50个物种消失,它们中的大部分从未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大部分都曾被我们的生活深深影响。在环保话题被反复提及的今天,出于各种原因,我们可能无法切身参与环境或物种保护的实际工作,但我们依然希望,通过资料,通过记录,传递一种“关注的善意”,让人们意识到未曾觉察的灭绝过程就在我们身边。而这些灭绝的动物也并非只是一种研究的范本,它们的生命亦应被我们怀念,然后永远记忆。

这或许就是我们与它们最接近的一次。

象牙嘴啄木鸟Campephilus principalis →1944年灭绝

-Fin-

原标题:《谁来作证,我们曾经存在过?丨《消失动物图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